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一位上海灘呼風(fēng)喚雨的青幫老大,卻也有無法拒絕的人。
有一天,曾經(jīng)救過他的恩人帶著兒子來投靠他,他二話沒說就留下了。
但他老婆卻在地上扔了五塊錢來試探這個人,心想:如果他撿了,立刻打發(fā)他走。
恩人的兒子面對試探會如何做?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試探,卻無意中決定了他的命運。
恩人投靠
那是一個陰云低垂的午后,杜月笙正坐在書房里,手中捧著一份當(dāng)天的《申報》,細(xì)細(xì)地翻閱著。
突然管家推門而入,說有位姓萬的老太太來找他,還說是他的親戚。
聽到“萬”這個姓氏,杜月笙立刻讓管家請她進來。
不多時,一位衣著樸素的老婦人在管家的攙扶下走進書房。
一見到杜月笙,這位老太太便顫巍巍地跪了下來,口中哽咽著:
“杜先生,老身……冒昧前來,是來求您一件事啊。”
杜月笙猛地站起身,快步走上前扶起老太太,語氣里難掩一絲急切:
“大娘,萬萬不可這樣。您是長輩,我該跪謝您才是。有什么事您盡管說,千萬別多禮。”
原來,這位老太太并不是普通的訪客,而是杜月笙昔日的恩人——萬老太太。
當(dāng)年,年少的杜月笙家境貧寒,流落街頭,命懸一線。
正是這位善良的萬老太太不計得失,把他帶回家中,精心照料,還四處奔走為他籌錢治病,才讓杜月笙從死亡的邊緣掙扎了回來。
如今,曾經(jīng)的小混混早已躋身上海灘的風(fēng)云人物,而萬老太太卻依舊生活拮據(jù)。
回憶起那些艱難歲月,杜月笙眼神不由得柔和了幾分。
他一邊安撫老太太坐下,一邊吩咐管家送上一杯熱茶。
萬老太太猶豫了片刻,說道:
“杜先生,這些年,我一直沒有麻煩過您,可是……我實在沒辦法了。這次來,是想求您給我兒子找個出路。”
杜月笙回道:
“大娘,您的恩情我杜某一直都記得。既然是您的吩咐,我自然答應(yīng)。不過您兒子是個什么情況,能否先跟我講一講?”
原來,萬家家境貧寒,老太太的兒子萬墨林沒讀過什么書,只能靠打銅器維持生計。
如今世道艱難,銅匠的活兒越來越少,他連養(yǎng)活自己都成問題,更別提成家立業(yè)了。
于是老太太就想讓杜月笙幫幫忙,讓兒子有個穩(wěn)定的差事。
杜月笙聽后沒有猶豫,很快點頭答應(yīng)了下來,但他并沒有完全放下戒心。
無論萬墨林是誰的兒子,杜月笙都不可能輕易將他安排到身邊的重要位置,他不動聲色地吩咐管家:
“派人去查查萬墨林的底細(xì),看看他說的是否屬實。”
管家領(lǐng)命而去,很快帶回了消息:萬墨林確實只是一個普通的銅匠,家境清貧,為人本分老實,沒有可疑的背景。
這些信息讓杜月笙稍稍放下心,但他的謹(jǐn)慎與多疑依然沒有減少分毫。
他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主意——將這個年輕人交給妻子沈月英。
若萬墨林心術(shù)不正,沈月英一定能看出端倪;若萬墨林是個可用之才,沈月英也會讓他脫穎而出。
于是,一場看似平常的人情安排,實際上暗藏著一場考驗的開始。
五塊錢的測試
沈月英雖未對萬墨林露出明顯的不滿,卻一直抱著三分警惕。
這個突如其來的年輕人,究竟是忠誠可靠的老實人,還是虛與委蛇的投機者?她決定親自試探一番。
某天清晨,她喚來一名貼身丫鬟,吩咐對方在內(nèi)院的石階上“偶然”丟下一張五塊錢的紙幣,再找一個隱蔽處觀察,看看萬墨林會如何應(yīng)對。
那時的五塊錢,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對普通百姓來說,足夠一家人吃上好幾頓飽飯。
丫鬟得了命令后,將紙幣折成整齊的模樣,擺在石階上最顯眼的位置,之后便退到一旁藏匿起來。
這天,萬墨林一如往常地忙碌著,他的任務(wù)是到廚房取一些物件送到后院,為夫人備下一些日常所需。
當(dāng)他從庭院穿過時,目光隨意地在地上掃了一眼,那張鈔票便在這一瞬間映入眼簾。
沈月英站在二樓的窗臺后,隔著薄薄的窗紗注視著庭院中的情景。
她心里已經(jīng)暗暗打定主意:如果萬墨林撿了錢,就立刻打發(fā)他走。
沒想到,萬墨林走到石階前,不但沒有彎腰撿起紙幣,甚至連腳步都沒有停頓一下。
他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那張紙幣,就像它是地上的一片落葉、一塊普通石子一樣,毫不在意地繞了過去。
他沒有多看一眼,也沒有四下張望尋找失主,而是徑直走向屋門,將手中的物件放下后,回到沈月英面前恭恭敬敬地復(fù)命。
沈月英上下打量著他,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平靜如常,不禁微微挑眉,心中暗自驚訝:這個年輕人,竟然絲毫沒有被眼前的誘惑打動。
但她并不輕易滿足,她決定繼續(xù)觀察萬墨林,看看這一次的考驗是否只是巧合。
杜家心腹
萬墨林通過了沈月英精心設(shè)計的五塊錢試探后,慢慢得到了杜家上下的認(rèn)可。
雖然他的職位并不高,只是在沈月英身邊打雜跑腿,但他用心的態(tài)度和不露痕跡的機敏很快讓人刮目相看。
作為一個家境貧寒、從未受過正式教育的年輕人,他并沒有抱怨自己從事的是些瑣碎的事務(wù),反而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
他似乎總能察覺到別人未言之事,提前準(zhǔn)備好一切,從不讓上級費心。
沈月英最初對他仍抱有戒心,甚至有些挑剔,但萬墨林總是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打消她的疑慮。
