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貴兩次回家,兩次把田家屯攪得天翻地覆。第一次,他帶回一身破棉襖和滿身硝煙味,父親心疼得燉雞煮兔;第二次,他帶回更濃重的火藥味,差點把整個家炸平。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保長,覺得這人貪財又怕死,專給鬼子跑腿??傻瓤吹襟H老二叛變那一幕,再回頭琢磨保長的一舉一動,才發(fā)現(xiàn)事情沒那么簡單。
第一次回家,田小貴把護院和槍全拉走,保長立刻嗅出味兒不對。換作別的狗腿子,當場就能把人綁了送憲兵隊換賞金。可保長只敲了田老伯幾根金條,嘴上說“年輕人出去闖闖也好”,實則把風聲壓了下來。那幾根金條買下的,不只是保長一時的沉默,更是田小貴一條活路。
第二次回家,風聲更緊。保長天天在田家門口晃,用鐵鍬往玉米桿里亂戳,嘴里喊著“皇軍要抓抗聯(lián)”。表面看是逼命,其實是敲警鐘:家里藏不住了。田老頭要是沒被他這一鬧嚇住,肯定還會讓兒子多待幾天;多待一天,就多一分被鄰居發(fā)現(xiàn)、被眼線盯上的風險。保長把動靜鬧得越大,田小貴藏得越深,逃得越早。
最狠的那一步,是保長領(lǐng)著鬼子抄家。院子被翻了個底朝天,鍋碗瓢盆碎了一地,可田小貴本人卻提前跑了。抄家的動靜像一記悶雷,把田小貴徹底震醒:再不走,就是給全家招災(zāi)。于是,他連夜背起包袱,揣著父親塞給他的最后一卷銀元,再次沖進黑夜。
相比之下,驢老二被鬼子鋸?fù)染凸蛄?,把情報一股腦倒出來。保長貪歸貪,卻始終沒有把田小貴的底牌一次性掀給日本人。他拿捏的分寸,讓田小貴一次次踩在線上,又次次躲過真正的殺機。保長不是好人,卻也壞得不夠徹底;他的貪婪和畏懼,在陰差陽錯間給田小貴留出了逃生的縫隙。
戰(zhàn)爭把人逼到墻角,每個人都在天平上找平衡。保長的平衡點是金條和活命,田小貴的平衡點是家國與親情。天平晃動之間,有人成了英雄,有人成了狗腿子,也有人像保長這樣,夾在灰色地帶,用笨拙的方式給黑暗撕開一條縫。歷史不是非黑即白的劇本,它是一團亂麻,越拉扯,越能看到人性的復(fù)雜與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