8月29日上午,“河南洛陽欒川縣國道落石砸車致司機身亡”一案的民事賠償糾紛迎來一審開庭。這場庭審的背后,是一個家庭因五一假期的一場意外徹底破碎的悲痛,也引發(fā)了公眾對道路安全管理責任的廣泛關注。
5月1日傍晚,洛陽某醫(yī)院檢驗科的田先生下班后,駕車帶著同為醫(yī)務工作者的妻子以及8歲的大女兒、2歲的小女兒前往欒川。出發(fā)前,他像往常一樣和父母道別:“爸爸媽媽我走了。”母親賈勻(化名)當時還叮囑他“路上慢點”,未曾想這竟是母子間的最后對話。按照計劃,一家人5月3日從欒川返回洛陽城區(qū),5日要為小孫女慶祝兩周歲生日,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這個溫馨的約定永遠無法實現。
5月2日晚8時許,田先生駕車行駛在欒川縣某國道時,路側山體上一塊大石頭突然掉落,正好砸中駕駛位。田先生被砸中的狀況極慘,難以用語言描述,當場死亡。而田先生的妻子則嚇得驚叫連連,當場癱軟。深夜,賈勻接到兒子遇襲的消息后,匆忙趕往醫(yī)院,剛到門口就看到兒媳哭著撲過來,“哐當”一聲跪下說:“媽,以后我就是你姑娘?!边@句話讓賈勻瞬間慌了神,等她強撐著走進搶救室,摸到兒子冰冷的身體時,終于徹底崩潰,當場暈了過去。
田先生的父親田立(化名)多年前患過腦梗,語言表達一直不太順暢,提起兒子便哽咽不止:“以前他們小兩口下班一起進門,兩個孩子圍著喊爸爸媽媽,多熱鬧?,F在門一開,就只剩兒媳婦一個人,兩個孩子再也沒有爸爸了。”對他而言,獨子的離世就像“老了丟了拐棍”,失去了最堅實的依靠。
此后的三個多月里,老兩口幾乎每天都在淚水中度過。賈勻說,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會想起在醫(yī)院工作的兒子,眼淚止不住地流;帶兩個孫女去商場,看到別的年輕夫妻帶著孩子玩耍,往事涌上心頭,她只能騙孩子“奶奶腳崴了,疼”,才敢偷偷抹淚。小孫女似懂非懂地安慰“奶奶不哭”,更讓她心如刀絞。
經濟上的壓力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田先生生前每月工資八九千元,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兒媳月薪僅三千多元,小孫女每月奶粉錢就要七百多元,大孫女的興趣班費用也必不可少。如今,一家人的開銷只能靠老兩口為數不多的退休金勉強接濟,而老兩口本身也病痛纏身,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兒媳婦中年喪夫,兩個孩子幼年喪父,我們家的天塌了?!辟Z勻的話里滿是絕望。
家屬表示,事發(fā)路段的山坡雖然設置了落石防護網,但部分容易發(fā)生落石的區(qū)域并未被覆蓋,存在明顯防護疏漏。他們認為,道路的管理和維護部門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于是將欒川縣交通運輸局、欒川縣交通事業(yè)發(fā)展中心、欒川縣人民政府一并告上法庭,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共計一百余萬元。老兩口含淚表示:“只希望法院能公平公正審判,為了兩個孫女,我們必須好好活著,把她們照顧好?!?/p>
事件曝光后,網友們紛紛表達了對家屬的同情和對事件的理性探討。有網友認為,道路管理部門的核心職責之一就是排查和消除沿線安全隱患,“既然裝了防護網,就該做到無死角覆蓋,有疏漏就是管理不到位,理應承擔責任”;也有網友對這個家庭的遭遇深感痛心:“三代人都被這場意外擊垮,太令人揪心了,希望賠償能盡快落實,幫他們緩解點壓力”。還有網友提出,山區(qū)國道落石風險本就較高,除了事后追責,更要重視事前防范:“管理部門應該增加巡查頻率,及時清理松動石塊,升級防護設施,從源頭避免悲劇重演”。另有部分網友強調,責任認定需以證據為依據:“不能僅憑家屬說法下結論,得看相關部門是否盡到了法定職責,法院的公正判決才是關鍵”。
這起悲劇不僅讓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更給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山區(qū)道路的安全防護容不得半點馬虎,管理部門需切實履行職責,細化隱患排查與治理措施,才能真正保障通行者的生命安全。同時,期待司法機關能依法依規(guī)審理此案,既維護家屬的合法權益,也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邊界,讓逝者安息,讓生者得到慰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