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媒體中心系列報道《身邊》特別欄目,今天帶你走進楊明的故事……
晨光漫過教學樓的檐角時,總有一群墨藍色的身影穿梭在走廊與教室之間——他們踩著梯子修補天花板的滲漏,蹲在地上填補路面的塌陷,握著刷子將斑駁的墻面重新染成溫暖的米白。
他們是校園里最沉默的守護者,用最樸實的雙手為教學秩序筑牢根基,把“責任”二字刻進每一次彎腰、每一次擰緊、每一次清掏里。在這些平凡的身影中,楊明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員。
01|二十五年的蛻變 從木工到全能
楊明2001年入職黑大,從事校園維修工作。原本木工出身的他用25年的時光扎根后勤一線,憑借著對工作的執(zhí)著與熱愛,逐漸成長為集土建、維修、裝修等各項專業(yè)技能為一身的全能型人才。“作為工人,就要有自己的真把式。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為了干好這份工作,楊明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鉆研業(yè)務上,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吃透,干好?!伴e下來就看看書,學點相關知識;干活時就在實際操作中摸索、訓練。時間久了,就什么活都會干了?!闭劶皬哪竟さ饺艿摹巴懽冎贰?,他的回答透著匠人特有的樸實與真誠。
校園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過楊明忙碌的足跡:減速帶破損,他第一時間帶領團隊俯身修補;路面塌陷,他迅速組織修繕平整;墻皮脫落的墻面,他搭起腳手架細心打磨、重新粉刷;破損的窗戶,他及時維修消除隱患?!鞍衙考∈伦龊茫屝@的師生們生活得安心、舒心?!笔菞蠲鞒煸谧爝叺脑?,更是他用25年時光踐行的承諾。
02|以負責與嚴謹 守護校園維修保障防線
楊明和團隊負責學校全區(qū)域的維修保障任務。小到一顆松動的螺絲、一盞閃爍的燈管,大到粉刷墻面、疏通堵塞的排水管網,“無論是日常檢修還是緊急派單,每個任務都要保質保量完成?!?這句話,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準則。
定期組織人員對校內錯綜復雜的供水管線進行巡視排查,是楊明和團隊雷打不動的任務。在一次假期例行檢查中,憑借細致入微的觀察,他們敏銳地捕捉到了一處自來水主管道上不易察覺的滲漏現(xiàn)象,為了確保留校師生、值班人員以及實驗室、食堂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用水一刻不受影響,團隊決定采取“帶水作業(yè)”的方式進行搶修。
維修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考驗著每一個施工人員:地溝內光線昏暗,空氣渾濁憋悶,混合著水汽和管道銹蝕的氣味;操作空間異常狹窄,稍大一點的動作都顯得局促難行,楊明貓著腰,半跪在冰冷刺骨的積水中,小心翼翼地操作著工具。冰涼的管道水不時噴射、滴漏,浸濕了工裝,模糊了視線,但他手上的動作卻一絲不茍。切割、清理、安裝堵漏卡具……每一個步驟都需在極其受限的空間內精準完成,汗水與冰冷的管線水交織在一起。憑借著對師生飲水安全的責任感和精湛的技術,經過連續(xù)三個小時的緊張奮戰(zhàn),漏點最終被修復。
每逢雨季來臨前,楊明都要帶著團隊對雨排井和排水管網進行一遍遍地清理。道路低洼處、教學樓出入口,這些容易“積水成患”的地方是排查重點。他俯身井口,用長柄工具仔細掏挖管道里淤積的泥沙、纏繞的落葉,目標明確:雨水井必須干干凈凈,無雜物、無垃圾、無淤泥、不堵塞。清掏出的污物及時運走,井口周邊也收拾利落,只為師生雨天能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路?!捌綍r疏通工作做好了,下雨天心里才有底?!睏蠲鞯脑捳Z中,透露出對工作的嚴謹與負責。
03|團隊的“主心骨” 用默契與溫暖凝聚力量
走近楊明的辦公桌,中間那摞派工單格外引人注目。作為團隊中工齡最長的“老師傅”,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沉穩(wěn)的作風,早已成為這支隊伍當之無愧的“主心骨”。楊明對每位隊員的脾氣秉性、技術專長都了然于心,派工時總能做到人盡其才。“和大家工作這么多年,每個人擅長做什么我都門兒清?!币舱沁@份沉淀多年的默契,讓他的團隊始終保持著高效運轉。
“活兒不能壓,24小時內必須解決。”這是他一直秉持的工作準則;“不辜負師生的信任。”這是他的動力源泉。無論是面對日常任務還是突發(fā)狀況,團隊從沒有延誤、失誤過一次,客戶滿意度始終保持在100%,靠的就是他這股雷厲風行的務實勁兒。
在施工現(xiàn)場,他是指揮若定的工長,更是關懷備至的“家長”。每當隊員進行登高作業(yè),他都會親自檢查安全帶是否系好;發(fā)現(xiàn)安全帽的帶子沒系緊,他絕不允許隊員進入施工現(xiàn)場?!按蠹业陌踩?,是我最牽掛的事!”楊明眼里的神情像家人一般,又溫暖又鄭重。
除了維修現(xiàn)場的一線工作,他還是維修任務幕后的“把關人”。從工程量核定到費用核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他都嚴格把關。工程消耗量的參考書籍,早已被他翻得卷了邊,書頁間密密麻麻的標記,是他精益求精工作態(tài)度的見證。桌上那摞厚厚的報表,至今保持著“核定零差錯”的記錄。這份成績的背后是他對工作近乎嚴苛的要求,更是他守護校園的堅定信念。
04|以校為家 二十五年的堅守
當被問及在學校工作這么多年最大的感觸時,楊明笑著表示自己早已把黑大當成了家?!懊看卧诼飞嫌龅街敖o他們干過活的老師時,他們都會向我打招呼。有時候去學生宿舍干完活,有些學生看我實在辛苦,還會給我送上一瓶水?!边@些常人眼里小小的舉動,在楊明看來,卻是家人般的溫暖。
時光匆匆,25年如白駒過隙。在這期間,維修團隊的人員變動更迭頻繁,但楊明卻始終如一,扎根在黑龍江大學后勤維修這片熱土上,用他的執(zhí)著與堅守,詮釋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擔當。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后勤維修工們的身影。他們盡心盡責、爭分奪秒,將每一項微不足道的保障工作落到實處,猶如點點星火,在默默無聞處熠熠發(fā)光,在堅守中傳遞溫暖,默默守護著學校數萬名師生的美好生活。
文字|楊鑫 李浩 陳渝
圖片 | 全媒體中心攝影工作室
排版 | 金松琦
責任編輯| 王思聰 孫晟偉 金松琦
二審 | 張笑雷
三審| 肖博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