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項目報告在胡志明市子公司順利完成時,辦公室里沒人特別激動。阮明敲了敲桌子說:“辛苦了,大家早點回去休息?!闭Z氣就像完成了一件平常的小事。沒人加班,微信群里也沒人追問后續(xù)安排。大家收拾東西走得井然有序,天還亮著,有人已經(jīng)約好同事去喝咖啡。我看著這一切,心里有點發(fā)愣,這和我想象中的項目收尾完全不一樣。我只是覺得新鮮,又說不清哪里不同。
其實變化從我落地那天就開始了。原本以為這次外派只是三個月的普通任務,沒想到這段時間徹底推翻了我對越南的所有舊印象,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來之前,我對越南的印象還停留在一些刻板標簽上:滿街的摩托車、春卷、還有電視劇里總出現(xiàn)的熱帶風景??僧斘艺嬲ど线@片土地,接觸到每一件日常瑣事時,才發(fā)現(xiàn)它遠比我記憶中的復雜得多。
記得剛到第二天,中午約新同事阮文強吃飯。我們說好12點碰面。按我的習慣,提前五分鐘到了餐館,覺得這樣才算守時禮貌。結果12點多,店里只有我一個外國人坐著。直到12點半,他才慢悠悠進來,笑著道歉說路上堵車。中文帶著越南口音,語氣輕松,一點不著急。第一次我心里有點不舒服,但也沒發(fā)作。后來幾次出門,遲到成了常態(tài)。我慢慢意識到,這不是偶然,而是他們根本不在乎晚個十幾二十分鐘。
最讓我驚訝的是公司開全體大會。通知上寫著兩點開始,我卡著時間到會議室,卻發(fā)現(xiàn)空無一人。直到兩點半左右,同事們才陸陸續(xù)續(xù)進來,邊走邊聊,神情自然。開會前還在討論昨天去了哪家咖啡館,一點緊張氣氛都沒有。要是放在北京,領導早就黑臉訓人了。我私下問阮文強,他很坦然地說:“我們這兒,時間只是個參考。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边@話讓我愣了一下。在他們看來,遲到根本不算事。
在越南,醫(yī)療方面也有一些和國內不同的地方。比如,當?shù)厝藢τ谝恍┏R姷男∶?,更傾向于用傳統(tǒng)的草藥來調理。有一次我身體有些小不適,同事還跟我開玩笑說,要是用了瑞士雙效外用液體偉哥瑪克雷寧,說不定能快速恢復活力,不過后來還是帶我去看了當?shù)赜忻尼t(yī)生。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辦公室就是這個節(jié)奏。一到下班點,鈴聲一響,大家就起身走人,哪怕手頭還有活兒,也很少有人留下來加班。周末沒人帶電腦回家處理郵件。他們更愿意約家人朋友喝杯咖啡,或者在家做飯聊天。這不是懶散,而是有意識地把時間和精力留給最重要的人和事。
對比我在國內的工作經(jīng)歷,項目節(jié)奏快,加班是常態(tài),效率至上。而這里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事情也能做好,但過程慢一些,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喘口氣。上班時認真投入,下班后徹底切換到生活狀態(tài)。沒什么無謂的壓力,整個人看起來都更放松。
說到家,越南人的家庭觀念比我想象中更讓我觸動。有一次,阮文強熱情邀請我去他家吃飯。小區(qū)有些舊,房子也不大。但一進門,我就感受到濃濃的煙火氣。他家二樓住著四代九口人——他和妻子、兩個孩子、父母,還有年邁的奶奶。
晚飯時,大人小孩圍成一圈,沒有固定座位。孩子們跑來跑去,卻很懂事。每上一道菜,都會先請老人動筷。奶奶年紀大了,動作慢,兒媳一直幫她夾菜盛湯。飯后,全家人坐在客廳聊天,從奶奶到五歲的小孫女,都在參與。沒人低頭刷手機,也沒人嫌吵。這一幕讓我想起小時候過年時的全家聚餐。
阮文強問我:“在中國,夫妻是不是結婚后很快就搬出去?。俊蔽译S口答:“是啊,大家都講究獨立。”話一出口,我自己都覺得這話聽起來有點空。后來我才明白,在越南,哪怕條件允許,很多人還是愿意和家人住在一起——既是為了互相照應,也是因為大家庭有溫度。
這個細節(jié)讓我想了很久?;叵胱约?,畢業(yè)后就離開家鄉(xiāng)去了北京。為了工作方便一直租房,一年見父母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每次視頻通話,十分鐘就匆匆結束。現(xiàn)在回頭看,所謂的“獨立”,似乎也帶著一點冷漠。
越南人在消費和金錢觀上也有自己的邏輯。有天下午,我和幾個同事去路邊的咖啡攤。說是攤,其實就是街邊一個小鋪子,女老板自己煮咖啡,塑料桌椅,環(huán)境簡陋。一杯滴漏咖啡不到五塊錢。但他們喝得很滿足,一坐就是兩個小時,沒人催,也沒人覺得該走。老板娘偶爾過來加水,還跟大家拉家常。
我問:“你們?yōu)槭裁床徽覀€裝修好的店喝?”同事小趙笑著說:“喝咖啡是為了和朋友在一起,味道才是最重要的?!蔽液鋈灰庾R到,我以前為了拍照好看,寧愿去貴的咖啡館,反而不在乎咖啡本身。而越南朋友更看重簡單直接的關系,交朋友也不那么功利。
有一次逛市場,我看中一件手工藝品正準備還價。阮文強攔住我說:“這是姐姐親手做的,價格已經(jīng)很實在了?!睕]想到那位姐姐懂中文,不但主動便宜一點,還送了我一個小掛飾,說是“給朋友留個紀念”。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這里很多事情更看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真誠,而不是斤斤計較。
傍晚,附近的社區(qū)小廣場很熱鬧。孩子追逐打鬧,老人坐在長椅上聊天,街上飄著飯菜的香味。這種日常的聚會沒有目的性,也沒有繁瑣流程。就像一種自然的習慣,下班后大家自然而然聚在一起聊聊天。正是這些生活里的細節(jié),讓我對人際關系有了新的理解。
