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飯、白面條一吃,餐后血糖就“飆升”;換成粗糧,胃又脹得難受——很多人被飲食里的“升糖”和“消化”問題困擾。
中醫(yī)認為“酸能收斂”“酸可助運”,吃飯時加點醋,既能讓血糖升得慢,又能幫脾胃消化粗糧,還有7大好處,廚房常備,用對了全家受益。今天,邀請?zhí)悄虿<?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6%9D%A8%E5%B0%8F%E7%BA%A2">楊小紅主任來和大家聊聊。
為什么說吃飯時加點醋能改善餐后血糖呢?
一、酸能“收澀”,讓糖分吸收變慢
中醫(yī)說“酸主收斂”,醋的酸味能讓腸道的“吸收速度”慢下來。由此,米面里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后,不會一下子涌進血液,血糖自然升得平穩(wěn)。
二、助脾胃“運化”,粗糧消化不費勁
粗糧里的纖維粗硬,脾胃弱的人吃了容易腹脹、不消化。醋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讓粗糧在胃里更容易被磨碎,消化起來不費勁,尤其適合老人和小孩。
三、解“食物之膩”,減少痰濕堆積
中醫(yī)認為“高糖食物易生痰濕”,痰濕會讓血糖更難控制。醋的酸味能“解膩化濕”,比如吃餃子、面條時加點醋,能減少食物的“肥甘厚味” 對脾胃的負擔,從根源上幫身體“減負”。
楊小紅主任表示,除了穩(wěn)血糖,醋還有以下這7大好處。
1.抑菌防腐
中醫(yī)認為“醋能解毒”,它的酸性環(huán)境能抑制細菌滋生。夏天飯菜容易壞,吃剩菜時加1勺醋拌勻,既能提味,又能減少細菌污染(但剩菜最好別放太久,醋只是輔助抑菌)。
2.開胃助消化
夏天天熱沒胃口,或老人小孩吃飯?zhí)羰?,飯前喝點加了醋的湯(比如番茄蛋湯里滴2滴醋),酸味能刺激味蕾,讓脾胃“蘇醒”,吃飯更香,還能緩解吃多了的撐脹感。
3.軟化血管
醋能“散瘀”,中醫(yī)認為瘀血阻滯會讓血液流動變慢,而醋的酸味能促進氣血循環(huán)。平時吃涼拌菜時多加點醋,長期堅持,能讓血管更“柔軟”,適合中老年人。
4.緩解疲勞
中醫(yī)說“醋能下氣”,累的時候往往“氣機不暢”。吃面條時加勺醋,酸味能讓緊繃的身體放松,就像給身體“松了松綁”,尤其適合加班、運動后吃,緩解乏力感。
5.保護牙齒,減少蛀牙
醋的酸性雖然強,但稀釋后(比如用1:10的水兌醋)含漱30秒(再用清水漱口),能抑制口腔里的有害細菌,減少蛀牙(別直接喝濃醋,會刺激牙釉質)。
6.去腥提鮮,便于控鹽
做魚、燉肉時加勺醋,能去掉腥味,還能讓肉更容易燉爛。關鍵是加了醋后,菜的味道更濃郁,不用放太多鹽也好吃,間接減少鈉的攝入。
7.抑制腎結石復發(fā)
腎結石多與尿液中雜質凝結有關,醋的酸味可改變尿液環(huán)境,減少草酸鈣等結晶沉積,同時幫助化解結石的“堅硬質地”,讓小結石更容易隨尿液排出,從而降低復發(fā)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