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們的讀者可能知道:基本每個月,我們都會寫一篇關(guān)于太脫拉卡車的文章。作為一家歐洲卡車小廠,太脫拉的產(chǎn)品構(gòu)成實在過于特殊。它有著當今歐卡中獨一無二的機械結(jié)構(gòu):擺動半軸+中央脊管式車架,有著出類拔萃的越野能力。正是因此,太脫拉卡車超半數(shù)訂單都來自軍隊、警察等特種部門,這些部門的用車需求也是頗具趣味。
進入秋日的九月,每月一度的太脫拉時刻再度來臨。今天,我們文章的主角來自捷克布拉格警察部門,基于太脫拉第二代Force系列車型打造而成。該車主要部署在群體活動現(xiàn)場,通過水炮驅(qū)趕人群、通過車前破障鏟清除道路障礙物,以此盡快恢復社會秩序,因而被叫做“防暴水炮車“。
在太脫拉的產(chǎn)品線中,F(xiàn)orce系列車型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硬核車型。這款車型代號為T815-7,首臺原型車于2004年的Eurosatory防務展上亮相,隨后于2008年量產(chǎn)投入使用。這款車型天生針對于軍事領(lǐng)域打造,相較于此前的太脫拉軍卡產(chǎn)品而言,F(xiàn)orce系列采用了特殊的半埋式發(fā)動機結(jié)構(gòu)。這不僅能為發(fā)動機帶來更好的保護,同時也有助于降低車身高度,從而可通過C-130這種戰(zhàn)術(shù)運輸機空運。
發(fā)展至今,太脫拉Force系列已演變至第三代車型。針對消防、警察等民用特種部門的使用需求,第三代太脫拉Force的軍事屬性被減少,各類配置變得更加常規(guī)。不過,今天文中這臺防暴水炮車仍是基于第二代Force系列打造,從外觀上便可見其濃厚的軍事屬性。
為什么這么說?很簡單,那就是:第二代太脫拉Force有著方方正正的車身輪廓,與民用卡車的流線型、低風阻截然不同。這種設計能在有限的外廓限制下最大化空間利用率,為駕駛室、車載設備預留更多空間。同時,這種駕駛室的框架設計更簡單、能用更堅固的材料,還能更方便的兼容防彈材料,滿足更高級別的防護需求。
并且,第二代太脫拉Force還采用了雙前風擋設計,由兩塊對稱的玻璃“拼接“成一塊大風擋。這種設計的好處在于:玻璃之間相互獨立,受損的玻璃不會影響至另一塊。例如副駕玻璃碎了,主駕玻璃并不會受到影響。主副駕駛玻璃的尺寸一致,備件可進行互換。除此之外,兩塊玻璃中間設計有中央立柱支撐,耐沖擊能力更強,且能配合加厚防彈玻璃使用,也是軍用卡車的特色之一。
在示威活動中,人群可能會向防暴水炮車投擲石塊等物體,試圖阻止車輛前進。為了減少投擲武器帶來的影響,這臺太脫拉Force在前風擋、側(cè)窗外側(cè)均配備了防護網(wǎng),并且車頂探照燈等配置也用防護網(wǎng)進行保護,保證車輛在高威脅情況下的正常使用。
并且,示威人群還可能會在道路上設置障礙物,進一步阻止防爆車輛部署。針對于此,這臺太脫拉Force在保險杠外側(cè)配備了破障鏟,它采用液壓控制升降,可將道路上的障礙物推開,從而清潔出一條通暢的道路。
在車身形式上,防暴水炮車其實更像是一臺消防車。為了驅(qū)散人群,防暴水炮車會在車身四處安裝高壓力水炮,通過強勁的水流沖散人群。這種非傷害性驅(qū)散手段的成本極低,同時不會導致沖突升級,效費比很高。針對車前人群,這臺太脫拉Force在保險杠上配備了水炮,并匹配探照燈及攝像頭,供車內(nèi)人員遙控操作。
車頂安裝有兩臺水炮,一臺位于車身前方,一臺位于車身后方,主要用于車輛前半球及后半球區(qū)域的人群驅(qū)散。同時,車輛還配備了定向聲波系統(tǒng),能夠以極高的分貝向人群廣播提示音或是噪音,起到輔助驅(qū)散的作用。
