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 1
掰玉米
三年前,母親先走了;才過一年,父親也離我而去。
我是家里的獨子,在外工作,父母走后,家里的幾畝薄田,我本以為會荒著。沒承想,岳父岳母卻默默打理了起來,這兩年竟年年都是五谷豐登。
前幾天,立秋剛過,岳父岳母就開始商量掰玉米。
岳父岳母,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從春到秋,還得到另外一個鄉(xiāng)去種植、管護,早已耗去不少心力,如今玉米成熟了,我理所當(dāng)然地應(yīng)該回去幫幫忙。
到了老家,停好車,岳父岳母已經(jīng)掰了滿滿一籮筐玉米棒子了,我急匆匆往地里走。家中有兩塊玉米地,靠近山邊的那一塊,玉米稈長得細(xì)弱些。
前幾天刮風(fēng)下雨,整塊地的玉米稈幾乎都被風(fēng)吹倒了。
掰這里的玉米,要么得俯下身子把玉米棒從倒著的稈上直接掰下來,要么得先把稈扶起來再掰玉米棒。時而彎腰,時而直身,沒過多久,我就覺得頭暈?zāi)垦!?/p>
岳父岳母怕我累著,說剩下的那塊地里的玉米第二天再來掰。“不哦,咱們一鼓作氣掰完,明天就不用來了!”說完,我直接拿起一個背簍就鉆進了另一塊玉米地。
這塊玉米地地勢好,玉米稈長得也是又粗又壯。接近兩米高的玉米稈,葉子邊緣有細(xì)齒,一不小心就會割傷臉、脖子,還有手。
田埂本就不寬,加上剛下過雨,腳下稍不留神就容易打滑。
掰玉米最關(guān)鍵的一步是撕外殼。撕外殼時,得緊緊地抓住玉米頂端那簇須子處,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一齊用力。
這時候,殼上的細(xì)毛、夾雜的泥土乃至一些小蟲子等,就會鉆進指甲縫......
兩塊地里的玉米掰完時,已經(jīng)是中午一點多了,我的襯衣濕透了,尤其是兩個袖口,幾乎能夠擠出水。
PART 02
慶豐收
而當(dāng)金燦燦的玉米棒堆滿整間堂屋時,大拇指的疼痛才真正顯現(xiàn)出來:那是一種無力的疼,疼得連筷子都捏不住。
又是一種酸脹的疼,順著指尖往手臂蔓延,麻酥酥的,疼得讓人坐立不安。
一周后,我的左手大拇指疼痛感才逐漸消失。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很難想象那種說不出的滋味。種地,豈是一個“累”字?
可是父輩們?yōu)槭裁匆廊粯反瞬黄???jīng)過今天這一番陪伴勞作,我對他們種地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他們種的哪里是地,分明是一種情懷,一種對土地刻進骨子里的熱愛;是一種對豐收的期盼和喜悅……
今年的玉米收成格外好,個個都是大棒子,顆粒飽滿得很。
岳父岳母樂呵呵地說:“同樣的地,今年比去年多收了足足一倍哦?!?/p>
我清晰地看到他們臉上那種特別的笑容,那是糧食豐收帶來的欣喜和欣慰,和之前逢年過節(jié)我給他們發(fā)紅包、買禮物時的高興勁兒,迥然不同。
原來,子女對老人最大的孝順,并不是讓他們閑著無所事事,而是遵從他們的意愿陪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事。
因為土地于他們而言,從來不是負(fù)擔(dān),而是生命里最安穩(wěn)的牽掛,是勞作里最本真的快樂,更是歲月里最踏實的幸福。
作者:馬紅
圖片:新華社
設(shè)計:靳韞瑜
編輯:倪楊金子
策劃:李蕓聰 倪楊金子
監(jiān)制:王巖 高雅
主播丨李容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