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呂璐,今天跟大家來聊聊特朗普從俄羅斯手中截胡中國生意的事兒。
日前,路透社披露,在8月的“普特會”中,美方多次向俄方拋出“能源協(xié)議誘餌”,一邊承諾放松對北極液化天然氣二號項目的制裁,一邊提議俄羅斯放棄中國技術,采購美國設備,甚至拋出美企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重返薩哈林一號油氣項目、美國購買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等“甜頭”。
普京和特朗普
可見,特朗普表面是在“推動俄烏和談”,實則還是想談生意,用技術輸出和放松制裁為籌碼,既想“截胡”中國生意,搶占俄能源項目的市場份額,又想讓俄羅斯“疏遠中國”,削弱中俄關系。
要知道,自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在能源領域已被切斷大部分國際投資,特朗普開出的條件,看似是“雪中送炭”,實則是想讓俄羅斯在能源技術上重新依賴美國,進而失去與中國合作的自主選擇權。
北極液化天然氣二號項目本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紐帶。這個初始投資達 210 億美元的項目,由俄能源巨頭諾瓦泰克控股,中石油、中海油各持10%的股份,承載著俄羅斯“到2030年將液化天然氣全球份額提升至20%”的戰(zhàn)略雄心。
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
然而,自俄烏沖突后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切斷冰級船舶獲取渠道后,項目一度陷入困境,生產(chǎn)線被迫關閉。關鍵時刻,中企挺身而出,接過美企放棄的訂單,為項目兩條生產(chǎn)線提供核心電力燃氣輪機。按照規(guī)劃,項目第三條生產(chǎn)線的技術支持,也將由中方承擔。
今年4月,項目恢復天然氣加工并完成五批貨物裝載,背后離不開中俄在技術、供應鏈上的默契配合,這種合作并非短期利益捆綁,而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長期戰(zhàn)略協(xié)作,更是對美國制裁外溢效應的有力對沖。
面對美方的“面包誘惑”,普京沒向中方透露一個字,這是否意味著俄方有所動搖?事實恰恰相反,普京沒向中國透露并非“搖擺不定”,而是對美國博弈套路的精準預判,更是對中俄合作信任的高度自信。
普京
首先,普京深知美國的“承諾”向來充滿變數(shù),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美國曾以“制裁豁免”為誘餌拉攏他國,但轉(zhuǎn)頭就撕毀協(xié)議。此次提議放松制裁,大概率是特朗普為營造“外交政績”、爭取選民支持的短期手段,一旦局勢變化,美方隨時可能重啟制裁,俄羅斯若放棄中國技術、依賴美國設備,無異于“引狼入室”。
其次,中俄能源合作早已超越單一項目層面,今年1到5月,中國自俄進口管道氣同比增長29.4%,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實現(xiàn)滿輸,“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談判穩(wěn)步推進,這種全方位、深層次的協(xié)作,絕非美國一個“技術訂單”就能撼動。
更重要的是,普京清楚,中國提供的技術合作從不附加政治條件,而美國的“合作”本質(zhì)上就是地緣捆綁。接受美國技術,意味著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北極戰(zhàn)略上都要向美國妥協(xié),這是俄羅斯絕不可能讓步的底線。
特朗普
特朗普試圖“截胡”中國生意的舉動,本質(zhì)上是霸權思維在能源領域的延續(xù),認為憑借 “制裁-松綁”的雙重手段,就能操控他國的合作選擇。但普京的沉默已經(jīng)給出答案,俄羅斯絕不會為了短期利益犧牲與中國的戰(zhàn)略互信,更不會落入美國“離間中俄”的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