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中央大街,百年建筑的陽臺被暖黃色燈光包裹,與此起彼伏的掌聲、歌聲交織。由道里區(qū)委、區(qū)政府、哈爾濱日報社聯(lián)合主辦,中央大街步行街區(qū)管理委員會協(xié)辦,新晚報社承辦的“舞臺的夏天” 陽臺音樂節(jié),又一次如約而至。圍欄外,觀眾早早圍出熱鬧的半圓,有人帶著折疊凳靜靜等候,連路過的情侶都放慢腳步,目光不由自主被陽臺舞臺吸引,這是冰城秋日里,專屬于音樂與熱愛的浪漫時刻。
少年歌者展風(fēng)采
稚嫩聲線里藏著大夢想
18歲的楊浛琪走上臺,《節(jié)日歡歌》的歡快旋律一出口,清亮的嗓音立刻點燃現(xiàn)場。
“童年第一個音符落在琴鍵上,十三年聲路如繡。” 她站在舞臺中央,雙手輕輕擺動,唱到 “節(jié)日的歡歌,響徹在祖國山河” 時,臺下觀眾跟著拍手打節(jié)奏,幾名小朋友還踮起腳尖,好奇地望著這位 “唱歌好聽的姐姐”。
17 歲的李孟桐則帶來《青玉案.元夕》,“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的古典歌詞,經(jīng)她細(xì)膩的嗓音演繹,多了幾分溫婉意境。她說從五歲學(xué)聲樂,十二載春秋與歌為伴,“每個音符都刻著成長的年輪”。臺下的觀眾輕輕點頭,有人小聲贊嘆:“這姑娘把古詩詞唱活了,真不錯!”
16 歲的徐浩然更帶來驚喜,《丟戒指》的民樂旋律一響起,他的演唱帶著濃郁的地方韻味,俏皮的歌詞,逗得臺下觀眾笑出聲;隨后的《草原之夜》又切換深情風(fēng)格,嗓音里滿是對草原的向往?!傲鶜q遨游音樂海洋,十一年專注唱好每首歌?!?他說第一次在中央大街陽臺唱歌,想讓民樂之美與冰城之美碰撞,話音剛落,掌聲里混著不少 “少年可期” 的稱贊。
13歲少年唱《鴻雁》
音樂給了中考路上的力量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13 歲的秦瑞陽一開口,遼闊的歌聲便把觀眾帶入一望無際的草原?!拔业睦硐胧钱?dāng)科學(xué)家,唱《鴻雁》是想表達(dá)對大自然的崇敬。” 秦瑞陽說自己即將中考,壓力很大,是音樂給了他無窮力量。從8歲偶然被歌聲打動改學(xué)音樂,到如今站上中央大街的舞臺,每一次演唱都是熱愛的見證。
臺下一位媽媽輕輕摟著孩子,小聲說:“你看小哥哥唱得多好,咱們也要向他學(xué)習(xí)?!?秦瑞陽的媽媽站在觀眾席后排,舉著手機記錄兒子的身影,眼里滿是驕傲。
“你是天使,你是天使,給我快樂的天使……” 劉夢涵說音樂像 “看不見的河流,安靜卻有力量”,陪伴自己走過孤單與喜悅。熟悉的歌詞讓臺下年輕人瞬間共鳴,有人跟著大聲唱,現(xiàn)場成了熱鬧的小合唱。
芯片工程師跨界登臺
鋼琴彈唱藏著二十三年深情
“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當(dāng)吳雙宇坐在琴前,指尖落下《路小雨》的前奏,臺下瞬間安靜下來。這位穿著休閑西裝的芯片工程師,雙手在琴鍵上靈活跳躍,嗓音溫柔又帶著幾分懷舊。
“胎兒期就聽著音樂長大,后來有了自己喜歡的歌手,也找到了自己的音樂風(fēng)格?!?吳雙宇笑著分享自己的音樂故事。當(dāng)《小宇》的旋律響起,他一邊彈琴一邊輕輕晃動身體,臺下有人跟著輕聲和唱,一位觀眾舉著手機錄像喃喃自語:“沒想到理工男唱歌這么好聽,還這么浪漫!”
晚風(fēng)輕拂,中央大街的燈光溫柔地照映著百年老街。“舞臺的秋夜”沒有華麗的布景和專業(yè)的門檻,它真正屬于這座音樂之城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少年初展歌喉,還是工程師彈出珍藏多年的旋律,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在這里唱出自己的故事。正是這些真實的聲音和真摯的熱愛,讓音樂之城哈爾濱充滿魅力。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wǎng)
記者:徐日明 王鴻凌 文/攝
“哈報手機記者”:劉亞東/攝
編輯:馬云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