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老天爺要變臉了,北邊的寒潮正往咱這兒趕。種地的老鄉(xiāng)都知道,秋分過后收莊稼就得跟天氣賽跑。
這次降溫比往年來得急,玉米棒子還掛在稈上,大豆莢子也沒干透呢。山區(qū)晝夜溫差本來就大,夜里說不定能凍得人打哆嗦,更別說地里的作物了。平原的大片玉米地,要是趕不上降溫前收回家,棒子受潮發(fā)芽可就壞了大事。
湖邊種大豆的鄉(xiāng)親注意,潮氣重的地方豆莢容易發(fā)霉,得趕緊搶晴曬場。
有經(jīng)驗的老人早說了,“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這回是玉米大豆得趕在霜前收??刹簧偃朔鸽y了,家里青壯勞力都在外頭打工,就剩老兩口怎么搶收得過來?前兩年鄰村老張頭不信邪,覺得晚兩天沒事,結(jié)果一場凍雨下來,玉米爛了小半畝。
咱不能光靠老經(jīng)驗,現(xiàn)在氣象站天天廣播,手機也能看天氣預報,得把科學和土辦法結(jié)合起來。地勢低的地塊,趕緊組織人先收,那兒潮氣重最怕凍。
玉米稈粗的品種,砍下來先碼成小堆,讓太陽多曬兩天再脫粒。大豆收回來別急著堆屋里,攤開在通風的笸籮里,每天翻兩遍免得捂出芽。村里的合作社這時候該派上用場了,聯(lián)系聯(lián)合收割機抓緊排班。
實在忙不過來的,跟鄰里換工搭把手,都是種地的誰還沒個急茬兒。我個人覺得,這搶收就像打仗,得盯著天氣排兵布陣,可不能掉以輕心。
有人可能想,反正有保險賠損失,可自家辛苦半年的收成,誰舍得讓它打水漂?再說了,收下來的糧食曬干入倉,心里才踏實,不然整個冬天都得惦記著。
別忘了看看家里的農(nóng)用薄膜,破了的趕緊補,萬一接著來雨能擋一擋。雞鴨鵝棚也要提前檢修,冷風灌進去,畜生鬧毛病可耽誤開春下崽。
這場降溫既是考驗,也是教訓,種地就得跟著老天爺?shù)臅r間表轉(zhuǎn)。
往后咱得多留個心眼,看天氣預報提前估摸農(nóng)時,別等臨了抓瞎?,F(xiàn)在最要緊的,放下手里別的活兒,趕緊往地里跑,能搶一壟是一壟。村里的大喇叭該多喊幾遍,把各戶的情況摸清楚,別讓一家一戶單打獨斗。
記住了,糧食收倉心不慌,提前準備才是種地人的真把式。這場跟天氣的硬仗,咱鄉(xiāng)親們齊心肯定能打贏,可別在關(guān)鍵時候掉鏈子。等忙完這陣子,坐在熱炕頭數(shù)著曬干的糧食,就知道現(xiàn)在的累都值了。
種地這事兒,永遠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年年有個好收成。您說是不是這個理?趕緊動起來,別讓寒潮搶了咱們的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