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中醫(yī)朋友趙健樵,
很多減肥的人都有這個疑惑,為什么我每天吃的很少,體重一點都不掉,甚至還往上漲,用了各種方法,不僅沒瘦,身體還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像乏力、胸口憋悶、氣短、舌苔白膩等.....
“趙主任,我喝涼水都胖,您說我是不是命里帶‘肥’?”
上周門診,32歲的張女士紅著眼圈遞來體檢單:血脂高、脂肪肝、月經(jīng)兩月沒來。她抹著眼淚說:“節(jié)食餓到胃痛,運動累到膝蓋疼,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卻紋絲不動……”
這樣的場景,我行醫(yī)近半世紀見過太多?,F(xiàn)代人減肥總陷在“餓—反彈—更胖”的怪圈,卻不知肥胖本質(zhì)是身體在報警——要么是脾胃運化無力,要么是痰濕淤堵成“泥潭”。
今天,我就把壓箱底的兩個“減肥小丸子”分享給大家, 不用餓肚子,也能讓身體重回輕盈。
一、參苓白術(shù)丸:脾胃的“能量轉(zhuǎn)化器”
適用人群:虛胖、易疲勞、大便稀溏、舌邊有齒痕
去年夏天,一位產(chǎn)后媽媽找我調(diào)理,她1米6的個子體重150斤,走兩步就喘,手腳冰涼。我摸了摸她冰涼的手腕,再看舌象——舌體胖大、舌苔白膩,這是典型的脾胃虛寒、痰濕內(nèi)蘊。
我除了給她開方子還讓她每天早晚各吃一袋參苓白術(shù)丸。三個月后復診,她驚喜地說:“體重掉了18斤,更重要的是,以前總覺得肚子脹脹的,現(xiàn)在吃嘛嘛香!”
這方子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
人參+白術(shù)+茯苓:三味藥像“三劍客”,人參補氣,白術(shù)健脾,茯苓利濕,專治脾胃“懶惰”導致的運化無力。
山藥+蓮子:這兩味是“脾胃的守護神”,既能補脾陰,又能固攝住脾胃的“元氣”,防止虛不受補。
砂仁+陳皮:像“脾胃的按摩師”,砂仁理氣醒脾,陳皮化痰燥濕,讓停滯的脾胃重新動起來。
中醫(yī)講“脾主運化”,脾胃好比家里的“灶臺”,灶火旺才能把食物轉(zhuǎn)化為氣血,而不是變成痰濕。參苓白術(shù)丸就是給“灶臺”添柴加火,讓身體自然消耗多余脂肪。
二、二陳丸:痰濕的“清道夫”
適用人群:肚子大、臉油、舌苔厚膩、喉嚨總有痰
前年有位40歲的企業(yè)家,身高1米7,體重200斤,體檢報告上寫著“三高”。
他苦笑著說:“趙主任,我這肚子像懷了5個月身孕,您看是不是得抽脂?”
我讓他伸出舌頭——舌苔黃厚膩,舌質(zhì)紅,這是典型的痰濕化熱。
我讓他先吃兩周二陳丸,配合方子加上每天快走半小時。兩周后復診,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肚子小了,大便也順暢了!”
二陳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化痰濕的“祖方”:
半夏+陳皮:半夏像“吸塵器”,專吸痰濕;陳皮像“推土機”,把痰濕推出體外。
茯苓+甘草:茯苓利濕,甘草調(diào)和諸藥,四味藥配合,專治“痰濕體質(zhì)”。
痰濕就像身體里的“油污”,堵在血管里就是高血脂,堵在肝臟就是脂肪肝,堵在皮下就是贅肉。二陳丸像“洗潔精”,能把這些“油污”慢慢溶解。
其實啊,減肥不只是“減數(shù)字”,是調(diào)體質(zhì)
常有患者問我:“趙主任,這兩個藥我能長期吃嗎?”我都會嚴肅地說:“藥不是零食,吃對才有效。”
去年有個姑娘,聽說參苓白術(shù)丸能減肥,自己買了吃半年,結(jié)果越吃越胖。我一看她的舌象——舌紅苔黃,這是“實熱證”,參苓白術(shù)丸是補脾的,越補越“火上澆油”!
上周張女士來復診,體重掉了25斤,脂肪肝也轉(zhuǎn)陰了。她拉著我的手說:“趙主任,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減肥不是跟身體較勁,而是跟它和解?!?/p>
這兩個藥雖好,但需中醫(yī)辨證使用。如果您也有減肥困擾,不妨找專業(yè)醫(yī)生看看舌象、摸摸脈,找到屬于自己的“減肥小丸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