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次上春晚的“喜劇女王”,連缺三年春晚還拆了和張小斐的黃金搭檔
賈玲這幾年到底在“折騰”什么?她的路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越走越擰巴了?
在娛樂圈里,賈玲大概是最特別的那種“靠體重吸流量的人”。
2024年《熱辣滾燙》宣傳的時候,她瘦了100斤這事上了20回熱搜,連她體脂率降到12%以下的新聞,都比電影本身講啥還火。
電影里她肌肉練得緊實的新樣子,看著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可觀眾出了電影院就念叨:“是瘦下來了,咋沒以前那么逗了呢?”
擱以前她演喜劇的時候,根本沒這矛盾。
2015年春晚,她在《喜樂街》里大大方方說自己“從來就沒腰”,跟翟穎湊的“女神對女漢子”,那可是當年的名場面,那時候拿自己身材開玩笑,反而顯得特親切、不裝。
這次對自己身體的“狠賭”,賈玲可沒少遭罪。
為了角色,先胖40斤,接著又猛瘦100斤,這一年里體重的變化,差不多趕上一個成年人的體重了。
但觀眾緣這玩意,比減肥藥還難搞——喜歡她的人覺得“為了藝術這么拼,太牛了”,不適應的人就直說了“還是胖點的賈玲有那股子勁兒”。
更有意思的是,電影上映半年后,有人拍到她又胖回去50斤,生圖里她笑得特開心,
網友反倒松了口氣說:“這才是我們熟悉的賈玲嘛!” 她自己在采訪里說得實在:“我體重減了,但我這人沒變。”
可觀眾對女生身材的雙重標準一直都在,既為減肥成功鼓掌,又接受不了熟悉的樣子沒了。
2021年《你好,李煥英》突然冒出來的時候,誰都沒料到這部帶方言的溫情喜劇,一下就拿了54億票房。
電影院里哭的人一波接一波,賈玲也憑著這個成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但爭議也跟著來,有人說她拿媽媽的故事圈錢,還覺得劇情跟加長版小品沒啥區(qū)別。
那時候賈玲還能實打實地回應:“我不是想當導演才拍電影,是為了拍‘李煥英’才去做導演的! 這份實在勁,也算給她的口碑撐了傘。
三年后《熱辣滾燙》一出來,情懷這張牌算是玩砸了,成了把雙刃劍。34.6億票房看著挺風光,可轉頭就被扒出來是翻拍日本的《百元之戀》,劇情里的勵志路子也老得不行。
更讓觀眾不爽的是宣傳方式——一整年賈玲差不多沒咋在公眾面前露面,就靠曬減肥進度保持熱度,網友都吐槽:“買票是來看減肥紀錄片的?”
這種 營銷比內容還重要”的操作,把《李煥英》攢下的好感敗了不少。
到了2025 年的《轉念花開》,觀眾是真受不了了。
這部號稱主打反傳銷的新片,被網友一幀一幀對比,發(fā)現跟《人間草木》有70%都一樣,連“傳銷窩里吃泡面”這種小細節(jié)都沒改。
賈玲從當初的實在到現在的套路,口碑一路往下滑,但其實這事早有苗頭。
既然《李煥英》的母女情、《熱辣滾燙》的減肥事都能抄成賺票房的法子,觀眾肯定會琢磨:下一部要拿啥來圈錢?
賈玲連著三年沒上春晚了,其實她心里藏著比管體重還難的事,那就是轉型的焦慮。
以前她可是8回站上春晚舞臺的“喜劇女王”,結果2023到2025這三年沒去,網上光討論就有3.7億次,熱度比當時的頂流明星還高。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還退出了綜藝圈,要知道大碗娛樂剛開的時候,她跟張小斐這對組合,可是“給春晚送人”的基地里的王牌選手。
后來采訪里她總算說開了:“現在小品審查太‘按教科書來’了,根本沒法放開了搞創(chuàng)作!
離開自己熟悉的圈子,代價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2024年賈玲說不再管大碗娛樂的事,張小斐也沒續(xù)約,這對以前的黃金搭檔,事業(yè)上慢慢就走遠了。
資本圈的規(guī)矩其實特現實:當她從能讓全國人笑的綜藝人,變成 票房過百億的導演,之后選路的時候就只能往電影這邊靠了。
她新電影《轉念花開》陣容挺豪華的。
張小斐回來演了,楊紫演反派,張譯、王驍也加入了,能看出來她想靠真本事翻個身。
可反傳銷這題材又敏感又小眾,讓這部戲成了“背水一戰(zhàn)”。
成了,就能從喜劇人轉成正經導演,敗了,那江郎才盡”的質疑就徹底坐實了。
從相聲圈里搞“酷口相聲”的創(chuàng)始人,到常上春晚的熟臉,再到票房破百億的導演,賈玲每一步都走在有夸有罵的中間地帶。
賈玲的體重能跟坐過山車似的忽上忽下,但搞創(chuàng)作的初心可不能這樣。
就像她自己說的,想讓大家看到“努力和進步”,不是光盯著體重那數字。
說到底,電影票上的錢,從來不該由體重秤說了算,得靠心里那桿秤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