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光平
中美第三輪經貿磋商在斯德哥爾摩開啟之際,中國海關6月數(shù)據(jù)傳來重磅消息:美國原油、天然氣、煤炭對華出口集體歸零。這一舉措遠超普通談判籌碼的范疇,更像是對美方此前將關稅二度提升至125%的“掀桌式”警告,讓特朗普政府的激進操作付出了實際代價。
這一結果并非偶然,而是中國三年布局的集中體現(xiàn)。隨著RCEP的簽署,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巴西的大豆迅速填補了美國退出后的市場空白,埃及棉花更是直接沖擊了美國德州棉農的生計。就連加拿大也繞過美國,暗中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導致得州頁巖氣企業(yè)訂單銳減一半。
美方內部已因此亂象叢生:華爾街因中國連續(xù)三個月狂拋美債(持倉量跌至2009年水平)而恐慌,日本、英國則趁機抄底;西弗吉尼亞州礦工失業(yè)率攀升4.2%,艾奧瓦州大豆滯銷虧損達27億;科赫工業(yè)、雪佛龍等企業(yè)股價暴跌11%,原本的政治獻金也隨之撤回。特朗普標榜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先從其核心支持者群體——“紅脖子”基本盤開始崩塌。
特朗普仍在推特宣稱“即將勝利”,但現(xiàn)實卻接連“打臉”:青島港的巴西大豆船、天津港的澳洲LNG船持續(xù)到港;蘋果支付在華份額被壓縮至15%,高通不得不重新談判專利費;曾給共和黨捐贈2.4億的科技巨頭,已顯露轉投民主黨的傾向。更嚴峻的是,沃爾瑪財報顯示,美國家庭每年因關稅多支出1300美元,若全面脫鉤,物價漲幅或達40%。而中國內需對GDP的拉動占比已達65%,經濟韌性顯著。
如今,德州油商游說團隊頻繁圍堵白宮,中西部議員聯(lián)名上書施壓,財長貝森特雖稱談判進入“深水區(qū)”,實則壓力倍增。密西西比河碼頭曾停滿的美國貨輪,現(xiàn)已被巴西大豆船取代;阿根廷牛肉以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讓內布拉斯加的牧場主苦不堪言。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此舉雖解氣,但也需警惕美方“狗急跳墻”——芯片戰(zhàn)升級、南海攪局等風險仍存。不過,中國產業(yè)鏈重組速度已展現(xiàn)優(yōu)勢:埃及棉花價格比美國低13%,導致德州棉農收入暴跌三成;俄羅斯原油在華占比持續(xù)提升,中東國家也開始重新考量對華關系。
正如網(wǎng)友所言,這是中國用事實證明:離開美國,全球供應鏈仍能順暢運轉。但貿易戰(zhàn)久拖不決終究兩敗俱傷,盡快通過磋商達成共識,仍是雙方更優(yōu)的選擇。
注:本文作者系資深媒體人,前美國《美中時報》社(記者)中國辦主任外交才是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