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疑惑,為何有人“狂吃不胖”,有人卻“喝涼水都長肉”?社交平臺流行的“嚼蘇打餅干測體質(zhì)”說法稱,15秒內(nèi)嚼出甜味是易瘦體質(zhì),30秒以上則是易胖體質(zhì)。這一說法源于2016年《基因重啟》一書,雖未被充分驗證,卻有一定科學(xué)依據(jù) 。
蘇打餅干主要成分是淀粉,咀嚼時唾液淀粉酶會將其分解為糖。人體唾液淀粉酶編碼基因AMY1拷貝數(shù)不同,分解能力就不同:拷貝數(shù)多,易嚼出甜味,肥胖風(fēng)險低;拷貝數(shù)少,難嘗出甜味,肥胖風(fēng)險更高,且胰島素抵抗水平可能更高,而胰島素抵抗是肥胖等問題的病理基礎(chǔ)。
不過,“易胖/易瘦體質(zhì)”并非醫(yī)學(xué)明確概念,胖瘦受多種因素影響。基因?qū)用妫d脂蛋白基因APOA2等會影響人對食物的偏好,還有基因關(guān)聯(lián)食欲、熱量燃燒等能力;腸道微生物也很關(guān)鍵,瘦者腸道微生物種類更豐富,胖者則較單一。 雖先天條件難改,但可通過后天努力控制體重:多吃含多種纖維的蔬果、豆類等,維持腸道微生物多樣;少吃精制主食和甜品,增加粗糧比例;細(xì)嚼慢咽,吃七分飽,不刻意跳過某餐;若有胰島素抵抗趨向,可通過健康飲食、運動和作息逆轉(zhuǎ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