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新力——陜西80后中國畫藝術家提名展”展覽策展人、清渭樓美術博物館副館長劉紅昌致辭(攝影/李科)
(下文為展覽策展人劉紅昌在“長安新力——陜西80后中國畫藝術家提名展”開幕式上的致辭)
咸陽歷史文化深厚,賢達名流眾多,素有“帝都”之稱。咸陽渭河旁有聲名遠揚的清渭樓,該樓在唐代被稱為咸陽東樓,曾一時為四大名樓之一。因此,今日在帝都咸陽的清渭樓舉辦此次展覽,具有重要意義。
清渭樓以藏品聞名,其藏品數(shù)量在國內民營美術博物館中位居前列。它不僅是咸陽的驕傲,更是陜西、西北乃至中國的驕傲,這一評價毫不夸張。在國內,清渭樓藏品的數(shù)量與質量均處于較高水平。除整理自己的藏品,梳理學術脈絡,舉辦收藏展覽外,清渭樓還投入大量精力關注本土藝術家的發(fā)展。清渭樓立足咸陽,面向陜西、西北乃至全國,計劃與中國當代繪畫領域的名家,包括中青年藝術家,開展更深入的交流與展覽合作,“長安新力——陜西80后中國畫提名展”正是我們的重要舉措之一。
此次展覽從近60多位藝術家中篩選出28位參展,共展出80余幅作品。展覽通過提名、公開征集、機構推薦三種方式,最終呈現(xiàn)出當前的展覽規(guī)模。80后青年藝術家在生活與藝術的雙重壓力下努力生長尋求發(fā)展,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度較低。不過,他們的作品已初步形成具有自我探索特質的風格面貌。這種風格面貌可能影響他們未來的藝術走向,也可能打破以往的刻板認知。目前從學術層面對陜西80后藝術家群體做深入明確的學術定位,尚有一定難度,但我們會持續(xù)開展相關個案研究、群體展覽等推動工作。因為開展陜西80后畫家群體發(fā)展的研究,就是關注和助力陜西畫壇的未來。在今后,清渭樓除開展學術展覽、公共教育、藝術品收藏及社會公益活動外,我們還將推動本地藝術家與全國藝術家的深度交流。同時,今年及明年,我們還將陸續(xù)推出趙少昂、劉海粟等名家的系列藏品展覽。在此,懇請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多多關注清渭樓,關注本土藝術家,關注陜西80后藝術家的成長與發(fā)展。謝謝大家。
文字整理:田 蕾
編發(fā):楊向雄
審核:劉紅昌
簽發(fā):鄭雙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