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姚赟
位于新疆吐魯番市的坎兒井,不僅是傳承千年的獨特水利設施,更是珍貴的歷史見證。2006年,坎兒井被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布特坎兒井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開挖于1630年,目前仍是當地的灌溉主渠,全長約5200米,有182個豎井。
近年來,吐魯番市檢察機關充分發(fā)揮檢察職能,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為坎兒井的保護工作貢獻了重要力量。8月12日,極目新聞記者跟隨最高人民檢察院采訪團來到吐魯番市高昌區(qū),實地探訪坎兒井保護成效。
吐魯番市高昌區(qū)檢察院(以下簡稱高昌區(qū)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張偉介紹,以坎兒井豎井口為中心向左右平行延伸30米為保護范圍。2023年,高昌區(qū)檢察院對布特坎兒井進行摸排發(fā)現,部分坎兒井存在井口裸露坍塌、井周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
“坎兒井與百姓生活區(qū)緊密相連,有村民在坎兒井上取土,還有村民將葡萄枝、生活垃圾等丟棄在井邊?!睆垈シQ,由于坎兒井豎井較深,部分井口年久失修,也存在安全隱患。
整改前,坎兒井附近遍布各種垃圾
整改后,坎兒井附近看不見垃圾,洞口也進行了修復處理
針對這些問題,2023年4月7日,高昌區(qū)檢察院分別向區(qū)文旅局、水利局、恰特卡勒鄉(xiāng)政府制發(fā)檢察建議,建議在保護范圍內設立標識標志、開展加固維修、清淤疏通、監(jiān)管周邊污染源等,并督促整改。
此后,當地有關部門在坎兒井區(qū)域內設立了文物保護標志及暗渠走向標識,讓游客和當地居民更清楚坎兒井的歷史價值和保護范圍;對11個裸露、坍塌已分辨不清的豎井口重新堆土修復,對井口進行加蓋加厚處理;此外,當地政府還清理各類垃圾20余噸,并設置垃圾收集點,對隨意傾倒、丟棄垃圾的行為開展整治。
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坎兒井周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得到了極大改善,曾經存在諸多問題的坎兒井如今已大變樣。
對于坎兒井的保護,檢察機關的工作遠不止于此。2024年3月,吐魯番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吐魯番市檢察院)與文物、水利部門召開聯席會,簽訂《關于開展坎兒井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jiān)督活動的協作意見》,協同開展坎兒井保護工作。
吐魯番市檢察院以此案為樣本,在全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專項監(jiān)督,截至2024年12月,吐魯番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坎兒井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7件。并就辦案中發(fā)現的坎兒井保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向市人大建議推動修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坎兒井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2025年,《條例》修訂已納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大立法計劃。
張偉表示:“坎兒井是吐魯番獨特的水利設施和歷史見證,保護意義重大。未來,檢察機關還將發(fā)揮公益訴訟職能,與相關部門協作,持續(xù)加強保護,傳承這一文化遺產,造福百姓?!?/p>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