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拒金:清白家風傳千古
東漢時期,弘農(nóng)華陰有一位聲名遠揚的人物,名叫楊震。他自幼勤奮好學,對知識的渴望如同海綿吸水一般,博覽群書,憑借著深厚的學識與高尚的品德,被世人贊譽為“關(guān)西孔子”。楊震的一生,宛如一首清正廉潔的贊歌,尤其是他那 “四知拒金” 的故事,更是成為了廉潔家風傳承的典范,流傳千古。
楊震在步入仕途后,曾擔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等要職。在前往東萊郡赴任的途中,他路過昌邑縣。此時的昌邑縣令,正是楊震曾經(jīng)舉薦過的秀才王密。王密對楊震的知遇之恩銘記于心,聽聞楊震路過,便決定在深夜前去拜訪,以表感激之情。
夜深人靜之時,王密懷揣著十斤金子,悄悄來到了楊震的住處。見到楊震后,他急忙將金子奉上,言辭懇切地說道:“大人,若不是您當年的舉薦,我王密哪有今日。這點薄禮,不成敬意,還望大人收下?!?楊震看著眼前的金子,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嚴肅。他語重心長地對王密說:“王密啊,作為老朋友,我自認為是了解你的,可你為何卻不了解我呢?” 王密以為楊震是在故作客氣,便湊近了些,壓低聲音說:“大人,您放心,現(xiàn)在是深夜,此事不會有任何人知曉?!?楊震聽后,頓時怒目圓睜,大聲呵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說沒人知道!你以為深夜無人,便可行此茍且之事?這等行為,豈是君子所為!” 王密被楊震的一番話嚇得冷汗直冒,他羞愧地低下了頭,默默地收起金子,灰溜溜地離開了。
楊震不僅在面對金錢誘惑時堅守底線,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始終保持著奉公廉潔的作風。他的子孫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也都過著樸素的生活。他們常常以素菜為食,出門也都是選擇步行,從不追求奢華與享受。曾有一些老朋友,看到楊震的子孫生活如此簡樸,便好心地勸他:“楊兄,你也該為子孫們置辦些產(chǎn)業(yè)了,讓他們?nèi)蘸蟮纳钅苓^得好些。” 楊震聽后,微微一笑,堅定地回答道:“讓后代人說他們是清官的子孫,把這個‘產(chǎn)業(yè)’留給他們,不也是很豐厚的嗎?”
楊震的“四知” 精神,如同一座明亮的燈塔,照亮了楊氏家族后人前行的道路。楊氏后人將 “四知堂” 作為家族的榮耀標志,時刻以楊震為榜樣,傳承著清正廉潔的家風。在這個家族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堅守著廉潔的底線,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搖。他們深知,只有保持廉潔的品質(zhì),才能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才能讓家族的聲譽源遠流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