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除了首頁時間流和側欄的精選展位,少數(shù)派 Matrix 社區(qū)還有很多優(yōu)秀內容因條件所限無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們決定重啟 Matrix 周報,并在此基礎上添加更多社區(qū)內容、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呈現(xiàn)給大家。
在第 224 期一派討論《2025年,你成功找到「蘋替」了嗎?》中,共有 1157 名派友熱情參與,十分感謝!
接近1/4的派友真的切換了陣營;另有一半仍在觀望。
留蘋派
▍光頭加暴擊
我的 iPhone 11 在 21 年買的,我的計劃是只要它不壞,我就一直用。最好是能用個十年。
▍派大星 3
帶著「蘋替」這個念頭去找安卓機,就離不開蘋果。
不加檸檬的炸雞:幾年前從 iPhone 換到過安卓來著,沒滿兩年就實在受不了又換回 iPhone 了,那時候還是大學生,換手機對于我來說還是很大的消費(當然現(xiàn)在其實也是)。目前還在用 iPhone,處于一種又愛又恨、無可奈何的境地 ——— 已經在 App Store 買了大量昂貴、優(yōu)質的軟件,已經在 iCloud 圖庫放置了大量的照片、視頻,已經對快捷指令、輸入法自定義短語、小組件做出了大量的自定義優(yōu)化并形成了習慣,以上的這些都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iPhone 還沒有爛到要讓我拋棄這一切重新開始的地步,安卓也遠沒有好到完全解決了我的上述需求。總結:我這輩子就是被蘋果給害了。(逃
▍Alei
只能說,如果不是 iPhone 獨占的各種真的小而美的個人開發(fā)者形成的 App 生態(tài),就 iPhone 硬件來說,早就不會是一家獨大了。
少數(shù)派_997990:至少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所謂的蘋替,從使用習慣、屏幕色彩、app 精致程度到每種需要用到的功能,安卓都落后而簡陋,用起來感覺更加無聊和不靠譜。
▍yopoyan
就安全性一條我留在蘋果。
▍酥脆
嘗試了一周用三星小折疊當做主力機,這周又換回來了。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安卓的這些應用沒有 iOS 的精致。很難舍棄 iPhone。再就是小折疊外屏的使用率太低了,能夠正常適配的 app 目前來說都是 X、YouTube 這類的,國內小紅書、抖音、微信,適配都一般。導致我每次掏出來做任何事都需要多加一步開蓋的動作。很難習慣。
▍痛定思痛 TJ
蘋果對于我最大的黏性是備忘錄和照片,備忘錄現(xiàn)在逐漸轉向了第三方的筆記 app,照片不僅僅是轉移和備份的問題,主要是蘋果的「精選」和「回憶」,目前還沒看到哪家的這個功能做的好的。
離蘋派
▍szljw
1. 雙卡雙待,接打電話收發(fā)信息都會顯示是來自哪張卡。
2. 可以設置攔截騷擾電話(細分騷擾 / 推銷 / 保險 / 廣告 /...)。
3. 信號不錯,消息推送很及時。
4. 有高刷,不會有卡頓和等待的感覺。
5. 屏下指紋解鎖,可以盲開手機,不用等待人臉識別 2-3s。
6. 可以和 iPhone 互傳相冊 / 通訊錄 / 日程,用 vivo 工作套件可以傳到電腦上,方便備份。
7. 下拉狀態(tài)欄可以直觀看到本月使用流量。
8. 下載 Google 應用商店以后,外網的應用無限制秒下。
9. 有原子島,相當于 iPhone 的靈動島,看驗證碼 / 應用通知提醒很方便(點一下靈動島就可以復制驗證碼)。
10. 自帶相冊進入畫廊模式后,向上劃照片即可刪除。
