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九三閱兵已圓滿結束,其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一句話,無疑是在介紹東風-5C時的一句打擊范圍覆蓋全球。這句話,不光是中國人口口相傳,成為今天的熱梗,更讓美歐聽在心里。于是在閱兵結束之后,美歐紛紛一改常態(tài),直接改口正視對華態(tài)度,而日本聽到這一切無疑是有種天塌了的感覺。
反倒是緊急加派人手訪華的韓國,成為此行外賓中,最大的贏家之一,而且是名副其實的雙贏。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李在明做出了怎樣的明智之選?
在閱兵結束之后,已經(jīng)許久未曾露面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倒是第一時間送上祝福:祝賀中國人民在今天度過一個圓滿的慶祝日。盡管在此之外,還不忘各種顛倒黑白一番以及刷一下美國的存在感,但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事兒似乎在中美之間也就平緩度過。
歐洲方面的態(tài)度也很有意思,之前打著中國“援俄”旗號,表示將集體缺席九三閱兵儀式,整個歐盟也只有斯洛伐斯克總理菲佐出席。菲佐還對歐盟的集體避席表示不解,認為這是奉行歷史虛無主義的做法,發(fā)表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歐洲的不滿。
盡管歐洲在官方層面未對此表態(tài),但民間輿論卻炒作一團,那套“中國威脅論”依舊是甚囂塵上??珊芸?,歐洲人就明白了什么是正確的選擇。
中國用了極短的時間,向世界展現(xiàn)出強大的新質戰(zhàn)斗力與超強的軍工實力,有些領域已經(jīng)明顯對美軍實現(xiàn)彎道超車,而有些則平分秋色,更重要的是,北約很清楚的知道這絕非中國真正的實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一方面,按照中國的作風來看,能夠展示出的裝備,都是軍隊必須擁有的剛需,是應對外部挑戰(zhàn)時所應當展現(xiàn)出的實力,而非中國走在最前沿的技術水平,所謂“裝備一代、生產一代、研發(fā)一代”并非是句玩笑話。另一方面,已經(jīng)是實際的跡象表明中方并沒有掏出家底,比如各類新一代戰(zhàn)機頻繁被民眾拍下,但卻缺席閱兵儀式,就是在留有一道底牌。
同時,中方展現(xiàn)出強大的戰(zhàn)略打擊能力,向世界證明在核威懾這一塊,中國在技術上不遜色于任何國家,而在綜合能力方面也遠遠高于英法兩國。
歐洲人對待中國時應該拿出怎樣的態(tài)度,其實已經(jīng)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但歐洲若不愿意承認這一事實,就只能將敘事系統(tǒng)重新引回歷史結構中。
其中,也不忘夾帶私貨,在歐洲版本的認真對待歷史中,依舊是過分強調美英同盟軍的功績,而刻意淡化蘇聯(lián)紅軍與中國軍隊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的突出貢獻。
面對美日改口這一現(xiàn)狀,花了大價錢游說各國的日本政府,估計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反倒是韓國借助閱兵平臺,實現(xiàn)了“雙贏”。在得知朝方確定訪華之后,韓國立馬加派人手,讓國內3號人物議長禹元植緊急敲定訪華之行,并在宴會上,也如愿以償與朝方握手示意。
盡管朝韓關系尚未作出實質性進展,但卻是近期想要緩和關系的一大步。另一方面,韓國提升對華訪問的等級,也有效升溫兩國關系的進展。這對于韓國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雙贏”呢?
一場閱兵,便足以看出各方態(tài)度與行動力度,誰技高一籌,似乎也不言而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