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興文縣麒麟苗族鄉(xiāng)
退休小學數(shù)學教師
方友澤上門“家訪”
為考上西南科技大學的
學生劉桂英送500元的暖心故事
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受到廣大網友關注
溫暖了無數(shù)人心
網友點贊方友澤老師暖心故事
“桂英能夠考取大學
走出大山
實屬不容易
我很感動”
方友澤臨走時給學生劉桂英的500塊錢
“是一點心意
希望桂英在大學好好學習
以后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這就夠了”
劉桂英坦言
自己會在大學好好提升自己
畢業(yè)后,她也會考慮回到家鄉(xiāng)
“像老師一樣,用自己的方式
為家鄉(xiāng)盡一份力”
近日
記者在走訪中
見到了這位身穿淺藍色襯衣
言語質樸、神情謙和的老教師
聽他娓娓道出自己
與大山教育不解的情緣
8月29日,方友澤再次家訪學生劉桂英
8月29日,方友澤和學生劉桂英重返四望小學舊址
20世紀80年代初
19歲方友澤高中畢業(yè)
是村里的“高材生”
卻毅然回到生他養(yǎng)他的大山
方友澤在上課(圖據(jù)受訪者)
“我要用知識
幫弟弟妹妹們走出去”
方友澤還記得
那時教書一來一回要走一個多小時
交通極其不便
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
方友澤克服地理的隔閡與資源的匱乏
在生產隊公房里(銀礦小學)
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
方友澤在上數(shù)學課(圖據(jù)受訪者)
一個人、兩個班
剛開始月工資只有幾塊錢
方友澤在生產隊公房(銀礦小學)里
一站就是十多年
直到1992年
他才轉為公辦教師
后來,村小合并成了現(xiàn)在的四望小學
曾經,多少人勸他外出工作
他卻把根扎在了三尺講臺
方友澤在上課(圖據(jù)受訪者)
更令人感動的是
方友澤最近收到
西南科技大學的邀請
9月2日將與他的學生劉桂英
一同前往學校參觀
“學校邀請我去,我感到很高興!”
在方友澤看來
學生的成長,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方友澤和學生劉桂英合照
走訪中
方友澤仍心系學生
特意順路前往雙胞胎姐妹
羅瑤和羅紫函的家中探望
滿墻獎狀
默默記錄著姐妹倆勤奮學習的點滴
自從她們小學畢業(yè)考入
興文縣香山民族初級中學校后
方友澤便每學期為每人資助200元
“方老師經常關心我們
叮囑我們要好好學習
聽老師的話”
羅瑤、羅紫函滿墻的獎狀
如今,姐妹倆即將升入
四川省興文第二中學校讀高中
方友澤便向她們送去1000元
(每人500元)
“我之后還會繼續(xù)支持她們讀高中”
他用自己的退休工資
默默托舉著兩個孩子的夢想
8月29日,方友澤叮囑學生羅瑤、羅紫函進入高中后要好好讀書
剛一坐下
方友澤便親切地叮囑她們
“你們要好好讀書,聽老師的話”
鼓勵她們繼續(xù)努力、力爭考上大學
“這是一點心意,也是一份鼓勵!”
簡單的話語背后
是一位老教師最深切的期望與關懷
方友澤和學生羅瑤、羅紫函合照
方友澤的女兒方女士說
自己也是通過網絡
才知道父親資助學生的事
小時候總覺得他更愛別人的孩子
后來才懂
他的日記本里寫滿了學生的成長
那是他生命的寬度
8月26日,方友澤的女兒方女士在朋友圈的分享
盡管已經離開講臺
方友澤依然心系興文的教育事業(yè)
他期待能夠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幫助更多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
“看到他們那么用功
就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方友澤和學生在一起(資料圖)
這份從青春到白發(fā)的牽掛
早已跨越時空
成為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
照亮一代代大山學子前行的路
方友澤曾獲得的榮譽證書(圖據(jù)受訪者)
“希望這些孩子們在學校
努力讀書,學好知識
以后出來對社會
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方友澤翻看往年畢業(yè)照
“他們是我畢生牽掛!”
方友澤表示
在他有生之年
會竭盡所能
幫助與鼓勵更多的學生
來源 丨興文發(fā)布
【正文完 】
溫馨提示:點擊下方主題關注【宜賓零距離】微信公眾號;對話框發(fā)送【最新】即可查看最新資訊
編輯: 范賓丨責編:小站長 丨編審: 殷靖翔
監(jiān)制:易強
關注零距離視頻號
↓熱門視頻不容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