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被他兒子困住活活餓死,諸侯狂喜,他們終于可以松一下繃緊的神經(jīng),喝兩口小酒,在美妻嬌妾的蜂擁下,逛逛花園,唱唱小曲了。被趙武靈王痛擊的匈奴也大大咧咧地重新開始騷擾代郡一帶了。邊關(guān)的趙國百姓不堪遭受無常的被擄掠之苦,紛紛逃往內(nèi)地。
邊關(guān)將帥派了一個又一個,無非就是連吃敗仗,損兵折將,百姓的財物依然被不斷地擄掠一空。這樣過了幾十年之后,趙王決心有所改變,便派能文善武的李牧去獨擔雁門關(guān)一帶的戍邊之責。
李牧這人很怪,他來到代郡后,先是命令士卒,在匈奴人侵犯時不得擅自出戰(zhàn),“有敢捕虜者斬”。他把從市場貿(mào)易中收上來的貨物、稅款盡皆掌握在自己的駐軍公署,用來改善士卒的伙食。同時,又加緊練習(xí)騎馬射箭,擒拿格斗,增設(shè)偵察人員,搞起了一個很完善的警報系統(tǒng)。
匈奴每次入侵雖然都是來勢洶洶,但得到警報的趙國士兵早就退回營壘死守頑抗,并不主動出戰(zhàn)。匈奴每次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兩手空空如也,幾乎擄掠不到什么財物。
李牧的策略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看懂。匈奴人認為他是膽怯,他的部下也多有微詞。一些風言風語傳到了趙王耳朵里,趙王就坐不住了,他嚴令李牧盡快帶兵痛擊匈奴。但李牧對趙王的命令似乎充耳不聞,依然我行我素,龜縮不出。趙王一怒之下,把李牧撤了回來。
新將領(lǐng)到任,雷厲風行,每當匈奴兵來犯,即命令部隊出擊作戰(zhàn),和敵人廝殺于陣前,結(jié)果趙軍是經(jīng)常性的失利受挫,損失、傷亡甚為慘重。更不堪的是,李牧離開的一年多,邊境地區(qū)除過財物被匈奴搶劫外,還無法按時耕種、放牧。士卒百姓都是怨聲載道,牢騷滿腹。
趙王無法可想,就又想把李牧調(diào)回。李牧以身體有恙為名,拒絕前往。趙王再三勸說,李牧看實在躲不過去了,就跟趙王說,您非要讓我去,那也行,我得像以前那樣做。您不能橫加干涉。趙王趕緊點頭應(yīng)承。
李牧再次上任后,一如既往,堅守不出。幾年當中,匈奴一無所獲,還勞民傷財,士氣一落千丈。
戍邊的將士日日酒足飯飽而不能派上戰(zhàn)場,只能在訓(xùn)練場上喊殺演練,早憋了一肚子氣——上下一致請求與匈奴決一死戰(zhàn)。
李牧瞅準時機,精心挑選一千三百輛兵車和一萬三千匹戰(zhàn)馬。并挑選出五萬勇士、十萬優(yōu)秀射手,日夜加以演練攻防轉(zhuǎn)換。同時還下令,大縱牲畜,讓士兵扮成老百姓漫山遍野地放牛牧羊。
匈奴人看到那些膘肥體壯的牛羊在山上撒著歡兒地叫喚,豈能丟下這等劫掠的好機會?但為了慎重起見,還是先派了一股小部隊試探。趙軍佯敗,匈奴就以為這些中原人不堪一擊,于是大部隊乘勢掩殺而來。
李牧早在兩翼埋伏下精兵強將,匈奴鉆進口袋后,士氣高漲的趙軍士卒立刻從兩邊出其不意包抄了匈奴軍,一時人鳴馬嘶,喊聲陣陣,頃刻間殲滅匈奴騎兵十余萬人。李牧乘勝又揮師北上滅檐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膽肝俱裂,落荒而逃。
此后十多年,趙國北邊穩(wěn)固,匈奴不敢來犯,雁門關(guān)一帶逐漸呈現(xiàn)出一片祥和、繁榮景象。
公元前243年,李牧奉命率軍攻打燕國,先后攻下燕國的武遂(現(xiàn)在河北省徐水縣西北的遂城鎮(zhèn))、方城(現(xiàn)在河北省固安縣南)等地。
公元前233年,趙將扈輒為秦將桓齮(又稱樊于期)所敗,喪師十萬。秦又自北路進攻趙的后方,形勢危急,趙王趕緊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命其自雁門關(guān)率兵南下反擊秦軍,在宜安(今河北蒿城縣西南二十里)展開一場罕見的惡戰(zhàn),10萬余秦軍,全部被殲?;庚t僅率少量親兵沖出重圍,惶惶如漏網(wǎng)之魚,畏罪潛逃至燕國。李牧因此被封武安君,成為戰(zhàn)國時期讓敵人聞名喪膽的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位是王翦、廉頗和白起)。
公元前232年,李牧在番吾(現(xiàn)在河北省平山縣南)再次筑起鋼鐵長城,頑強阻截了秦嬴政親率的數(shù)十萬大軍,并在出其不意的反擊中打敗秦軍,讓嬴政徒喚奈何。
公元前229年,秦軍東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負責一切抵抗秦軍作戰(zhàn)事宜。在李牧大軍嚴防死守面前,秦軍寸土未得,占不到絲毫便宜。
秦軍將領(lǐng)是百戰(zhàn)不殆的名將王翦,他知道李牧是趙國能夠挺住秦軍進攻的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李牧不除,秦軍的速勝計劃就可能成為一枕黃粱。王翦寫信給秦王,提出效仿長平之戰(zhàn)用計除掉廉頗的策略再行反間計來除掉李牧。