11. 小紅書的圖片可以拖到原子島保存到相冊,無水印。
▍少數(shù)派 76642826
去年換了安卓陣營性價比最高的 realme GT5,長焦給拍照帶來太多便利了,非常推薦愛拍照的選擇 1 英寸大底的長焦鏡頭手機,日常拍人非常好用。
瘋貓是我:4 月 iPad mini→MatePad 15s 柔光版,個人感覺 MatePad 的多開模式下體驗更好,Apple Pencil 延遲更低更加跟手,但是柔光屏的手寫體驗會更好。
5 月 Apple Watch S8 蜂窩→華為 Watch GT5,我的 S8 基本上 2 天 3 充,GT5 基本上可以頂 10 天,功能上沒什么特別的體驗,我覺得手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續(xù)航,總沒電很影響我的佩戴欲望,但是 S8 確實會比 GT5 用起來流暢很多,可能是幀率高的關系。
5 月 AirPods Pro→FreeClip,佩戴感 FreeClip 完勝,有幾次要睡覺了戴著耳機都忘了,但是開放式耳機不降噪,要是在地鐵上還是 AirPods 好,但是運動的時候 FreeClip 無敵,音質感覺都馬馬虎虎吧,聽個響。
6 月 iPhone 14 Pro→Pura X,除了原神沒適配,目前覺得 Pura X 體驗感不差,無痛切換,系統(tǒng)使用上有很多地方和 iPhone 很相似,主要是 16:10 很新奇,看書刷視頻很舒服,每天上班都要被人拿去把玩一下,手感很好。
現(xiàn)在除了電腦基本從蘋果生態(tài)換到華為生態(tài),生態(tài)上功能上感覺都差不多,華為產品的小創(chuàng)新還是很讓人驚喜的。
▍鐵血大表哥
上半年換了 OPPO Find X8s+,感覺體驗非常好,無可挑剔,這次的消費降級給了我很多驚喜。沒過多久我就又入手了 OPPO 新的平板,有一回加班很晚到家,領導突然來電話讓改一個材料,我拿出 OPPO 平板,遠程連上辦公室的 Mac mini那一刻,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請將強行兼容進行到底。
▍WinGermanium
我曾經是果粉,全家都是果粉。當年去 US,分別買了 SE1、iPad Air 2 和 iPhone 7。我家人用這些設備用了很多年,然后呢,前幾年 SE1 我用了一年半,iPhone 7 也用了一年半,最后實在忍不了換了 K70 Pro。
至于為什么忍不了,有多方面原因。一個是續(xù)航很垃圾,性能也很垃圾,芯片還發(fā)燙,開個 TIM 都卡,每天充電寶不離身,充電還慢。人家 888 和 A10 這垃圾玩意兒沒法比,888 至少有點性能,A10 啥性能都沒有。A9 雖然是「神 U」,但也相較于 6s 系列來說,SE1 體驗非常差。反正唉,當年 iPhone 7 攝像頭的防抖還壞了,導致根本沒法拍照,還花了 180 修了攝像頭。
除了硬件原因,軟件也很垃圾。當年我看我好多朋友用 Android 的,掛個插件(比如防撤回)易如反掌,軟件隨便裝,我蘋果就不行,低人一等。他們對自己的機器完全掌控,而那倆蘋果把我用的好難受。雖然這倆機器有 CheckM8 漏洞,但還是沒那么好折騰。越獄了更是麻煩事情,重啟就掉環(huán)境。還有小屏幕,當年我朋友調侃「你那么大一個手這么小一個手機」,的確,打字都不好打……
還有,蘋果對 NFC 的不開放我也忍受不了。我第一次見我朋友,他們用的各種 Android 設備可以隨便往一些特定城市的地鐵票寫入自己喜歡的東西,走 NFC 協(xié)議。但蘋果不行啊,封閉的很啊,各種提示出錯……