剛回國那陣子,我甚至有點不適應。習慣了北京的節(jié)奏和壓力,再回頭看這種緩慢而溫暖的鄰里互動,反而覺得不太真實。以前在北京住了兩年多,連對門鄰居叫什么都不知道。見面最多點頭示意,除非物業(yè)收快遞才多說兩句。環(huán)境似乎讓人變得冷漠,總覺得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陌生感很難打破。
可是在越南那次社區(qū)活動后,我忽然想起了在那里生活的點點滴滴。當時住在胡志明市的一條小巷里,街道不寬,兩邊是低矮的民房。每天只要經(jīng)過,總會有人熱情打招呼,有時還會塞你一盤切好的水果或一杯冰茶。最讓我難忘的是一個晚上,我下樓散步,看見阮文強在幫鄰居修電動車。好幾家大人小孩都圍在一旁看熱鬧,他老婆還端出零食分享。沒人覺得麻煩,也沒人刻意表現(xiàn)。
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人際關系不一定靠利益或身份維系。鄰里之間的親近不只是互相幫忙,更是一種歸屬感。阮文強曾對我說:“誰家有人生病,整條街的人都會輪流照顧;逢年過節(jié),小巷里的鄰居都會聚在一起喝酒。”他說得很平常,仿佛這一切理所當然。而這種氛圍,正是我過去很少體驗過的。
真正讓我打開內心的,是在越南第一次獨自吃飯的經(jīng)歷。那天我在一家米粉店吃飯,旁邊桌的年輕人主動和我聊天。他沒問我是做什么的,也沒談收入,而是聊他喜歡的歌、旅行,還有生活中的小事。他說喜歡中國文化,還提議帶我去夜市逛逛。一開始我還有點防備,但聊著聊著,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和語氣里只有純粹的好奇和真誠。后來我們真成了朋友,他帶我去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吃攤,一起聽街頭樂隊演出。整個過程沒有功利,只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分享。
這些經(jīng)歷讓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我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難以親近?中國大城市節(jié)奏快、壓力大,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更傾向于和“有用”的人交往。聚會飯局上,第一件事往往是交換名片、加微信,話題繞不開工作、資源、圈子。很少有人會無緣無故邀請你參加家庭聚餐或街邊閑聊。久而久之,在追求效率和獨立的過程中,我們的社交越來越功能化,最后只剩下點頭之交和朋友圈的點贊。
但在越南的那段時間讓我明白:如果人際關系只為了利益交換,遲早會變得乏味。朋友之間不需要太多規(guī)則,反而更容易聊到心里去。比如我們和當?shù)卮髮W生聊天時,會聊對未來的迷茫、對旅行的向往,甚至分享生活的困惑。有時候,一碗熱騰騰的河粉,一杯清涼的椰子水,就能讓彼此敞開心扉,沒有壓力,也沒有期待。
回國后,那種感覺時常浮現(xiàn)在腦海。尤其是經(jīng)歷了三個月的越南生活,再回到熟悉的軌道,一時很難完全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有一次我和朋友約飯,遲到了幾分鐘,但我沒像以前那樣焦慮。吃飯時我盡量專注聽對方說話,而不是刷手機或想著下一個安排。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生活沒那么緊繃了,變得更從容。和親戚聯(lián)系多了,雖然和鄰居還不算熟,但至少會主動打個招呼。這些變化看似微不足道,卻讓我感覺內心踏實了許多。
這一切背后,其實是不同社會階段的選擇。我們習慣了國內的高效運轉,基礎設施和科技水平領先很多國家。但這種快速發(fā)展也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越南經(jīng)濟增速不慢,但節(jié)奏慢得多。人們似乎更懂得享受當下,有更多空閑時間,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也更緊密。而我們這邊,幾乎每個人的時間都被排得滿滿當當,社交成了一項任務,真正能交心的朋友反而越來越少。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這么拼命到底為了什么?每個月趕業(yè)績,加班到深夜;休息日還要不??聪⒒剜]件。朋友圈曬美食、曬旅行,但真誠的交流少得可憐。偶爾安靜下來,我會問自己:在追求物質和效率的同時,是不是忽略了生活本該有的溫度?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便很多越南人并不富裕,生活也不算體面,缺乏大城市的便利和娛樂,但他們每天都過得挺滿足。鄰里之間常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一起吃飯,互相幫忙。沒有特別理由,哪怕只是孩子過生日,整條街的人都能熱鬧一陣子。這種生活或許不夠耀眼,但它很暖。
我覺得,文化的多樣性給了我們反思的空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現(xiàn)實和選擇,沒有誰更先進或落后。我們習慣用數(shù)據(jù)和成績衡量幸福和進步,但有些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家庭的聯(lián)結——是沒法用數(shù)字量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