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
近年來,旅行過程中突發(fā)意外的新聞屢見不鮮,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是對自然力量的輕視與對自身能力的過度自信。
就在前幾天,三亞再次傳出不幸消息,一名男子在海中游泳時被巨浪卷走,盡管多人奮力營救,仍未能挽回生命。
更令人意外的是,當其妻子發(fā)聲后,許多網(wǎng)友卻表示難以同情,這背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本文陳述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jié)尾
冉先生三亞溺水遇難
8月25日傍晚,臺風“劍魚”剛剛離開三亞不到24小時。
雖然海面看似平靜,但暗流涌動,潛藏危機。
天涯區(qū)應急管理局早在臺風來臨前就發(fā)布通知,提醒公眾臺風前后海況復雜,切勿貿(mào)然下海。
這些警告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用無數(shù)血淚教訓換來的經(jīng)驗。
岸邊豎立著醒目的警示牌,紅底白字寫著“浪大流急,禁止下海”。
然而,當天仍有人對此視而不見。
這名男子是來自四川的31歲游客,姓冉,趁著假期帶著妻子和四歲的女兒來三亞游玩。
夜幕降臨,海浪愈發(fā)洶涌,妻子緊緊拉著他的手臂勸阻,孩子還在一旁,太危險了。
她焦急得幾乎落淚,冉先生卻顯得十分冷靜,稱自己擅長游泳。
說完便脫下鞋子,赤腳走入海中,頭也不回。
誰也沒想到,這一走,就成了永別。
他剛游出不遠,一個巨浪迎面撲來,瞬間將他吞沒,連呼救的機會都沒有。
妻子在岸上發(fā)現(xiàn)人不見了,頓時癱坐在地,一邊哭喊一邊請求路人幫忙救丈夫。
不遠處摩托艇俱樂部的幾位工作人員聽到呼救,立即駕駛摩托艇沖入海中搜尋。
大約十分鐘后,他們在距岸邊三百米處發(fā)現(xiàn)了冉先生,此時他已經(jīng)失去知覺。
眾人合力將他帶上摩托艇,迅速返回岸邊。
當他被抬上沙灘時,臉色發(fā)青、嘴唇僵硬,嘴里不斷涌出海水。
一位身穿紅色上衣的年輕女子立刻上前,跪地為他進行心肺復蘇。
隨后,一位正在夜跑的劉先生也趕到現(xiàn)場,兩人交替進行急救。
盡管盡了全力,卻沒能挽回冉先生的生命。
救護車很快抵達,醫(yī)護人員嘗試注射腎上腺素、使用除顫儀等手段,但最終監(jiān)護儀上的波形還是歸于直線。
醫(yī)生表示,溺水時間過長,加上海水溫度低,身體機能已無法恢復。
妻子崩潰,網(wǎng)友唏噓
看著丈夫的生命在眼前逝去,妻子情緒徹底崩潰。
她一邊哭訴自己曾勸阻丈夫下水,可他執(zhí)意不聽。
一邊掙扎著從地上爬起,神情恍惚地朝海里奔去,嘴里念叨著要與丈夫同去。
幸虧身旁的民警和游客及時反應,牢牢拉住她,才避免了另一場悲劇。
被攔下后,她蜷縮在沙灘上,哭泣到全身顫抖,雙手深深陷入沙中。
這一幕令在場之人無不心酸,眼眶泛紅。
事后,妻子回憶說,冉先生曾是武警,剛退役不久,一向?qū)ψ约旱乃苑浅W孕牛Uf自己會游泳就不怕水。
但他忽略了一個致命問題:大海不是游泳池,它的威力遠非人力可敵。
即便是海邊長大的人,面對大海時也從不敢掉以輕心。
這樣的事故并非孤例,2023年1月,三亞皇后灣曾有一家四口無視“禁止下水”警示牌,在未穿戴救生衣的情況下下海,最終被暗流卷走,全部遇難。
兩起事件本質(zhì)相同,都是低估了自然的力量,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冉先生遇難后,迅速引發(fā)網(wǎng)絡熱議。
有人看到他妻女的遭遇感到心酸,認為一個家庭就這樣破碎。
也有人直言,是他自己選擇了冒險,卻讓家人承受痛苦,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
還有網(wǎng)友曬出自己在三亞拍攝的照片,清晰可見水域邊的警示標識。
他配文寫道:聽勸、遠離風險不是膽小,而是對家庭的負責。
隨后,冉先生的表弟代表家屬發(fā)聲,希望公眾不要再過多批評,讓家屬能安靜地處理后事。
海邊安全須知
其實,并非所有人都在刻意指責冉先生本人,更多是對“成年人應有敬畏之心”的思考。
要敬畏自然的不可預測,敬畏規(guī)則的保護作用,更要敬畏自己肩負的家庭責任。
冉先生下水前,一定未曾料到會發(fā)生意外。
也許他只是想著“就游一會兒,能出什么事”。
但他沒有意識到,在生死面前,“萬一”從不給人第二次機會。
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其生命從來不只是屬于個人。
對妻子來說,那是可以依靠的肩膀;對孩子而言,那就是整個世界。
一時的自信與沖動,可能換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冉先生的悲劇,不應只是一則短暫的新聞,更應成為每個人心中長鳴的警鐘。
無論你是否會游泳,以下海邊安全守則都應銘記于心:
第一,海邊的警示牌絕非擺設。
設立警示牌的地方往往潛藏危險,可能是暗流、礁石或突發(fā)大浪。
這些隱患表面平靜,卻最致命。
第二,三種天氣情況絕對不能下水。
一是風力強勁,站都站不穩(wěn)時;二是天色昏暗,看不清海況時;三是漲潮時,海水不斷上漲。
這幾個時段海浪威力倍增,水流紊亂,即使是專業(yè)救援人員也需格外小心。
第三,別嫌救生衣麻煩,它是關鍵時刻的“救命衣”。
大海不同于泳池,暗流可能瞬間將人帶離岸邊,體力消耗也遠超預期。
穿上救生衣,不是膽怯,而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第四,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切勿貿(mào)然下水施救。
應第一時間大聲呼救,撥打110,并盡量尋找救生圈、長竿或繩索拋給溺水者。
盲目下水不僅難以救人,還可能讓自己陷入同樣危險。
最后,建議大家掌握基本的心肺復蘇技能。
溺水搶救的黃金時間僅有4到6分鐘。
記住操作步驟:30次胸外按壓配合2次人工呼吸,循環(huán)進行,直到專業(yè)救援到達。
多一個人掌握,就多一份挽回生命的機會。
結(jié)語
大海無情,規(guī)則冷峻,但它們都在試圖守護我們。尊重自然,遵守規(guī)則,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親人負責。別讓一時的“沖動”,成為終生的遺憾。生命只有一次,請務必珍惜。
參考文獻:1.青瞳視角:《痛心!16歲失聯(lián)男孩已找到》2023-01-112.紅網(wǎng):《三亞一男性游客下海游泳不幸溺水,搶救半小時后仍無生命體征,妻子崩潰大哭:“他非要下海游泳”,官方回應》2025-08-273.紅星新聞:《冉先生在三亞下海游泳溺亡,妻子當場崩潰大哭親屬:哥哥本身會游泳,沒想到會發(fā)生意外》2025-08-28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