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明日鬼節(jié)!不論多忙,建議“1要躲,2要吃,3注意”,別大意了
“點一盞心燈,照亮天堂的路,讓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送上對故人的緬懷之情。”
中元節(jié)是我國四大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之一,其它三個也很出名,分別是除夕、清明節(jié)和寒衣節(jié)。
中元節(jié)民俗中稱為是鬼節(jié),七月半,七月望,佛教則稱為是盂蘭盆節(jié)。主要的習俗有祭祖掃墓、祭祀土地、放河燈、燒紙錢等。
有人可能會說,燒紙錢是迷信行為,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連燒紙都被看作是迷信的話,那么過生日吹蠟燭不也是迷信了嗎?還有那些公司里擺關公的不也是迷信嗎?
我們要知道,我們上墳掃墓,燒紙燒的可不是普通的紙,而是對逝去親人的思念。能夠?qū)χ粔K蛋糕都能許愿的人,憑什么去嘲笑別人的信仰呢?
紙錢的火焰不會憑空燃燒,就像思念不會無端產(chǎn)生。它可以是老照片里的笑容、熟悉的飯菜香、一起聽過的歌,或是某個場景突然勾起的回憶。這些具體的“印記”,就是我們心中“燃燒的火焰”,證明那些人、那些時光從未真正消失,而是以記憶的形式,在我們的生命里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按照傳統(tǒng),中元節(jié)前后,人們會擺上供品,祭拜祖先,表達對逝者的思念和緬懷。也有的人家會在家門口焚香祭拜,祈求土地公保佑五谷豐登。還有的人家會去放河燈,寓意驅(qū)散厄運,祈福自己和家人幸福安康。
清明節(jié)的時候,我們回到老家上墳掃墓,是我們?nèi)タ垂嗜耍性?jié)的時候是故人來看我們,我們只需要點一盞心燈就可以了!
明日鬼節(jié)!老輩人提醒,不論多忙,建議“1要躲,2要吃,3注意”,可別大意了!都是指什么呢?下面具體來看!
一、“1要躲”
這句說的“躲”和“躲春”“躲端午”不一樣,不是指生肖,而是“躲避寒涼”。
中元節(jié)距離白露節(jié)氣非常近,這個時候通常不會再刮夏天的季風了,而是逐漸轉(zhuǎn)為冬天季風,溫度下降速度加快,晝夜溫差加大。
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應隨外界氣溫冷暖及時增減衣服,夜晚睡覺要蓋好被子。還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防止腹部著涼而瀉肚。
我們要“躲”的是,白露之后,不貪食生冷、瓜果,或者晚上不蓋被子、被子過薄
而使脾胃受損,造成急性腹瀉。
總之,中元節(jié)之后,天氣越來越?jīng)隽?,晝夜溫差,要躲避寒涼侵入我們的身體!
二、“2要吃”
1、吃鴨肉
中元節(jié)這天吃鴨肉,其實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習俗,我們既然想過這個節(jié)日,早做就行,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
老輩人認為,中元節(jié)要“祭祀祖先、緬懷親人”,而“鴨”和“壓”諧音,吃鴨肉有“壓住不好的東西、護佑家人平安”的美好想法。因為,舊時的交通可沒有我們現(xiàn)在這么便利,尤其是去墳地的道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
人們會把鴨肉做成祭品,儀式后全家分食,既表達了對先人的心意,也讓全家人借著美食團圓,慢慢就成了節(jié)日里的習慣。
所以,中元節(jié)這天,我們別忘了吃點鴨肉,圖個安心和吉利。
2、吃扁食
有人可能會在想,什么是扁食呢?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餛飩或餃子。
在舊時,一些地區(qū)的人們,會在中元節(jié)當天吃餃子或餛飩,象征趕走霉運,迎來好運。
中元節(jié)除了吃上面這兩種寓意美好的食物之外,還有“三不吃”的說法,即不吃梨,象征分離;不吃牛肉,古代牛是田間的主要勞動力,不吃牛肉就是尊重勞動力;部分地區(qū)不吃雞,有避免破壞陰陽平衡的講法。
三、“3注意”
1、要注意遠離水
水邊給人的印象里,似乎天生帶著一種“距離感”。不管是河邊還是湖邊,總比別處更陰涼些,尤其到了夜晚,月光灑在水面上,加上周遭的寂靜,容易讓人心里泛起一絲莫名的敬畏。
身邊的老人們總是說,“中元節(jié)別靠近水”,可不是隨口說說,是基于現(xiàn)實的貼心提醒。
因為,中元節(jié)通常在白露節(jié)氣前后,就像今年中元節(jié)的第二天就是白露節(jié)氣的交節(jié)時間。這個時候,天氣雖然一天比一天涼了,但還沒完全出汛期,南北方也可能遇上突如其來的暴雨。
這樣一來,河水的水位會地漲起來,原本平靜的河面可能變得湍急。而且河邊的地面被雨水泡透后,又濕又滑,走路時稍不注意就容易打滑,一旦摔進河里,湍急的水流可能會讓你來不及反應,比較危險。并且,水邊的溫度更低,更顯寒涼,晚上沒啥事就不要去河邊溜達了,以免被寒氣侵入身體,引發(fā)不適。
中元節(jié)是緬懷先人的大日子,大家忙著準備祭祀、回憶親人,難免會因為情緒投入而感到身心疲憊,精神也容易不集中、恍恍惚惚。這種狀態(tài)下靠近水邊,很可能沒留意到腳下的坑洼或濕滑路面,意外也就更容易找上門。
總之,老人們說,“中元節(jié)遠離水”的叮囑,不是什么迷信說法,而是結(jié)合了季節(jié)特點、人情狀態(tài)的實在提醒。
2、注意燒完紙后不在外閑逛
老輩人總提醒“燒完紙后,別在外逗留,趕緊回家”。因為,根據(jù)舊時傳統(tǒng)里的說法,燒紙是緬懷先人的特殊儀式,身上難免會沾有紙張燃燒后的氣息。不少人對這種氣味比較在意,容易讓對方覺得你不懂忌諱、不尊重人。
另外,燒紙大多在晚上進行,光線差,路上可能有坑洼、障礙物,還可能會因為突然跑出來小動物給給你嚇一跳。
所以,盡早回家,既能避開這些風險,不讓家人擔心,還不影響其他人祭祀。
3、不去晦氣人少的地方
中元節(jié)這天,老輩人常說要避開晦氣、注意健康,下面這兩種地區(qū),要注意少去或者不去。
第一種,就是別去陰暗潮濕的角落,比如像墻根下、老房子背陰處等。因為,白露時節(jié)快到了,早晚涼、白天熱,這種地方特別容易滋生細菌和蚊蟲,不小心就可能被叮咬或接觸病菌,還容易沾到潮氣,對身體不好。
第二種,別去荒郊野外人少的地方。一來中元節(jié)是祭祀的日子,去這類地方不符合傳統(tǒng)講究;二來野外環(huán)境復雜,加上夜間光線差,容易遇到意外,不是很安全。
簡單說,中元節(jié)這天就往亮堂、人多、干凈的地方去,既安心又踏實!
最后,問大家一下,你那邊過中元節(jié)嗎?這天主要吃什么,有哪些習俗活動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