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直留給國人的印象就是,啥啥啥都貴,普通工薪階層的日本員工在日本生活都容易一不小心變成月光族。不過這些也都是傳言,日本的物價到底有多貴,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還要親自去感受下才知道。想感受日本的物價,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去逛那些充滿了柴米油鹽的地方,也就是超市。去逛逛日本本地的超市,真的能夠感受到什么叫做嚴謹認真了,而這種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東西的成本。
日本人的飯量都不大,家庭成員也少,所以超市里面的瓜果蔬菜都是分成小份來賣的,而且包裝之前,蔬菜都已經(jīng)處理的很干凈了,污垢和泥漬完全看不到。雖然是在超市,可是里面卻安靜到幾乎沒有聲音,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的挑選著蔬菜,生怕打擾到別人。不得不說在日本逛超市,體驗感受非常的不錯。
每一份蔬菜都擺放整齊,而且明碼標價,這一捆小蔥,248日元,折合人民幣14塊錢,洋白菜380日元一個,折合人民幣22塊錢。
如果說日本菜價的價格高,那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日本人的性格造成的。同樣的一捆大蔥,放到中國的超市或者市場上,沾點泥土或者是大小不一,都能被顧客所接受,甚至很多人還認為沾著泥土的蔬菜更新鮮。然而在日本不行,日本人似乎接受不了看到大小不一的蔬菜擺放在一起,她們喜歡看到擺列整齊,個頭一致的蔬菜,于是超市在收到菜之后要先整理分類,這無疑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不過在日本逛超市也是真的省心,省心到你買了一堆菜,回家都不用動刀,就能吃到一頓豐盛大餐了。因為日本超市體貼到連蔥花都會給你提前切好裝盒,像圖中右下角這樣的大蔥的蔥花,要158日元,折合人民幣9塊錢左右。
日本超市里面也有這種提前處理好的肉餡。根據(jù)肉的品質(zhì)和地方的不同,價格也不一致。不過在日本買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很多時候肉的價格寫的是每100g的價格。
雞蛋都放在保鮮區(qū),價格標注的很清楚。
日本的牛奶,看起來還都不錯。價格也在98日元到178日元不等,人民幣相當于6到10塊錢左右,還不怎么貴。其實我感覺對于很多日本人來說,以他們的工資,這樣的物價還是可以接受的,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恐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