我當年研究過蘋果那個快捷指令軟件,的確寫的好,可以自己干好多事情。但問題是,它太屎山了,操作過多就會卡死,蘋果自己也不優(yōu)化。我自己要是寫一個 Android 平臺的類似軟件也不至于。同樣的問題,還有蘋果安裝更新的事情。隔壁 Android 有 AB 分區(qū),重啟一下立馬好,在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什么都安裝到副分區(qū),一切換即可。你蘋果浪費用戶的寶貴時間,每次更新要好長時間。我尋思著你把這玩意搞個類似的實現(xiàn)那不很簡單?哦,三星 S25 也才有,那沒事了。
蘋果瀏覽器 Safari 也是個屎,我自己寫的一些東西,看不了,還有各種問題。Android 這邊我用到的是真 Chromium,你蘋果方面全是 WebKit(Safari),Mac 除外,說白了就是不讓用戶換瀏覽器。我很看好 Mac,畢竟他有 su 超級用戶,我也照樣可以為所欲為。
綜上所述,實在受不了蘋果的垃圾后,我于 2024 年 5 月中旬換了當年紅米的性能旗艦 Redmi K70 Pro。但這玩意剛到手還行,后面一言難盡。買的時候只看了 SoC 有多好,沒看其他的。我朋友早勸我不要買,可惜我沒聽。當時就因為插件的事情,我受到了吸引,對我來說沒有任何缺點。
之后朋友告訴我了解鎖 Bootloader 是多么的好,而這款新小米又需要小米高考。掛的那些插件又需要 lspatch,續(xù)航本來就不好,這下更差了。當時就買了其他機器玩解鎖 BL,我就覺得很方便啊!廣告可以自己去除,插件直接動態(tài)注入,什么都很容易。但問題就是需要隱藏環(huán)境,本身也不難。后悔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附怄i以后手機才是自己的」完全說的沒錯,要不是這手機屬于廠商。
過了 10 個月后,我因為再受不了,換了當今大旗艦一加 13 頂配。這款手機不但能解鎖 BL,ColorOS 也比澎湃 OS 好用的多。我到手就解鎖了 BL,掛了好多插件,續(xù)航也比 K70 好得多。系統(tǒng)肯定還是 ColorOS,15 做得很好確實名不虛傳。因為金凡的云控,小米不解鎖體驗實在太爛,但我解鎖后可以想辦法用第三方調度。一加 13 的攝影其實也很好,比以前我用的蘋果好了太多,基本上就是全能旗艦了。
遷移數(shù)據我也沒遇到困難,我沒多少軟件,直接重新登錄即可。又回到了這個問題,你以后還會換回蘋果嗎?我的答案是,不會,我這輩子不會再用蘋果移動設備,Mac 可以考慮。蘋果當時我要體驗沒體驗,要性能沒性能,要啥沒啥。Android 給我了無限的未來以及無限的可能,我的未來在我自己手中,我的手機屬于我自己,而不屬于廠商。我的一切我做主。開源精神萬歲!
▍SRavph
Circle to Search 是我離開蘋果生態(tài)并留在 Android 陣營的唯一原因。
▍Zaracher
這幾年我的設備從 iPhone 生活機 + 華為工作機 + Apple Watch+AirPods Pro+ iPad Pro+MacBook Pro,一點一點的換到了現(xiàn)在:華為 Mate/Nova 雙持 + 華為 Watch GT5+FreeClip/FreeBuds Pro 3+ MatePad Pro 12+ 榮耀 Magicbook Art 14。
第一個換掉的蘋果設備是 Apple Watch,原因就是續(xù)航太差,至于那些手表上的軟件,對我來說,健康監(jiān)測、運動記錄、看看通知 + 能用訓記就夠了,我確實沒有什么在手表上打字回微信、接打電話的想法和沖動。
其次是換掉了 iPhone,連帶著 AirPods 也一起吃灰了。一方面工作要求要換掉,另一方面,對 iOS 生態(tài)里買的那些軟件的使用也越來越少了,國產手機的易用性、便捷性上真的比 iOS 好多了?,F(xiàn)在讓我唯一一點換回 iOS 的想法可能是能用用 Grindr?(bushi)
