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nèi)容取材于網(wǎng)絡(luò)
有十六個親外甥是什么體驗?
想吃肉得買回家半扇豬,每天光是大米就得吃掉十幾斤。
半夜想吃個夜宵,直接烤了25斤魚。
舅舅每天不是在做飯,就是在做飯的路上。
這樣的生活雖然聽起來很累,但是生活在重慶的龔先生卻能笑著說,這樣的生活很幸福。
甚至不光龔先生喜歡這樣的生活,就連她的妻子也能心甘情愿的照顧這么多外甥。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重慶一棟居民樓的清晨6點,燈剛亮,屋里就傳來此起彼伏的動靜。
有的孩子湊在廚房門口問舅媽“今天有油條嗎”,有的在客廳搭積木搭到一半吵起來,還有的拿著水槍在陽臺滋水玩,這是龔玲軍家暑假的日常。
龔鈴軍一共有16個外甥,但是今年暑假只來了13個。
盡管沒有都來,但是龔玲軍還是不敢小看這些外甥們。
13個外甥加上自己家4口人,17張嘴的吃飯問題,每天都像一場戰(zhàn)役。
可龔玲軍和妻子卻樂在其中,直到暑假結(jié)束,孩子們遞出的一份驚喜,卻讓龔玲軍這個舅舅紅了眼眶。
每天凌晨5點,龔玲軍的妻子李女士就鉆進廚房,煎蛋、熬粥、炸油條,還要熱好6大盒牛奶,擺上20個包子,這是17個人的早餐標配。
“50個雞蛋、30根玉米,冰箱早就塞不下了,”李女士笑著吐槽,可轉(zhuǎn)頭看見孩子們捧著碗狼吞虎咽,又忍不住往他們碗里多夾一根油條。
早餐剛結(jié)束,龔玲軍就得扛著扁擔(dān)去菜市場。
不是買一點,是一挑子一挑子地搬:200個餃子的餡料得買夠,孩子們愛吃肉,一次就得拎半扇豬回家。
西瓜論箱買,一次240斤,生怕不夠分,就連飲料,也是150瓶起購,可即便這樣,三天就被孩子們喝光,外甥們還嚷嚷著想要換個口味。
有次他扛著200斤豬肉、50斤辣椒和60斤茄子回家,給賣肉的伙計都看愣了:“這是給整個小區(qū)買的?”
龔玲軍笑著擺手:“家里孩子多,得備足?!?/p>
到了午飯時間,更是壯觀。
12道菜擺滿大桌,光洗菜就花1個小時,花費大幾百。
孩子們分兩桌坐,有的搶紅燒肉,有的往碗里扒米飯,龔玲軍端著湯剛上桌,就被幾個小外甥圍著要“再來一勺”。
他擦著額頭的汗,聽見孩子說“舅舅做的最好吃”,臉上的笑就藏不住,累是真的,但這份滿足,比啥都強。
其實龔玲軍家的孩子不止這13個。
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有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大姐家2個、二姐家4個、三姐家6個、五妹家3個,加上自己的2個和大姐家1個重外甥,湊成了“18神獸天團”。
每年寒暑假,姐妹們都會把孩子送到他家,這一送就是五年。
今年6月30日暑假第一天,一半外甥就拎著大包小包來了,第二天大部隊到齊,家里瞬間從安靜變熱鬧,龔玲軍卻一點不煩:“孩子們愿意來,就是把我當(dāng)自己人?!?/strong>
龔玲軍對孩子們的好,遠不止管飽。
他知道孩子們不愛喝水,就成箱買飲料,怕孩子們悶,每天飯后都分三組安排活動:一組去小區(qū)學(xué)游泳,一組去籃球場打球,一組在家玩桌游,光來回接送就得3個小時。
有次帶孩子們?nèi)ヂ稜I,進超市前讓每個孩子挑幾十塊錢零食,最后一算,居然過了千。
路過果園時,他大手一揮:“你們負責(zé)摘,舅舅結(jié)賬!”
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細心。
準備野餐前,他會挨個問孩子:“有沒有過敏的東西?”“誰不吃辣?”“要不要額外加份雞腿?”