于是,秦王派奸細混入趙國都城邯鄲,到處散布流言蜚語,說李牧和副將司馬尚勾結(jié)秦軍,準備背叛趙國。秦國奸細特別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在昏聵的趙王面前進讒言,說李牧如何有異心等等。
趙王遷見上下左右都在悄悄地議論李牧準備投降秦國一事,遂深信不疑,不做任何調(diào)查證實,就一聲令下,委派宗室趙蔥和顏聚去軍營替代李牧和司馬尚。
李牧忠心耿耿,光明磊落,不成想自己人從背后猛地給了他一刀子。他懷疑其中有鬼,拒不執(zhí)行命令。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歷史上那些正人君子,永遠不是小人的對手。他們可以在戰(zhàn)場上呼風喚雨,百戰(zhàn)不殆,但一遇到不擇手段、歹毒無比的奸佞小人,無不潰敗如瀉,甚至死無葬身之地。
李牧平生沒有打過敗仗,但最后這一次卻在小人布下的陰溝里翻了船。郭開唆使趙王暗中布下圈套,誘騙李牧上鉤,最終被一網(wǎng)打盡。
李牧被自己人含冤斬殺——又一顆忠魂悠悠蕩蕩地飄升到了邯鄲的上空,幻化做天邊的云翳,悲憤地俯視著他的祖國在敵國鐵蹄蹂躪下痛苦地呻吟。
只過了三個月,也就是前228年春寒料峭的時候,秦國大將王翦率大軍一舉攻破了邯鄲的城池,趙王遷在悔恨的眼淚中做了秦國的俘虜,趙國宣告滅亡。
后來秦王把趙王遷軟禁到“活人墓”一般的房陵中,趙王遷頓足捶胸,長哭當歌:
房山為宮兮,沮水為漿;
不為調(diào)琴奏瑟兮,惟聞流水之湯湯!
水之無情兮,猶能自致于漢江,
嗟余萬乘之主兮,徒夢懷乎故鄉(xiāng)!
夫誰使余及此兮?乃讒言之孔張!
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
余聽不聰兮,敢怨秦王?
不久,做了亡國奴的趙王遷郁郁而死。在秦軍攻破邯鄲的時候趙王弟公子嘉率宗族百余人連夜逃到雁門關(guān)所在的代地自立為代王,略喘了口氣。然而,僅六年后,秦軍吞并燕國,順道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了這個小小的“代國”,公子嘉被逼自刎。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胸無治國韜略的郭開,卻能在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窩里斗”中,斗倒廉頗,斗死李牧,斗滅趙國,能量何其巨大矣!
腐儒們喋喋不休地議論說,忠臣們最終都淪落到慘死的下場是因為那些手持生殺大權(quán)的君王昏聵無能,濫殺無辜。
在我看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廉頗、李牧們還在循規(guī)蹈矩地講忠孝仁義、禮儀廉恥時,郭開這類的小人早就把人類一切的公平正義法則踐踏在了自己的腳底下,窮奢極欲,無所不及。
其實,在小人的眼中,在政客的眼里,即便是天下公認的幾何公理阻擋了他的利益所在,他也敢在不明真相的歡呼聲中,把幾何公理推翻!
——摘自《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原載《家國往事》,李琳之著,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5年7月版。
作者簡介
李琳之,歷史學(xué)者,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國時代》《前中國時代》等十余部著作。其中,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三部著作,構(gòu)成了其從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個完整的上古史體系,是國內(nèi)外第一套用考古學(xué)結(jié)合文獻學(xué)揭示出黃帝至商亡這三千年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的系列圖書。
《前中國時代》入選商務(wù)印書館官方發(fā)布的“2021 歷史好書 60 種”榜單。
《元中國時代》入選“2020 百道原創(chuàng)好書榜年榜·人文類 ”,同時在 2020 年 “商務(wù)印書館人文社科好書讀者投票評選”活動中獲得第二名,在“歷史的回響”類別中高居榜首。
《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自2022年6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后,先后入選了長安街讀書會2022年6月第5期好書、百道網(wǎng)2022年7月好書、中國出版集團2022年7月好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xué)網(wǎng)“社科好書”、今日頭條好書等推薦榜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