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成長,碩果盈枝!8月30日,由浙江衛(wèi)視(中國藍新平臺)攜手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共同打造的中國藍實訓基地——主播培訓班暨蒼溪縣2025第一批優(yōu)秀村播赴杭賦能培訓圓滿結業(yè)。來自蒼溪縣的優(yōu)秀“村播”代表們,在浙江國際影視中心結束了為期7天的電商直播培訓,通過系統(tǒng)化學習、實戰(zhàn)化演練和場景化研學,全面增強了電商直播實操與運營能力,為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百村振興·千名電商直播人才培育工程”注入了新動能。
01
全鏈路實戰(zhàn)課程
鍛造全能主播
本次培訓以浙川東西部協作為背景,通過“余杭—蒼溪結對協作”,探索“數字+產業(yè)”的有機結合路徑,推動浙江經驗與蒼溪特色的深度融合。課程緊貼鄉(xiāng)村電商發(fā)展需求,既注重理念認知的提升,也強調技能操作的落地,全面覆蓋了鏡頭表現與情緒調動、直播話術與內容設計、短視頻爆款打造、數據化選品策略、農產品差異化表達以及產業(yè)帶溯源實踐等核心環(huán)節(jié)。
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們不僅在課堂上接受了系統(tǒng)化的理論講解,更在互動演練、實操模擬和案例拆解中不斷積累經驗。他們通過聲音訓練、鏡頭表現練習和模擬直播,逐步突破了上鏡表達的緊張與障礙,增強了親和力與感染力;在短視頻與話術設計環(huán)節(jié),學會了如何結合地域特色與農產品賣點,創(chuàng)作真實、生活化、信任度高的電商內容;而在溯源研學環(huán)節(jié),學員們走進產地和產業(yè)基地,深切感受到地域文化和綠色生態(tài)為農產品賦予的獨特價值,也認識到“講好故事”在助力農產品出圈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課程不僅幫助學員們掌握了電商直播的核心技能,更為他們提供了一條“從課堂到實戰(zhàn)、從個人定位到產業(yè)賦能”的成長路徑。通過“理論+實踐+研學”三位一體的培養(yǎng)模式,學員們在短短幾天內完成了從入門到進階的能力躍升,具備了在家鄉(xiāng)獨立開播、助農帶貨的專業(yè)素養(yǎng)。
sdfd
02
追隨兩山理念步伐
賦能農產品上行
恰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本次培訓特別安排學員前往安吉余村實地研學。在“兩山”理念發(fā)源地,學員們親身感受了生態(tài)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生動實踐。
學員們參觀了余村“兩山”石碑、“千萬工程”博覽館、未來展廳和青年圖書館,深入了解余村從靠采礦致富到守護生態(tài)“賣風景”,再到發(fā)展“美麗經濟”的精彩轉型。
令學員們印象深刻的是,余村借助電商新業(yè)態(tài),將綠色生態(tài)價值轉化為品牌敘事與市場溢價。當地打造生態(tài)直播間,把竹林、茶園、民宿變?yōu)樘烊槐尘?,通過場景化直播講述農產品從生長到加工的全綠色鏈條,不僅賣產品,更傳遞生態(tài)故事與文化情感。
這一模式為學員們探索蒼溪農產品上行路徑提供了寶貴借鑒:如何以綠色為底,把大山里的好產品變成有溫度、有記憶點的商品,激發(fā)消費者情感共鳴與購買力,讓“綠色動能”成為推動鄉(xiāng)村振興的新引擎。
03
學員收獲滿滿
數字賦能初見成效
首期培訓尾聲,學員們還深入到浙江廣電自營直播間進行實操演練,從直播腳本策劃到現場執(zhí)行,從產品講解到粉絲互動,全方位模擬真實直播場景。學員們在結業(yè)直播考核中實現了自我突破,成功通過了直播實戰(zhàn)考驗。
“這次培訓像一把鑰匙,讓我真正走進電商直播的大門。以前覺得直播就是對著手機說話,介紹介紹產品,現在才知道,背后有這么多方法和策略……”
“導師教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我現在更清楚怎么把蒼溪的好產品,用互聯網的方式講給更多人聽……”
“七天的培訓讓我收獲很多,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好好消化,等回去實踐,將所學所得融匯運用進我的直播中去!”
在結業(yè)儀式上,學員們逐一講述了自己在本次課程中的收獲,更用紙筆寫下了對本次主播培訓的感謝與心聲。不少學員坦言,培訓不僅讓他們系統(tǒng)掌握了賬號定位、短視頻創(chuàng)作和投流策略等“硬技能”,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用內容打動用戶,以信任促成交易”的新直播觀念。他們當中有人已經計劃返鄉(xiāng)后立刻啟動“蒼溪獼猴桃原產地溯源直播”,也有人打算聯合本期同學共同開設賬號直播矩陣,將蒼溪縣農特產品向全國推廣。
04
浙川協作譜新篇
鄉(xiāng)村振興添動能
本次培訓是“余杭蒼溪結對協作”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深化實踐。兩地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浙江提供數字技術資源和電商經驗,蒼溪貢獻優(yōu)質農產品和鄉(xiāng)村場景,共同探索出了一條東西部協作的新路徑。
隨著本批學員返回蒼溪,他們將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助力當地農產品電商發(fā)展邁上新臺階。據悉,中國藍實訓基地——主播培訓班還將于今年11月、12月繼續(xù)開展后續(xù)培訓,課程內容將進一步拓展至供應鏈管理、品牌打造等深度領域。
從錢塘江畔到秦巴山區(qū),這場跨越千里的數字賦能,正在成為浙川協作、鄉(xiāng)村振興的精彩注腳。中國藍實訓基地——主播培訓班將繼續(xù)發(fā)揮“媒體+產業(yè)”雙驅動優(yōu)勢,搭建東西部協作的人才橋梁,推動更多“蒼溪好物”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讓數字經濟的紅利惠及更多鄉(xiāng)村地區(qū)。
來 源 | 張丹妮 李嘉妮
責 編 | 張易哲
編 審 | 趙天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