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呷哺呷哺(00520.HK)發(fā)布盈利預告。
其中顯示,預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約為人民幣19億元,同比減少約18.9%;將錄得凈虧損介乎約人民幣0.8億元至1.0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2.74億元,大幅收窄63.2%至70.5%。
呷哺呷哺表示,凈虧損大幅減少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集團持續(xù)成本優(yōu)化;二是優(yōu)化了配送路徑網(wǎng)絡,實現(xiàn)運營效率提升與綜合成本下降,改善經(jīng)營效益;三是通過優(yōu)化餐廳布局結構,包括關閉低效餐廳、新增餐廳重點聚焦高潛力區(qū)域等舉措綜合提升餐廳運營效率。報告期內(nèi),公司預計對關閉及持續(xù)虧損餐廳的資產(chǎn)減值損失計提金額同比下降約64.1%。
此前,因部分餐廳關閉及持續(xù)虧損等因素導致的閉店及減值損失,確實長期拖累呷哺呷哺的業(yè)績表現(xiàn)。
在2024年的業(yè)績預告中,呷哺集團方面曾表示,因部分餐廳關閉及持續(xù)虧損等因素導致的閉店及減值損失等合計約2.6億元;在2023年業(yè)績預告中呷哺集團也提到,由于謹慎復盤預計關閉及持續(xù)虧損餐廳,于2023年計提相關資產(chǎn)減值損失不高于1.60億元。
自2021年起至2024年,呷哺呷哺連續(xù)虧損,虧損額分別為2.93億、3.53億、1.99億、4.01億元,累計虧損約12.46億元。若加上2025年上半年的虧損,五年間累計虧損額度約13.26億元。
2024年7月,呷哺集團創(chuàng)始人賀光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呷哺實際上是一家掙錢的公司,并將集團虧損的原因解釋為預計餐廳閉店等計提減值損失和遞延稅資產(chǎn)的減少影響,而不是運營上的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呷哺集團”)誕生于1998年,創(chuàng)始人賀光啟將風靡臺灣的小火鍋成功引進大陸,2014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敲鐘上市,成為“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旗下主要經(jīng)營呷哺呷哺、湊湊兩個品牌的火鍋餐廳。
除此之外,呷哺集團旗下的湊湊火鍋被曝降價也賣不動了。
據(jù)媒體2025年3月報道,湊湊火鍋去年不斷關店,一年虧損超3.5億元。2024年財報顯示,來自湊湊餐廳的收入為19.48億元,同比減少26.5%。相比呷哺呷哺,湊湊明顯承受著更大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起,湊湊就陷入虧損的局面,但是在2023年,湊湊的營收止跌回升,而且虧損與2022年接近。2022年—2023年,湊湊分別實現(xiàn)收入22.05億元、26.18億元,凈虧損分別為9309.2萬元、9837.8萬元,而2024年,其凈虧損大幅上漲260.20%。
從門店數(shù)量看,截至2024年底,呷哺集團旗下共有957家餐廳,其中760間呷哺呷哺餐廳、197間湊湊餐廳。
2024年,呷哺呷哺開始“優(yōu)化”門店網(wǎng)絡:新開設65間呷哺呷哺餐廳及13間湊湊餐廳,同時關閉138家呷哺呷哺及73間湊湊,相當于分別減少了73間、60間。這也是湊湊餐廳數(shù)首次出現(xiàn)年度負增長,同時也是其閉店數(shù)最多的一年。2023年,湊湊關閉15家餐廳,新開48家餐廳;2022年,湊湊關閉3家餐廳,新開44家餐廳。
呷哺呷哺公司表示,這些餐廳大多數(shù)因為虧損關閉,其中多數(shù)餐廳在不符合呷哺呷哺“高性價比”模式的地區(qū)經(jīng)營,不能夠恰當反映品牌形象。
從餐廳經(jīng)營的角度看,呷哺呷哺餐廳2024年同店銷售額下滑23.3%,人均消費為54.8元,較上年同期降低7.4元。雖然降價策略導致客單價降低,但并未拉動餐廳翻臺率的提升,財報顯示,呷哺呷哺餐廳2024年翻臺率為2.5次/天,上年同期為2.6次/天。
湊湊餐廳2024年同店銷售額下滑32%,人均消費為123.5元,較上年同期降低18.8元,翻臺率從上一年同期的2.0次/天下降至1.6次/天。
虧損這些年,呷哺呷哺的股價也一路下行,逐漸淪為“仙股”。截至2025年8月4日午間收盤,呷哺呷哺報0.75港元,下跌3.85%,總市值8.15億港元。從近期走勢看,過去5個交易日累計下跌4.88%,雖近30個交易日有超13%漲幅,但南向資金持股比例已從此前的23%降至目前的13.41%,反映出境外投資者對公司前景持謹慎態(tài)度。
■綜合自呷哺呷哺公告、國際金融報、每日經(jīng)濟新聞、界面新聞
■編輯:越玥、張阿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