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拒關稅“大禮”?印度妥協(xié)了?
據(jù)彭博新聞社網(wǎng)站9月1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在美國針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對其實施50%關稅作為懲罰后,印度已主動提出降低其關稅稅率。
9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稱,印度已主動提出“將關稅降至零”,但被他拒絕,并稱“為時已晚”。然而,印度官方未公開證實此提議,且白宮也未明確是否重啟談判。
特朗普關稅大棒的雙重邏輯
首先是懲罰印度,最近莫迪的外交策略很顯然是惹怒了特朗普,莫迪頻繁與中俄以及金磚國家互動,又一直公開表態(tài)不會向美國關稅政策妥協(xié)。而印度是美國“印太戰(zhàn)略”的關鍵伙伴,但現(xiàn)在伙伴“不聽話”了,特朗普真的怒了,所以拒絕印度的”主動妥協(xié)“。
根據(jù)特朗普以往的套路來說,這同時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迫使印度做出更大讓步,不僅僅是在關稅上,比如,在國防采購上購買F-35戰(zhàn)機、能源進口方面替換掉俄羅斯石油、數(shù)據(jù)本地化等結構性議題上妥協(xié)。根據(jù)參考消息網(wǎng)9月2日的報道,路透社9月2日報道,印度商業(yè)和工業(yè)部長皮尤什·戈亞爾2日稱,印度正與美國就一項雙邊貿易協(xié)定展開談判,證明美國并未完全切斷與印度的貿易談判,其實美國是想談的,這篇拒絕印度的推文本質是向印度施壓。
敲山震虎拒印度,到底想嚇住誰?
特朗普公開拒絕印度提出“將關稅降至零”這個信息的時間點很是特殊,此時正值莫迪來華參加上合組織天津峰會。特朗普這個操作有三個意圖:
首先是破壞中印靠近的勢頭。莫迪這次是時隔七年訪華,旨在緩和邊境爭端、擴大經(jīng)濟合作,意義重大!中印的靠近,很大可能會造成美國對華策略的失靈,同時若中國擴大與印度合作,中國市場替代美國,也會造成美國損失。特朗普此時渲染印度“主動示好”,就是暗示莫迪政府“腳踏兩條船”,從而挑撥中印乃至中俄的信任。
其次是警告印度。美國恐怕是收到了風聲,知道上合峰會期間中印、俄印有可能達成重要合作。于是干脆來個下馬威,明確告訴印度:再靠近中俄,經(jīng)濟制裁等著你。
最后是警示其他國家。特朗普也是在“殺雞儆猴”,借此警告其他新興國家,尤其是參與上合峰會的成員國,誰敢不按美國的規(guī)矩來,誰就會成為下一個被打擊的對象。
可惜打錯了牌…
這場博弈,看似美國握有主動權,但實際上,印度和其他金磚國家越來越表現(xiàn)出戰(zhàn)略自主性。特朗普在推特上隨口爆料、公開施壓的做法,反而可能進一步消耗美國與盟友之間的信任。
根本問題在于,美國還想維持“一家獨大”,而印度這類國家卻不愿再乖乖聽話,而是要自己掌控發(fā)展節(jié)奏、爭取國際話語權。如果美國繼續(xù)堅持單邊施壓,只會把印度越推越遠,尤其是莫迪政府正在持續(xù)推進“向東看”戰(zhàn)略。
一邊是上合天津峰會熱鬧登場、多方共謀合作,一邊是華盛頓單人推特發(fā)帖、強硬喊話。東方與西方的兩種姿態(tài),恰恰說明,“印太”地區(qū)的權力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