車身內(nèi)部設計有三根可升降桅桿,分別安裝了定向聲波系統(tǒng)、云臺攝像頭系統(tǒng)、探照燈光系統(tǒng),升起后可提供更大的工作范圍,收起時便于車輛機動,均可通過車內(nèi)控制面板進行操作。
這臺太脫拉Force防暴水炮車的車身結(jié)構(gòu)主打一個緊湊。除去雙排座駕駛室外,車身其他部分基本都為水炮系統(tǒng)服務。車身中部是一個工具艙,放置了滅火器等實用設備。向后是大尺寸的水箱,容積達到400升。最后則是車輛的水泵房,可將水以極高的壓力泵出。為了驅(qū)動水泵,車輛甚至還配備了一套獨立的發(fā)動機,這樣就能做到邊行駛邊噴水,可謂武裝到牙齒。
后置的發(fā)動機和水泵以極為緊湊的形式集成于車尾,這種設計的好處在于:車尾多面可開,發(fā)動機和水泵維護更加方便。并且這里離駕駛艙更遠,意味著發(fā)動機及水泵的高功率運行噪聲更遠,使車內(nèi)更靜謐、更便于交流。
同其他太脫拉卡車一樣,這臺Force防暴水炮車也采用了精髓的中央脊管式車架顧名思義:中央脊管式車架形如圓柱,正如車輛的“脊梁”一般,支撐起其龐大的身軀。它將差速器、傳動軸等部件包裹于其中,提升了耐磕碰效果,還可避免外界污水、泥沙侵襲。并且,中央脊管式車架的堅固性較為優(yōu)秀,為各類重型上裝的搭載帶來了便利,是重載、高強度使用的不二選擇。
與中央脊管式車架搭配,這臺太脫拉Force防暴水炮車還采用了擺動半軸+獨立懸掛結(jié)構(gòu)。其差速器縱向布置于中央傳動軸之上,并分出兩根傳動軸,將動力傳導至左右車輪。這種結(jié)構(gòu)的好處在于:車輪動力傳導直接可靠,并且能夠使左右半軸獨立跳動,提升了懸掛行程,使輪胎能夠時刻貼地、輸出牽引力,從而增強越野性能。
防暴水炮車一般用于城市環(huán)境,這對車輛的機動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畢竟誰能避免窄路存在呢?針對于此,這臺太脫拉Force防暴水炮車采用了4×4全輪驅(qū)動+全輪轉(zhuǎn)向,可最大程度縮減轉(zhuǎn)彎半徑。同時,這套全輪轉(zhuǎn)向系統(tǒng)還支持“蟹行”模式,也就是前后橋向同一方向偏轉(zhuǎn),如同螃蟹一樣近似橫向移動,用于更受限的路況之中。
根據(jù)新聞稿來看,這臺太脫拉Force防暴水炮車的動力系統(tǒng)也很有意思。它采用了一臺12.7升的柴油發(fā)動機,輸出380匹馬力,匹配艾里遜自動變速箱。發(fā)動機的型號并不清楚,不過考慮到車輛本身不重,再加水泵驅(qū)動由輔助發(fā)動機實現(xiàn),380匹馬力也是夠用了。
內(nèi)飾方面公開的不多,但我們還是能一窺車內(nèi)的布局。本車采用雙排座駕駛室,前排為兩人座。其中左座為駕駛員,右座配備了多臺面板及操控手柄,用于控制水炮等各類車載設備。
在各類社會沖突、示威活動中,防暴水炮車是不可或缺的特種車輛。它的作用不僅僅是驅(qū)散人群、恢復社會秩序,同時還有盡可能令沖突降溫的意義。作為捷克本土企業(yè),太脫拉卡車受捷克官方部門青睞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車輛本身的強勁性能、與眾不同的屬性取向,也是太脫拉卡車的迷人所在。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還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車內(nèi)容,別忘了關(guān)注我們哦!
文圖:heseaot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