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活動(微信:2478970178)
先說句不吉利的: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人在路上騎,哪能不摔跤。
一、先穩(wěn)住人設:疼也要帥
摔車后第一件事,不是看傷口,而是環(huán)顧四周——確認有沒有被拍。如果有人舉著手機,立刻擺個“我沒事”的微笑,然后緩緩起身,千萬別學鴕鳥把頭埋進草叢,那只會讓你第二天上熱搜。
二、輕微擦傷:土方法×,科學方法√
很多人習慣用口水消毒,拜托,你又不是貓。正確流程:
1. 用干凈的水沖掉泥沙(礦泉水也行,別用功能飲料,傷口不提神)。
2. 拿碘伏或一次性酒精棉片“戳戳樂”,疼得齜牙咧嘴也要忍,畢竟帥不能當無菌用。
3. 貼個卡通創(chuàng)可貼,既能止血又能賣萌,路人看了都想給你點贊。
三、深度破皮:當自己是“行走的草莓”
如果傷口面積比微信紅包還大,別硬撐。
? 找塊干凈的紗布或面巾紙壓住止血,注意是“壓”不是“揉”,你又不是在做馬殺雞。
? 抬高患處,減少血液“現(xiàn)場直播”。
? 用彈性繃帶纏兩圈,松緊以能插進一根手指為準,太緊會壞死,太松會掉檔。
? 趕到最近藥店或醫(yī)院,打破傷風疫苗——畢竟地面不只泥土,還有狗屎、玻璃渣和前任的詛咒。
四、抽筋:腿部突然跳“社會搖”
長距離騎行最容易小腿抽筋,疼得想原地截肢。
? 趕緊下車,別在車上“蹦迪”。
? 腳尖朝上,靠墻壓腿,把自己當拉面一樣拉長。
? 喝含電解質的飲料,沒準備就啃根香蕉,補鉀效果比朋友圈轉發(fā)錦鯉靠譜。
? 用手掌從腳踝往膝蓋方向擼,別反著擼,會把肌肉“搞叛逆”。
五、扭傷:腳脖子秒變“發(fā)面饅頭”
? 經(jīng)典RICE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 沒有冰袋?便利店買兩根老冰棍,一邊冰敷一邊舔,止痛又解暑,雙廚狂喜。
? 24小時內別熱敷,不然腫成豬蹄別哭。
六、被撞/撞人:社死現(xiàn)場如何化解
先別吵誰先闖紅燈,先拍現(xiàn)場、拍車牌、拍彼此的表情包。
? 有人受傷直接120,別學電視劇“我沒事”然后回家吐血三升。
? 無人受傷就快速挪車,避免二次事故和二次社死。
? 記得留聯(lián)系方式,方便后續(xù)“友好切磋”賠償問題。
七、心理陰影:如何防止“一次摔,半年慫”
? 當天別立刻查車禍視頻,越看越心慌。
? 第二天把車洗干凈、傷口涂成彩虹,儀式感=治愈力。
? 找騎友約個短途“復健騎”,把摔車點當成打卡點,第二次平安路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升級了。
八、隨身急救小彩蛋
建議大家在車梁綁個“騎行錦囊”:碘伏棉簽、迷你繃帶、止痛噴霧、兩根棒棒糖(止痛+哄自己)。體積不大,關鍵時候能救命,還能在隊友面前炫技:“看哥的專業(yè)度!”
摔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處理。記?。盒约寒斝迗D大師,大傷立刻去醫(yī)院報到。畢竟,我們還要繼續(xù)騎下去,把風景看遍,把美食吃遍,把段子講遍!
——評論區(qū)交給你們——
摔過最離譜的一次是什么姿勢?
或者你有哪些“騎行急救神操作”?
來留言battle,讓我們一起笑著把經(jīng)驗值刷滿!
新絲路親子游學(微信:24789701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