MacBook Pro 和 iPad Pro 目前都是扔家里用了,基本不會帶出。MBP 純粹因為太重,我需要經常帶出門,榮耀這款顏值重量都深得我心,且我對 Mac 上的生態(tài)沒有強綁定需要,所以打算就留著和 Win 本換著用。
iPad Pro 是 21 款 19 寸,買的時候 M1 各種性能強勁,買回來發(fā)現(xiàn)我的需求真就只是視頻播放器了,買的 LumaFusion、Procreate、Affinity Photos 一年可能打開用一次,筆比鍵盤吃灰少一些,況且這一代的發(fā)熱和續(xù)航真的是全崩,很早就起了換掉的心思,今年華為這款,性能總算是跟上來些,就直接換了,且輕薄顏值高(我不介意小劉海)。
兩個耳機,F(xiàn)reeBuds Pro 3,降噪和 App 差不多,通透模式不如 App,音質比 App 強。不過呢,自從買了 FreeClip,基本 80% 的時間都是 FreeClip 了,只有需要降噪的時候,才會用另一個。
▍橙橙今天吃什么
上個月我剛剛從 iPhone 16 Pro 換到華為 Mate70 RS,其實已經是我第三次嘗試換到安卓陣營了,作為一個從 iPhone 4 開始用 iPhone 的老用戶,我對于 iPhone 是一年一年變得越來越失望的。2022 年的時候我從 iPhone 12 Pro 換到三星 Z Fold3,但是發(fā)現(xiàn)續(xù)航比我的 12 Pro 還要糟糕,用了一年半左右換成 iPhone 15 Pro Max,這臺手機我還是相對比較滿意的,但是因為 iOS 的 bug 太多就還是換成了三星 Z Fold6,用了半年騎車的時候摔壞了,就買了 iPhone 16 Pro,也是用了半年多,iOS 18 的 bug 真是修不完,再加上看完 WWDC25 覺得 Liquid Glass 實在太丑,直接把 16 Pro 扔給家里人用了,自己換到華為 Mate70 RS 了。
▍小豹運動了沒
在 24 年從 iPhone 13 用到忍無可忍換了 OPPO X7 后感覺整個世界都通透了。一開始還是雙持,畢竟我擁有蘋果生態(tài)大部分產品,即使是手持安卓也打算當做備用機,但 ColorOS 越用越順,并且耗電比果子慢很多,充電又足夠快,拍照也不錯,可以多軟件放后臺不擔心被殺掉,唯一問題是弧面屏經常容易誤觸。
24 年底換了 X8 后唯一的問題也解決了,徹底把 iPhone 當做備用機(甚至現(xiàn)在用作公司 app 的測試機),我對這臺手機已經相當滿意,不是超聲波指紋對我來說也沒啥影響,把 AirPods Pro 連著 OPPO 繼續(xù)用也沒啥問題,Pad 繼續(xù)看視頻、Mac 繼續(xù)辦公對我來說也幾乎沒啥影響。
以前會覺得買了那么多果子的產品會被綁死在這生態(tài)里了,但只要嘗試下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誰離了誰都行。
共存派
▍別惹小炸毛
要是 iPad 能連接 Apple Watch 就好了,現(xiàn)在最深陷蘋果生態(tài)的就是 Apple Watch 了,期待一波今年下半年新的 vivo X200 Pro mini 能夠更加深度的「強兼」蘋果,不過年年換新安卓的成本有點高,保值率堪憂。
▍12121212
手持 iPhone 15 和 S23 Ultra,感覺不會有蘋替,走不了是因為小十年的東西都在 iCloud 里。要換的話相信很花時間,就這樣算了,反正不打游戲。用了兩年多的 S23U 滿足我辦公和拍照需要,三星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想當年我第一臺手機就是 Galaxy S4,用了一年就跪下了,卡 + 發(fā)燙 = 退役,以至于我后面一直都是用 iPhone 直到了 S23U 的出現(xiàn),才把我的 12 Pro Max 換掉。感覺這兩臺還可以用很久很久,雙系統(tǒng)值得擁有!