就連洗澡,都得按4組分好,每組4個孩子,8壺?zé)崴?6條干凈毛巾備著,浴室地板每天拖三遍,洗衣機得連續(xù)轉(zhuǎn)5小時才停。
有次到了晚上11點,還有12個孩子沒洗澡,龔玲軍估摸著得忙到兩三點,可他沒抱怨,只是輕輕幫洗完的孩子掖好被角。
暑假里,他還帶外甥們?nèi)V東玩了7天。
這趟旅行,花光了他三個月工資:酒店一天1000元,外賣和飲料一天800元,地鐵費一天200多,光奶茶就點了400塊的。
可他一點不心疼:“孩子們難得出來玩,得讓他們開心。”
舅媽李女士也沒閑著。
孩子們寫作業(yè)時,她在旁邊輔導(dǎo);衣服臟了,她一鍋鍋洗,有孩子鬧矛盾,她第一時間調(diào)解。
網(wǎng)友都說“最敬佩舅媽”,可李女士總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孩子們聽話,再累也值?!?/p>
姐妹們也沒讓他們夫妻倆獨自扛:住得近的二姑姐常送十幾箱水果,還教大外甥學(xué)開車。
其他姐姐也會定期給生活費,偶爾來幫忙做飯,這份親情,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家人的互相幫襯。
龔玲軍還想了個辦法鍛煉孩子:帶他們?nèi)[攤賣水果。
第一次開攤,孩子們還很害羞,他就教他們怎么吆喝,怎么算錢。
沒過多久,就賣出第一袋土豆,賺了32元。
孩子們拿著錢歡呼,龔玲軍看著他們的笑臉,心里比自己賺錢還高興:“讓他們知道靠勞動能收獲,比啥都重要?!?/strong>
孩子們雖然小,卻把舅舅舅媽的好都記在了心里。
有天舅媽下班回家,剛開門就被一群孩子圍住:先是一捧鮮花遞到面前,接著一個盒子打開,里面是塊金手表。
這是孩子們湊錢買的,大的出壓歲錢,小的出零花錢,就想給舅媽一個驚喜。
李女士拿著手表,眼眶一下子就紅了:“沒想到孩子們這么有心?!?/p>
更讓人感動的,是暑假結(jié)束前孩子們的禮物。
那天龔玲軍問孩子們:“你們走之前想買點啥?”沒想到幾個孩子獅子大開口:“要手機!”“要電腦!”龔玲軍嚇了一跳,趕緊跑路。
還是舅媽打圓場,帶著孩子們?nèi)コ匈I零食,其實這是孩子們的計劃,就想先逗逗舅舅。
買完零食,龔玲軍說累了,問誰能幫忙開車。
大外甥女順勢接下,卻沒開回家,反而往汽車店走。
龔玲軍一看就慌了:“買不起買不起,咱們回家?!?/p>
可孩子們推著他就往店里進,還拉著他去試駕。
試駕完,他尷尬地跟銷售說:“以后再買,現(xiàn)在沒預(yù)算?!?/p>
就在這時,一個外甥突然把錢袋往地上一倒,里面全是零錢,一元的硬幣、皺巴巴的紙幣,散了一地。
“這是我們攢的錢,夠首付!”孩子們的聲音齊刷刷響起。
龔玲軍愣住了,蹲下來看著那些零錢,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
他后來才知道,孩子們早就發(fā)現(xiàn)他的舊車不夠用:裝不下16個孩子,每次出門得租車,平時運貨也靠那輛車,他起早貪黑的樣子,孩子們都看在眼里。
所以他們偷偷攢錢,就是想給舅舅換輛新車。
最后,孩子們數(shù)了數(shù),這些錢一共9800元,付了首付。
龔玲軍開著新車回家時,手還在抖:“這是我這輩子收到最好的禮物,比任何貴重東西都珍貴?!?/p>
龔玲軍把這段經(jīng)歷發(fā)到社交媒體上,一下子就火了。
網(wǎng)友們紛紛評論:“這舅舅沒白疼!”“16個外甥湊錢買車,也太暖了!”
還有人開玩笑:“這哪是走親戚,分明是開暑期托管班,比幼兒園還熱鬧!”
8月8日那天,龔玲軍還收到了另一個好消息:家里添了新成員,他升級成了舅老爺。
他帶著孩子們一路狂奔去看新成員,臉上的笑比誰都燦爛。
這個暑假,他收獲了新車,收獲了舅老爺?shù)纳矸?,更收獲了孩子們滿滿的愛。
有人問龔玲軍,這么累值得嗎?
他指著手機里孩子們的照片說:“你看他們笑得多開心,等他們長大了有自己的家,相聚的時間就少了,所以趁現(xiàn)在能聚,就好好聚,別讓親情淡了。”
是啊,最好的親情,從來都不是轟轟烈烈,它就藏在日常的生活和表現(xiàn)中。
對于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參考信息:
極目新聞:《10多個外甥攢下9800元錢為舅舅買新車,舅舅:這些外甥沒白疼!》2025-08-29
紅星新聞:《10多個外甥攢下9800元錢為舅舅買新車,舅舅:這些外甥沒白疼》2025-08-29
喜歡本期節(jié)目,請您點擊“關(guān)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zé)聲明]文章內(nèi)容、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此文旨在倡導(dǎo)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dǎo)。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