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格陵蘭島三百萬年的古老冰川轟然倒塌,巨浪瞬間涌起。
更可怕的是,這只是個開始。如果格陵蘭島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7米,到那時,中國的沿海城市會變成什么樣?
冰川為什么突然倒塌?
為什么這次冰川會突然倒塌?原因很簡單——地球真的越來越熱了。今年夏天,北半球各地都在刷新高溫紀錄,歐洲、美洲、亞洲輪番上演"烤箱模式",部分地區(qū)氣溫甚至超過50攝氏度。
更關鍵的是,這種升溫不是均勻分布的。北極地區(qū)的升溫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快了近兩倍,這種現(xiàn)象叫"北極放大效應"。當北極海冰減少時,原本反射陽光的白色冰面變成了吸收熱量的深色海水,進一步加速了變暖過程。這就像一個惡性循環(huán),越熱冰融化得越快,冰融化得越快就越熱。
格陵蘭島當然也逃不過這股熱浪。當全球大氣環(huán)流把熱量傳遞到這個冰雪王國時,那些原本穩(wěn)如泰山的冰川開始"坐不住"了。這次倒塌的冰川體積龐大,當它們一頭扎進海里時,不僅掀起了驚天巨浪,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海平面又上升了一點點。并且這種局部冰川崩塌事件,每年在格陵蘭島就要發(fā)生數(shù)千次。
注定消失的冰川
更讓人擔憂的是,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叫"僵尸冰"的現(xiàn)象。簡單來說,"僵尸冰"就是那些已經(jīng)失去"生命力"的冰川。正常情況下,冰川有個"收支平衡"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山上降雪補充冰川,冰川慢慢向海邊移動融化。但現(xiàn)在氣候變化打破了這個平衡,降雪跟不上融化的速度,部分冰體注定要消亡。
當冰川表面開始融化時,融化的水會滲透到冰川內(nèi)部,形成一個個水道。這些水道就像潤滑劑,讓冰川滑向大海的速度加快。同時,海水溫度的上升也在從下方掏空冰川的根基,讓整個冰川結構變得不穩(wěn)定。
而且,即使我們明天就停止所有的碳排放,這些"僵尸冰"也救不回來了。它們就像定了時的炸彈,遲早要融化掉。2019年,格陵蘭冰蓋融化了5320億噸,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5毫米。按照目前的變暖速度計算,到2100年僅格陵蘭的融冰就能讓海平面上升10到12.5厘米。
這還只是保守估計,如果全球升溫達到4到6.6攝氏度,格陵蘭冰蓋的融化速度會呈指數(shù)級增長。作為世界第二大冰蓋,格陵蘭島儲存的淡水量相當于全球海平面7米的高度。一旦全部融化,沿海城市將面臨滅頂之災。
中國沿海城市的"水深火熱"
別覺得格陵蘭島離我們很遠,海平面上升可是全球性的。中國作為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受到的影響絕對不小。
1993年到2024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以每年4.0毫米的速度上升。2024年,中國沿海海平面比1993-2011年的平均值高了96毫米,創(chuàng)下198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這個上升速度看似緩慢,但海平面每上升1厘米,海岸線就會向內(nèi)陸推進1到2米,對于地勢平坦的沿海地區(qū)來說,影響很大了。
如果海平面真的上升7米,后果不堪設想,最先"遭殃"的肯定是那些地勢低洼的沿海地區(qū)。渤海灣周邊首當其沖,天津、東營、盤錦、秦皇島、煙臺等城市都會有大片區(qū)域被淹沒。天津作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海河口地區(qū)海拔本來就不高,7米的海平面上升幾乎會讓整個濱海新區(qū)變成汪洋大海。
珠江三角洲的情況也不樂觀,這里是中國經(jīng)濟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珠海、中山、江門、廣州、東莞、深圳這些城市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區(qū)域沉入水中。特別是珠海和中山,由于地勢相對較低,可能會有超過一半的陸地面積被海水吞沒。深圳的前海、蛇口等重要經(jīng)濟區(qū)域也將不復存在。
最嚴重的要數(shù)長江三角洲,特別是江蘇省。這里地勢平坦,很多地方的海拔甚至低于海平面,完全依靠海堤和排水系統(tǒng)維持。一旦海平面上升7米,現(xiàn)有的防護設施將完全失效。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外灘、陸家嘴等標志性區(qū)域都將被海水淹沒。
不僅如此,還有帶來連鎖反應,海水倒灌、土壤鹽堿化、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會接連不斷地發(fā)生。沿海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將受到致命打擊,數(shù)千萬人可能需要向內(nèi)陸遷移。這種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會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巨大挑戰(zhàn)。
時間窗口正在關閉
海平面上升還會放大其他極端天氣的破壞力。當臺風來襲時,本來就升高的海平面會讓風暴潮變得更加兇猛。2024年中國近海溫度已經(jīng)達到21.5攝氏度,這種海洋熱浪為臺風提供了更充足的能量。
如果海平面已經(jīng)比現(xiàn)在高了7米,再加上臺風帶來的3到5米風暴潮,沿海城市將面臨超過10米高的海水沖擊。這幾乎相當于三層樓的高度,任何防護設施都會顯得蒼白無力。即使是那些暫時沒有被常規(guī)海平面上升淹沒的地區(qū),也會在極端天氣事件中遭受重創(chuàng)。
面對這樣的威脅,我們還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時間窗口正在快速關閉。首先要明確一點,格陵蘭冰川全部融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發(fā)生,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但問題是,一旦這個過程開始,就很難逆轉。就像剛才說的"僵尸冰",有些變化已經(jīng)無法挽回。關鍵是要在臨界點到來之前采取行動。
現(xiàn)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快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雖然聽起來老生常談,但這確實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路徑。每減少一度升溫,都能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應對時間。中國已經(jīng)承諾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這是個積極的信號。
除了減排,我們還需要做好適應性準備。沿海城市可以建設更強的防洪設施,開發(fā)海綿城市技術,提高城市對極端天氣的韌性。荷蘭在這方面走在前面,他們的"還地于海"項目通過恢復濕地和建設可移動防洪閘來應對海平面上升,值得借鑒。
最重要的是,這不是某個國家或某些人的事,而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zhàn)。格陵蘭島的冰川倒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但這不應該成為絕望的理由,而應該成為行動的催化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