▍Skril1ex
蘋果三星雙持中,先用的蘋果后加購三星,各有各的好。
▍面具熊
雙持好幾年了,安卓的開放很好玩,蘋果的隱私及軟件質量離不開。
▍朋友去了外太空
iOS 用的確實太膩了 (iOS 26 beta4 有一些新鮮感,讓人不禁拿出來把玩)。去年買多了一個三星,很喜歡 Android,很多新鮮感。但在使用過程中,反而也會欣賞 iOS 中的亮點?;蛟S一直陪伴你的從來不是不夠好,不是無趣,而是人性使然。所以我全都要!
▍OrrinCode
手持 15 Pro Max 和 Find X8s,主力還是 iPhone,安卓當備用機,偶爾拍照,當門卡,主要是用到 app 多開。
Find X8s 相冊自帶 AI 消除,這個比較方便。
安卓右側可以返回也不錯。
屏幕滑動的的手感、動畫還是用 iPhone 比較舒服。
▍interbossliu
目前手持 iPhone 13+S23 Ultra,考慮等 17 出了入一個 iPhone 16 Pro 更替掉 iPhone 13,主力目前還是安卓,不過因為現(xiàn)在電腦用的 Mac mini,有考慮把主力更換為 iPhone。
▍新言愛
偶爾雙持,比如車需要 CarPlay 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已經切換到 vivo X200 Pro mini。
幾個原因:
1. 我是視覺敏感的用戶,最早測試 iPhone 12 的時候眼睛疼,就改買了 iPhone 11(LCD 屏黨一定知道其中的門道有多深),用了很多年,一直堅持到今年,手機實在太卡,就決定換了。就體驗了很多安卓機后用到 vivo X200 Pro mini,目前使用 3 個月,除了有一次 NFC 公交卡充值 bug 卡了 2 天客服才解決外,其他體驗都很好,很流暢很舒服。
2. 我之前是做移動電源行業(yè)的,有很多充電寶,但電量不足和焦慮感一直困擾著我。很多時候外出,下午就要拎著充電寶給 iPhone 續(xù)航,那種燙燙的手感真的難受。所以對續(xù)航的渴望從很早就種下種子,加上經常忘充電讓我對快充有了剛需,體驗之后真的如此。
3. 追求手機拍照的新鮮感 + 便攜的高需求。能同時達到這二者的產品很少,米 15 算一個,還有就是 iPhone Pro 系列了,其他的 Ultra 等大 Deco 影響了我的便攜需求。另外,回應到第1點,因為眼睛的敏感,所以沒有入手 iPhone 16 Pro。但我也在期待 iPhone 系列能在未來有變化,畢竟我還是蘋果全家桶用戶,現(xiàn)在 Apple Watch 就是一個純看時間的用途了啊喂。
▍NNNNNatsu
兩年前換到 Pixel,現(xiàn)在用膩了想切換回 iPhone,想要好用的 Circle to Search。
但是事實就是蘋果既做不好與速度有關的交互體驗,也舍不得給 Google Lens API 交錢,既不想全盤抄谷歌,又想借谷歌創(chuàng)意給 Apple Intelligence 加力,最后做出一個大部分人都不會用的東西,畢竟實用性和速度都不如 Action Button + 快捷指令。
▍Kaylie
2012 年開始用 4S,基本保持 2 年一換,2015 年開始 iOS 主力 + 安卓雙持。安卓都是一加,也是 2 年一換的節(jié)奏。2023 年主力機換成小米 13 Ultra,續(xù)航、快充、信號、拍照、可玩性、李跳跳 GKD 對付各種廣告等等,體驗感可太好了,也沒遇到過網上大家吐槽的系統(tǒng) bug。2025 年換了 15 Ultra,現(xiàn)在 iOS 存在只為了養(yǎng)手機號。下一臺不一定會繼續(xù)換小米,但肯定不會是 iOS 了。
https://sspai.com/post/101432?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Matrix機器人
責編:路中南
題圖來自 Unsplas h : @ ziontec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