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間來到了農(nóng)歷的七月十五,在民間對于七月十五吃非常重視的。記得小時候,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到了這一日老媽也總會做上好吃的,爺爺帶上老爸和弟弟去祭祖。這樣的習俗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一代一代傳承至今。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七月十五,俗稱“鬼節(jié)”、七月半、中元節(jié)等等,與清明節(jié)和寒衣節(jié)并稱為三大祭祖節(jié)日。
在歷史的習俗中,民間從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一起就有開啟鬼門的儀式,直到七月底關(guān)閉鬼門止,各地都有著不同的習俗和飲食文化,以祈福求平安,這樣神秘的七月算是平安度過。后日中元節(jié)了,我們有錢沒錢記得“吃3樣、做2事、忌1事”祈福驅(qū)邪保平安,傳承老傳統(tǒng)!
一:吃餃子
在農(nóng)歷的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有南方吃扁食,北方吃餃子的傳統(tǒng)習俗,民間認為吃扁食和吃餃子有驅(qū)邪避兇迎福氣的寓意,明日中元節(jié)記得吃!
推薦【驢肉餃子】食材:面粉600克,水300克,驢肉500克,芹菜2棵,蔥1棵,姜末適量,花椒水1碗,鹽適量,生抽1勺,味精少許,花生油2勺。
1,剁好驢肉餡放入盆中,加入蔥姜水、生抽、老抽、鹽、雞精,用手打餡,直到餡料有彈性不沾盆,最后加入花生油拌勻,加入芹菜末拌勻,餡料即成。
2,面粉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靜置一會揉勻,揪成小劑子,搟成薄皮包入餡料兩手捏緊,餃子就包好了,煮熟撈出即成。
二:吃餃餅
在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很多地方有吃餃餅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說餃餅是濟公發(fā)明的,有祈福從善、勤儉節(jié)約的美好寓意。
推薦【餃餅】食材:面皮適量,韭菜少許,雞蛋3個,紅薯粉條適量,蠔油少許,鹽少許,蔥末,姜末,花生油適量
1,面粉中加入淡鹽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分成小劑子搟成薄薄的皮,和餃子皮的厚薄一樣即可,放到篦子上蒸熟稱為面皮。
2,韭菜切碎放入盆中,加入粉條碎、雞蛋碎、鹽拌勻,稱為餡料,用面皮包裹稱一個卷,用面糊封口,放入八成熱的油中炸制金黃,撈出即成。
三:吃鴨子
在七月十五吃鴨子,有一個民間傳說:傳說鬼魂在這一天會還家探親,而鴨子可以幫助它們過奈河,所以民間就有了吃鴨子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老輩仁說:七月十五吃鴨子有辟邪祈福以求平安之意。
推薦【陳皮鴨子】食材:鴨子半只,陳皮10克,紅糖少許,料酒少許,蔥段,姜片,醬油適量,鹽少許,花生油少許。
1,鍋里放入花生油燒熱,倒入焯水的鴨塊,把鴨皮中的油脂給焅出來,炒至鴨皮變黃,這時把陳皮、花椒、八角、蔥姜倒入炒勻,加入適量的醬油上色,倒入料酒烹一下。
2,加入適量的開水,大火燒開,加入少許紅糖和鹽,改成小火慢慢燉大約40分鐘,開大火收汁,就可以出鍋了,點綴香菜即成。
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記得做2件事:
1,祭祖:在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最主要活動是祭祖,民間信仰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所以祭祖,以求先祖賜福保平安!
2,放河燈:農(nóng)歷七月十五,我們本地就有放河燈的傳統(tǒng)習俗,在紙質(zhì)燈上放蠟燭,在中元節(jié)夜里的時候放到江河里,據(jù)說可以普渡鬼魂,祈求平安!這樣的傳統(tǒng)習俗流傳至今。
七月十五忌1件事:
1,忌晚歸: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事傳統(tǒng)中的“鬼節(jié)”,這一日忌晚歸,避免在外逗留太晚,傳統(tǒng)中認為此日陰氣最重,防止有不好的東西存在,影響自身的安全。
峰兒話語:
感謝閱讀我的美食文章,每天都會不斷更新,有食俗文化,民風民俗,飲食文化,美食制作,三餐搭配,探店,面點,烘焙,甜點等等,歡迎大家來訪。喜歡我的各種家常美食請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我在這里等你哦~~圖文原創(chuàng)雪峰兒,盜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