有一年夏天天氣悶熱,沈月英隨口說了一句:
“這天兒要是能吃碗涼粉就好了。”
話音未落,萬墨林立刻行動,跑遍了整個街區(qū),買來最有名的涼粉攤的現(xiàn)做涼粉。
沈月英一嘗,涼爽酸甜,清涼可口,心里不禁一陣愉悅。
她本以為這不過是一次偶然的恰逢其會,但接下來的日子里,無論她提什么小要求,萬墨林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水準(zhǔn)辦妥。
不止是生活上的貼心,在工作中,萬墨林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執(zhí)行力。
他每次接到跑腿送賬單或者收信的任務(wù)時,不僅能妥善完成任務(wù),甚至能從對方只言片語中察覺到他們的喜好和需求,回報沈月英時,總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額外信息。
有一次,沈月英出門赴宴,途中突然想起忘帶一份重要的文件,而回家取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就在她一籌莫展時,萬墨林竟然將文件的內(nèi)容逐字逐句背誦了出來。
這一幕讓沈月英大為震驚,心里暗自佩服:這個年輕人的記憶力竟然強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個人才。
在沈月英的幾次夸贊下,杜月笙也開始注意到了萬墨林。
有一次,杜月笙召集手下商議一樁緊急事務(wù),需立刻派人前往英租界傳遞口信。
當(dāng)時無人合適,杜月笙便指了指站在一旁的萬墨林:
“就讓他去吧。”
手下們面面相覷,心里犯嘀咕:這不過是個小廝,他能成事嗎?
事實證明,萬墨林并非泛泛之輩,他不僅順利完成任務(wù),還從對方只言片語中捕捉到了對青幫有用的信息,回來后如實稟報。
杜月笙聽完,微微頷首,心中已經(jīng)對這個年輕人有了更深的認(rèn)可,開始交給他更重要的任務(wù),他一步步成了杜月笙的心腹。
后來的一次刺殺任務(wù),更是讓杜月笙將他視作親生兄弟。
九死一生
萬墨林自進入杜公館后,耳濡目染杜月笙救國義舉的熏陶,他對日本人的痛恨也早已深入骨髓。
當(dāng)杜月笙與身邊的心腹策劃針對汪偽政府的暗殺行動時,萬墨林主動請纓,擔(dān)下了最危險的角色。
這次暗殺行動的目標(biāo)是汪偽政權(quán)中的關(guān)鍵人物傅筱庵,一個為日本人效命、助紂為虐的罪魁禍?zhǔn)住?/p>
要接近傅筱庵并非易事,他身邊護衛(wèi)嚴(yán)密,行蹤不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盡棄。
萬墨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暗中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傅筱庵的廚子朱升源曾因家破人亡而對日本人心懷深仇。
他決定以此為突破口,與朱升源接觸,并說服他參與行動。
他告訴朱升源:
“傅筱庵不僅是你家破人亡的罪魁禍?zhǔn)?,也是整個國家的叛徒。我們的行動,既是為你自己報仇,也是為所有被日本人欺辱的同胞討回公道。”
在無數(shù)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后,朱升源終于答應(yīng)了這個驚險的計劃。
行動那天,萬墨林和他的團隊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
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傅筱庵之死震驚了整個汪偽政權(quán),也引發(fā)了日本人的強烈反應(yīng)。
他們展開大規(guī)模的搜捕,而萬墨林策劃刺殺行動的蛛絲馬跡也漸漸浮出水面。
當(dāng)夜,“76號魔窟”的特務(wù)悄然潛入英租界,將萬墨林逮捕,并開始嚴(yán)刑拷打他。
但即使被打得遍體鱗傷,他依舊咬牙切齒地對日本人和汪偽特務(wù)說道:
“我不知道任何事情!即便知道,也不會告訴你們這些狗賊!”
特務(wù)們并未放棄,他們換了一種手段——利誘。
他們許諾,只要萬墨林肯開口,就給他榮華富貴,甚至可以帶他和他的家人遠(yuǎn)走高飛。
面對這些誘惑,萬墨林只是冷笑一聲:
“我的命可以交給你們,但我絕不會做一個賣主求榮的叛徒。”
與此同時,遠(yuǎn)在香港的杜月笙正通過手下的網(wǎng)絡(luò)試圖營救萬墨林。
他連夜寫信給蔣介石,請求利用國民政府的力量施壓,同時動用他在上海的黑白兩道關(guān)系,甚至派人送去5000大洋以賄賂特務(wù)頭目。
在重重壓力下,萬墨林終于被從76號魔窟中救了出來。
當(dāng)他被人抬到杜公館時,杜月笙親自迎接,將他扶到椅子上,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兄弟,我沒有看錯你!你是我們杜家真正的兄弟。”
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杜月笙舉家遷往香港,帶走的親信寥寥無幾,而萬墨林正是其中之一。
即便杜月笙晚年潦倒,萬墨林依然守在他身邊,毫無怨言地照料著這位曾帶給他機會的“恩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