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腦子在什么層次,人生就在什么高度
洞見
《認知覺醒》里有一個“大腦的層次結(jié)構(gòu)”理論。
書里提到,大腦有三個層次:本能層、情緒層和理智層。
本能腦主管欲望的自我滿足,情緒腦控制著你對不同事物的行為反應,理智腦則代表著你對事物認識的水平。
心理學家霍金斯說:“大腦的層級,決定了人的命運。”
你的大腦層次越低,越是只能屈服本能,在理智的缺失中活得庸庸碌碌。
大腦層次越高,你才能以更高維的思考力,不斷克服自身的不足,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你的腦子在什么層次,你的人生也就在什么高度。
1
本能腦
作家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階級設定。
在這個世界里,人們自上而下被分為五個階層。
最底層的人,可以免費出入各種娛樂場所,還能吃一種叫“蘇摩”的零食,這種食物吃上一口就能忘掉所有煩惱。
于是他們順從自己的本能,整日沉溺于低級快樂,最終失去進取心,淪為社會最低階層。
心理學家亞·貝恩說:本能與生俱來,它天然地追逐那些廉價的快樂。
一個人的大腦處于本能層次,他就會不斷追求短期快感,讓自己逐漸廢掉。
知乎博主@孟廣曾講過自己的故事。
孟廣出身農(nóng)村,拼盡全力考上了一所985高校,按理說他的人生未來一片光明。
但進入大學之后,一切悄然發(fā)生變化。
當時同寢室有個室友,樂此不疲地玩著各種游戲。
他在室友的慫恿下也玩了兩把,沒想到,兩局游戲就讓他直接沉淪在虛擬世界里。
他越玩越著迷,經(jīng)常在網(wǎng)吧一熬就是幾個通宵。
在這種廉價快樂的吸引下,他忍不住開始逃課,只為能夠多打幾局游戲。
大學前兩年,他只通過了兩門課程的考試,結(jié)果被勒令退學。
步入社會后,沒有學歷的孟廣,在工作上屢次受挫。
他這時才感到深深的懊悔,并產(chǎn)生了重返大學的想法。
于是,他狠下心來,徹底戒掉了游戲,重新復習參加高考,最終考上了復旦大學。
《娛樂至死》里說:“抵擋不了本能的誘惑,就會淪為自我的奴隸?!?/strong>
現(xiàn)實中,能勾起本能欲望的東西太多了。
除了驚心動魄的游戲,還有刺激眼球的短視頻,讓人欲罷不能的網(wǎng)文……而人性本能的真正可怕之處,在于它永遠追逐快感,讓你肆意放縱自己。
久而久之,它就會逐漸麻痹你的神經(jīng),消磨你的斗志。
讓大腦屈服于本能,只能讓低級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把你徹底變成一個廢人。
2
情緒腦
作家周軼君說:凡事一定要多過腦子少走心,一味跟隨情緒,只能帶來不幸。
現(xiàn)實中,每個人都會碰到不舒服的人和事。
大腦處于情緒層面的人,遇到事情,理智總是讓位于憤怒、沖動等負面情緒。
結(jié)果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把事情搞砸。
職場顧問王君剛畢業(yè)時,年輕時曾走過不少彎路。
那時她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經(jīng)常需要與不同的客戶打交道。
因為經(jīng)驗不足,她常常被一些客戶指著鼻子罵。
有次她遇到一個難纏的客戶,計劃書反復修改了十幾遍,對方依舊不滿意。
在一次談論會上,這個客戶就當著老板的面,說她無法勝任現(xiàn)在的工作。
王君聽了,瞬間就火了,站起來一拍桌子:那你跟能勝任的人談吧,我不伺候了!
說完就直接摔門出去了。
結(jié)果不僅合作取消,老板也認定她不堪重任,從此不再重用她。
多年以后,王君回憶起那次經(jīng)歷,自嘲說:動不動就情緒上頭,是最愚蠢無能的表現(xiàn)。
心理學家詹姆斯教授,曾對近1000人做過跟蹤調(diào)查。
他調(diào)查分析了他們各自的脾性,以及工作狀況與生活質(zhì)量。
最后經(jīng)過統(tǒng)計,詹姆斯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
一個人若經(jīng)常情緒失控,喜歡生氣發(fā)怒,那么往往會導致家庭失敗、事業(yè)糟糕,或者把好事弄得一塌糊涂。
正如媒體人盧克所說:壞情緒,是悲哀人生的始作俑者。
行走社會,每個人都難免會遭遇各種復雜的難題,和種種不如意的事情。
一味任由情緒支配,就只能讓事態(tài)失控,最終買單的還是你自己。頭腦每陷入情緒一分鐘,就會讓問題多殘留一分鐘。
懂得控制情緒,讓理智重回大腦,你才能有條不紊地應對人生的一切挑戰(zhàn)。
3
理智腦
所謂理智腦,就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模式。
它主管認知,能夠幫我們克服本能和情緒,做出最適合個人發(fā)展的決策與行為。
商業(yè)導師劉潤說,認知的高度,就是人生的海拔。
當你的頭腦處在高認知層次,懂得拓寬思維,提升眼界,你的人生也會有更多可能性。
作家劉同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一家電視臺工作。
當時,同期應聘進來的畢業(yè)生有近十位,大家每天都做著同樣的活。
一段時間后,劉同發(fā)現(xiàn),只有他每天工作近15個小時,忙著拍攝、編輯、寫策劃。
其他人都變著法偷懶摸魚,一天下來,真正干活的時間,都不到6個小時。
他覺得自己太傻了,向朋友抱怨:大家拿的工資都一樣,為啥我要這么拼呢?
沒想到朋友聽了,卻說:
這么想就錯了,其實工作只有那么多,你們是競爭的關系。 你做得越多,得到的鍛煉就越多,最終收獲的經(jīng)驗與成長也就越多,其實是你搶了人家的機會啊。
這番話讓劉同如夢初醒,從那一刻起,他不再抱怨,一心撲在工作上。
幾年后,同期那些應聘者還在原地打轉(zhuǎn)時,劉同卻一步步成了公司副總裁。
想起《躍遷》中有句話說:
“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們強、智商比我們高、定力比我們好。只是因為他們思考比我們深、見識比我們廣,他們看到了更大的系統(tǒng)?!?/p>
認知越低的人,目光越短淺,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畫地為牢。
唯有突破大腦的思維邊界,升級你的認知,才能打破禁錮自己的枷鎖,站在更高層面看問題。
正所謂,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
學會向內(nèi)提升,向外兼容,持續(xù)為大腦賦能,你才能迎來人生的不斷躍遷。
法國作家德拉克洛瓦說:“應注意養(yǎng)成一副有條理的頭腦,這是你走向成功與幸福的唯一道路。”
一個人的頭腦,代表著他對事物認知、判斷和思維的水平。
大腦層次越高,你就越能認識世界、看透自身,凡事做出最理性的行為選擇。
學會提升你的大腦層次,以理智馴服本能,駕馭情緒。
當你能夠持續(xù)思考,不斷升級思維與認知,你自能迎來覺醒,踏上更高的人生層次。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