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一場關(guān)于“星二代該不該出道”的普通討論,卻因為他幾次三番的“硬剛操作”,徹底演變成了一場全網(wǎng)圍觀的輿論大戰(zhàn)。從直播喊話、長文回懟,到最后凌晨跑去派出所報警自證清白——他越是激動,網(wǎng)友越是反感。不少人直言:“哥,你這波操作,不是在幫孩子,是在害所有人啊!”
究竟是怎么回事?明明是想表達(dá)“別網(wǎng)暴孩子”,怎么最后自己卻成了眾矢之的?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場風(fēng)波的來龍去脈,也聊聊:公眾人物到底該怎么說話,才不至于一次次踩中大眾的雷區(qū)?
你看,問題根本不在于“孩子該不該被保護”,而在于:在毒品這個全民痛恨的話題上,公眾的情緒是有底線的。張倫碩錯就錯在,沒搞清楚大家反對的是什么,就急著站上了“道德高地”但張倫碩偏不。他反而發(fā)了一篇長文,把自己形容成“被誤解的善良人”,甚至用“株連九族”這種詞來形容網(wǎng)友的抵制。
更迷的是,他還特意強調(diào)自己“出身警察大院”“根正苗紅”,好像這樣就能證明自己絕對正確他甚至開始在線回懟網(wǎng)友,一口氣回復(fù)了幾十條評論,但內(nèi)容反復(fù)就是那幾句:“我沒有支持毒販!”“你們不善良!”完全回避了“緝毒警察的犧牲”“公眾價值觀”這些核心問題。
大家生氣不是因為他說了“孩子無辜”,而是因為他把一場本該理性討論的價值觀之爭,硬生生變成了“我個人被網(wǎng)暴”的戲碼。報警不是不能報,但理由竟然是“網(wǎng)友質(zhì)疑我”?這操作,屬實有點浪費公共資源了尤其是面對毒品、犯罪、國家安全這類底線議題,公眾人物的每一句話,都可能被放大檢視。你說“孩子無辜”,沒錯;但如果你同時忽略了緝毒警察的付出和社會價值觀,那你的“正確”就會顯得特別蒼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