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評職稱時,總會被 “核心期刊” 搞得頭大 ——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統(tǒng)計源核心… 這些聽起來很像的名詞,到底有啥不一樣?今天就用一篇文章幫你理清思路,還附上網(wǎng)查核心期刊的超實用方法哦!
四大核心期刊體系,一篇文分清
學術圈常說的 “核心期刊”,其實不是單指某一類期刊,而是多個權威遴選體系的統(tǒng)稱。目前國內(nèi)最受認可的有四大體系,它們各有側重,適合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參考。
1. 北大核心
全稱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光聽名字就知道它的 “野心”—— 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聯(lián)合北京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的專家共同評選,既收自然科學領域的頂尖期刊,也攬人文社科領域的優(yōu)秀成果,堪稱覆蓋最全面的核心體系。
它的評選周期是 3 年一次,最新版是 2023 年發(fā)布的,想知道自己領域的期刊有沒有入選,這個版本是重要參考。
2. 南大核心(CSSCI)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人文社科,那一定繞不開《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也就是大家常說的 “南大核心”。
它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導評選,只收錄人文社科領域的期刊,比如文學、歷史學、經(jīng)濟學等,專業(yè)性極強。評選周期為 2 年一次,在社科領域的認可度堪比 “天花板”。
3. 統(tǒng)計源核心
全稱為 “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也叫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ISTIC)嚴格篩選出的科技類核心期刊。
它的評選標準兼顧 “定量分析”(比如論文引用率、發(fā)表量)和 “定性評估”(比如期刊影響力、編委陣容),而且每年評選一次,更新速度快,是科技領域研究者投稿的重要參考。
4. CSCD 核心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創(chuàng)建,不僅收錄中文科技核心期刊,還納入了不少優(yōu)秀的英文科技期刊,覆蓋多個自然科學學科。
它的評選周期是 2 年一次,在國內(nèi)科技領域的權威性很高,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甚至會將其與 SCI 期刊并列作為評價指標。
核心期刊 “含金量”:雙核心>單核心?
如果一本期刊同時被兩種或多種核心體系選中(比如既入選北大核心,又在南大核心名單里),就會被稱為 “雙核心” 或 “多核心” 期刊。
這類期刊往往在學術影響力、論文質(zhì)量等方面更突出,權威性也更高。比如一些交叉學科的頂尖期刊,經(jīng)常能同時滿足多個核心體系的評選標準,堪稱學術界的 “全能選手”。
查核心期刊?兩步搞定!
想知道自己關注的期刊是不是核心?教你一個超簡單的方法,用 “CNKI 中國知網(wǎng)” 就能查:
1、打開中國知網(wǎng)首頁(www.cnki.net),如果是在校師生,建議從學校圖書館網(wǎng)頁進入 “CNKI 中國知網(wǎng)” 數(shù)據(jù)庫(避免非校園網(wǎng)的權限限制),找到 “出版物檢索” 入口;
2、輸入期刊名稱,點擊 “出版物檢索”,找到對應的期刊后點擊刊名;
3、進入期刊詳情頁后,右上角會標注該期刊被哪些核心體系收錄(比如 “中文核心期刊”“CSSCI 來源期刊” 等),一目了然!
如果習慣看紙質(zhì)版,很多高校圖書館的工具書閱覽區(qū)也有最新目錄,比如 2023 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4 年版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都能直接查閱。
看完這篇,是不是對核心期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下次再遇到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再也不用傻傻分不清啦!收藏起來,寫論文、選期刊時一定用得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