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70后是最幸運的一代,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
這話沒錯,但我們這一代,也吹過冷風、吃過苦,是從苦日子里一步步走到陽光下的。
01
七八十年代的日子,到現(xiàn)在還跟刻在心里似的。
七十年代那會兒,農村里誰家有臺14寸黑白電視機,那可算得上富裕。想追《霍元甲》,得跑幾里路,擠到別人家地坪里準時守著??匆粓雎短祀娪?,簡直像過年一樣熱鬧。
那時候,白米飯不夠吃,總得摻著紅薯一起煮。到了八十年代,才算真正頓頓吃上了飽飯。魚和肉更是稀罕物,只有客人來了或過年過節(jié),才舍得吃一點。
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腳上常年是一雙解放鞋。冬天冷得沒法出門,不是縮在火坑邊取暖,就是窩在被窩里硬扛。
02
苦日子沒熬幾年,九十年代開始,生活就像翻了個篇。
那時候,我們也都長大了。有人進廠上班,有人考上大學,也有人成家生子。
我還記得,當年去外地讀書,坐的就是那種咣當咣當?shù)木G皮火車,慢悠悠晃一整晚,才終于到站。
我們也親眼見證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第一次坐上高鐵的那一刻,簡直恍如隔世——車窗外的風景全變了,以前的泥瓦房不知不覺換成了小樓。
我們這一代70后,雖說也吃過苦,但比起父母那一輩,已經(jīng)幸福太多。正因為嘗過苦滋味,才更懂得珍惜。如今哪怕只是一碗清粥、一個雞蛋,晚上炒個菜喝瓶啤酒,都覺得特別知足。
03
正因為懂得珍惜、知道節(jié)儉,我們70后,也成了“承上啟下”的一代。
父母那一輩省吃儉用,拼盡全力把我們養(yǎng)大,送我們讀書、幫我們走出農村。我們沒什么“啃老”的資本,什么都得靠自己。
那時候高考就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能闖過去的只是少數(shù)。好在畢業(yè)還包分配,工作不愁,但結婚買房,全得自己咬牙扛。
當年背井離鄉(xiāng)、打工掙錢,拼死拼活才攢下一點家業(yè)。如今微信群里聊的,早已是孩子、養(yǎng)老、投資……不知不覺,也走到了天命之年。
我們這一代,壓力再大也很少喊累;再痛再難,也習慣了自己扛。
我們是趕上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浪潮,可也是為了一套房,拼盡半條命的一代。
04
一晃之間,70后已走過中年,正在邁向老年。
父母年紀大了,孩子也長大了,可肩上的擔子一點沒輕。我們還是家里的頂梁柱,事業(yè)、家庭、生活,哪一樣都不敢放松。
父母需要照顧和陪伴,孩子成家買房生娃……處處都是責任。
但吃苦長大的70后,再難也不會輕易低頭。我們始終相信:“咬咬牙,堅持一下,總會好的!”
這一代人心里始終亮著一盞燈,相信日子會越來越暖和。
05
有人說70后看起來有點滄桑,但其實,我們比誰都更懂得珍惜。
我們不虛榮、不攀比;經(jīng)歷過風雨,更看得見彩虹;我們有勇氣面對衰老,也有能力接納變化。
我們是在時代浪潮里長大的一代。經(jīng)歷過苦難,更珍惜擁有;見過窘迫,更品得出甘甜。
我們吃過紅薯飯,下田插過秧;坐過綠皮火車,也住進了電梯房……走到今天,最讓我們覺得溫暖的,反而是那些平淡的東西: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問候、安靜的日常、午后的陽光。
回頭一看,人生大半場已經(jīng)走過。所有吃過的苦、嘗到的甜,都是我們這代人與國家一起成長、改變的見證。
70后這一生,苦甜參半,有滋有味——這或許,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