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這邊即將舉行的閱兵,成了國際焦點,而此時,最近華盛頓那邊又傳來消息,特朗普政府放出聲音要辦一場“史上最盛大”的閱兵式,時間剛好卡在中國九三閱兵前后。
這操作,明眼人一看就懂,既然在亞太影響力上占不到便宜,那就用“軍事嘉年華”來刷存在感。
特朗普對閱兵的執(zhí)念,早在他第一任期就露過苗頭,2018年他就想搞一場“比法國國慶還威風”的閱兵,結果被五角大樓以“預算太高”“坦克會壓壞路面”為由勸退,如今他卷土重來,顯然不是臨時起意。
最近美國在南海、臺海的軍事動作頻頻吃癟,盟友的配合度也越來越像“應付差事”,這種時候,特朗普急需一場視覺盛宴來告訴國內選民:“看,我們依然天下無敵。”
但問題在于,美國的閱兵傳統(tǒng)和東方國家完全不同,中國、俄羅斯的閱兵是展示國防工業(yè)體系和戰(zhàn)略威懾力的窗口,而美國更習慣用海外軍事基地、航母戰(zhàn)斗群來秀肌肉。
硬要搞“本土大游行”,反而容易暴露短板,比如去年曝光的F-35戰(zhàn)機維護率不足50%,或者陸軍征兵人數(shù)連續(xù)三年未達標的尷尬。
不過,特朗普團隊顯然深諳“注意力經濟”的玩法,他們很清楚,只要紅白藍氣球滿天飛,坦克轟鳴聲夠響,就能讓CNN和福克斯的鏡頭轉向華盛頓,哪怕中國在九三閱兵上亮出更先進的東風-17或隱身無人機,西方媒體的頭條也會被“美軍花車巡游”占據(jù)。
這種套路,和娛樂圈炒作緋聞?chuàng)専崴训倪壿嬕荒R粯?,質量拼不過,就拼音量。
但國際政治不是真人秀,觀眾也不是傻子,中東盟友早就對美國“雷聲大雨點小”的風格免疫,沙特和阿聯(lián)酋最近甚至開始繞開美元結算石油;歐洲雖然嘴上不說,但馬克龍和朔爾茨私下沒少吐槽“美國優(yōu)先”的單邊主義。
更關鍵的是,美國民眾對這場耗資預估超5000萬美元的“煙花秀”并不買賬,社交媒體上最高贊的評論是:“有這錢不如修修密西西比河上的危橋。”
這場閱兵鬧劇背后,其實折射出美國戰(zhàn)略焦慮的新階段,過去他們習慣用航母和制裁當大棒,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兩招在中國“一帶一路”的軟實力和俄羅斯的能源牌面前越來越不好使,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儀式感來充門面。
這就像過氣明星拼命買熱搜,試圖證明自己還沒涼透,可現(xiàn)實是,全球南方國家現(xiàn)在更關心誰能提供實惠的基建和穩(wěn)定的能源,而不是誰家的導彈車噴漆更閃亮。
至于中國,根本不用跟著節(jié)奏走,九三閱兵該展示的裝備照常亮相,該有的戰(zhàn)略定力一分不減,畢竟,真正的強者從不需要靠搶風頭證明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