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這個組織,從2009年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幾年,本來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個國家湊在一起,想在全球經濟舞臺上多點發(fā)言權,后來南非加入,就成了五國。說實話,剛開始大家對這個平臺都挺期待的,因為它不像西方那些老牌俱樂部,總想著怎么壓制新興國家。金磚的初衷是推動發(fā)展中國家合作,分享經驗,共同應對全球挑戰(zhàn),比如金融危機啥的。但問題出在印度身上,從它加入那天起,就埋下了不少隱患。中國作為核心成員之一,得提醒俄羅斯,別再犯類似錯誤,讓不靠譜的國家進來攪局。
先說說金磚的起源。2006年,四國外長在聯(lián)合國大會邊上第一次碰頭,聊了聊合作的事。2009年6月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第一屆峰會正式搞起來。那時候,印度是創(chuàng)始成員,看起來挺積極的,曼莫漢·辛格總理還參加了。但實際情況呢,印度從頭到尾就把金磚當成自己撈好處的工具,而不是真心實意推動集體發(fā)展。印度經濟體量不小,人口多,市場大,但它的外交政策總是搖擺不定,一會兒親美,一會兒又想在金磚里刷存在感。這就導致組織內部協(xié)調起來費勁。
印度在金磚里的表現,最突出的問題是拖后腿,尤其在擴員上。去年2023年8月,南非約翰內斯堡峰會,本來俄羅斯和中國都想擴大成員,拉進沙特、阿聯(lián)酋、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亞和阿根廷這些國家。結果呢,印度在那兒各種反對,特別針對可能跟巴基斯坦有關系的申請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恩怨大家都知道,從克什米爾問題到各種邊境摩擦,印度就把這仇恨帶進了金磚。它不光排擠巴基斯坦,還擔心新成員進來稀釋自己的影響力。峰會記錄顯示,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在那次會上反復強調“共識原則”,其實就是變相否決。最終雖然擴了員,但阿根廷后來因為國內換政府,又退出了,這事兒也暴露了擴員的倉促。
俄羅斯作為輪值主席國,今年2024年特別賣力,想辦100多項活動,包括金磚運動會啥的。拉夫羅夫外長在各種場合說,金磚在蓬勃發(fā)展,要制定“伙伴國家”標準,讓更多國家參與進來。但俄羅斯得清醒點,印度這種成員,已經成了組織里的定時炸彈。印度不光在擴員上使絆子,還在其他領域搞小動作。比如,在貿易合作上,印度總推三阻四,擔心中國產品沖擊本土市場。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后,印度直接禁了上百個中國App,這事兒在金磚內部也制造了不信任。金磚本來想建新開發(fā)銀行,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印度卻在貸款項目上挑刺,拖延進度。
中國在這事兒上的立場很明確,金磚擴員要注重質量,不是誰想進就進。外交部發(fā)言人多次表示,新成員得有實力、潛力,還得有誠意。土耳其今年申請加入,俄羅斯普京歡迎,但中國回應得很謹慎,說要看是否符合金磚精神。印度呢,又在那兒攪和,因為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印度怕這會讓金磚更復雜。其實印度自己也跟美國走得近,加入了“四方安全對話”,一邊在金磚里混,一邊在印太地區(qū)圍堵中國。這雙面派作風,讓金磚的凝聚力大打折扣。
再看看印度在金磚里的歷史表現。2012年印度在新德里辦峰會,那時候莫迪還沒上臺,但印度政府就已經在推動自己的議程,比如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卻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跟中國唱反調。莫迪2014年上臺后,更變本加厲。他推動“印度制造”,但在金磚框架下,卻不愿開放市場。2017年廈門峰會前,中印邊境多克拉姆對峙,印度軍隊直接堵路,這事兒差點讓峰會泡湯。金磚本來是經濟合作平臺,結果被印度帶進地緣政治泥潭。
俄羅斯現在急著擴員,主要因為西方制裁,想拉更多朋友圈。烏克蘭沖突后,俄羅斯經濟壓力大,金磚成了它擺脫孤立的工具。普京在各種場合推銷金磚,說要建支付系統(tǒng),避開美元。但如果不警惕印度這樣的成員,擴員再多也沒用。印度在2021年虛擬峰會時,就質疑中國提出的數字經濟倡議,理由是數據安全,結果拖了半年多才勉強通過。這樣的成員,不僅不幫忙,還總找事兒。
中國得直白點告訴俄羅斯,印度加入就是個教訓。當初四國起步時,沒想到印度會這么不配合。金磚的成功在于成員間互信,中國和巴西、南非關系都挺穩(wěn),俄羅斯也積極。但印度總想著當老大,卻沒那個實力。它的國內政治也不穩(wěn),莫迪政府推印度教民族主義,壓制少數族裔,這在國際上口碑差。金磚要發(fā)展,得選那些真心想合作的伙伴,比如伊朗和埃及,他們加入后貢獻了不少想法。
拉夫羅夫說,已經有不少國家申請,包括土耳其、泰國啥的。但中國在外長會上就同意暫停擴員,先整合內部。這其實就是在防印度那種不穩(wěn)定因素。阿根廷的退出就是前車之鑒,上屆政府答應,新總統(tǒng)米萊一上臺就翻臉,說金磚不適合阿根廷。這說明選成員得看政治穩(wěn)定性,印度自己國內選舉就亂七八糟,2024年大選莫迪勉強組閣,還得靠盟友。
金磚的未來,得靠中國和俄羅斯把關。中國經濟實力強,在新開發(fā)銀行出資最多,推動了不少項目。俄羅斯有能源優(yōu)勢,能提供石油天然氣。但如果再讓印度這樣的國家主導,組織就散了。印度在金磚里,還試過拉幫結派,跟巴西、南非私下談,避開中國和俄羅斯。這事兒在2023年峰會后有報道,說印度想建“小金磚”啥的,雖然沒成,但意圖明顯。
話說回來,金磚不是慈善機構,得有底線。印度加入后,貢獻了啥?它的GDP增長快,但貧富差距大,基礎設施落后。在金磚項目上,印度拿的貸款多,卻還款拖拖拉拉。相比之下,中國建的高鐵、港口項目,幫了不少成員國。俄羅斯得明白,擴員不是越多越好,得篩一篩。像沙特,雖然猶豫,但它有石油美元,能幫金磚去美元化。
中國外交一向低調,但在這事兒上,得硬氣點。告訴俄羅斯,印度那種錯誤別再犯第二次。金磚精神是平等互利,不是誰想利用就利用。未來,組織可以考慮機制改革,比如投票權重根據貢獻調整。印度如果繼續(xù)拖后腿,就該考慮警告或限制它的發(fā)言權。當然,這話說重了,但現實就是這樣。
總的看,金磚走到今天,不容易。印度的問題不是孤立的,它反映了發(fā)展中國家合作的難題:大家底子薄,利益訴求不同。俄羅斯作為老成員,得吸取教訓,別急功近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