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米距離“聲譽破產”最近的一次,全網聲討武大,知名校友雷軍亞歷山大,一天被@了幾百遍!誰能想到,一個女生在圖書館拍下男生抓癢的視頻,兩年后,竟演變成985名校的學術地震!可現在,誣告事件大家不過問了,轉頭又拿著楊某某的畢業(yè)論文向武大要說法,為什么啊,真是離了大譜了,鬼知道,武大要開多少綠燈,才能把這樣的論文放行!
整件事還得從兩年前的那個夏天開始說起,武大圖書館里,大一新生肖某隔褲抓癢,被對面研二女生楊某當成性騷擾拍成了4分鐘視頻,她當場逼他寫下兩封道歉信,不管肖某怎么解釋,說自己有五年的濕疹也好,說完全沒有意識到對別人造成了冒犯也罷,楊某油鹽不進,三個月后,一篇名為《我在武大圖書館受到性騷擾》的小作文橫空出世,幾乎一夜之間,肖某成了全網公敵,照片被P成遺像,有人造謠他“官二代保送”,武大還沒來得及查清真相,火速扔出一個記過處分,肖某從“天之驕子”淪為“無恥之徒”,整個過程只用了48小時!
但真相是什么呢,法院調取監(jiān)控發(fā)現:事發(fā)的時候,楊某和肖某全程沒有任何交流,座位隨機分配,肖某的抓癢節(jié)奏完全符合皮膚病特征,五名三甲醫(yī)院專家親自參與鑒定,看完視頻整個人都不好了:“這要是性騷擾,全國皮膚科患者都得判刑!”
2025年7月25日,這場糾紛終于在法院一錘定音,最終判決:肖某不構成性騷擾,由楊某承擔訴訟費。
真相大白,但已經遲了,肖某的人生已徹底崩塌,不僅確診了重度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需要有人24小時監(jiān)護,爺爺被網暴氣死,外公成了植物人。楊某呢,在敗訴的第二天就高調曬出了香港浸會大學博士錄取書,還附了一句話:“美美讀博,繼續(xù)全球舉報肖某某!”
楊某的高調,那是大大低估了公眾和輿論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害者逍遙法外,受害者家破人亡,這要是大家都能忍,真就沒天理了,很快,全網怒火瞬間核爆,楊某的一系列黑料被扒了出來,尤其是她那篇辣眼睛的畢業(yè)論文。
辣眼睛到什么程度呢,新中國幾幾年成立,三歲小孩可能都知道,但在這篇碩士論文中,卻被寫成了“1049年”,哪怕寫的人沒帶腦子,那些評審論文的專家學者,難道也被豬油蒙了心?就算這只是一個筆誤或者印刷錯誤。
還有更離譜的,論文中又寫了:“2001年,隨著《離婚法》的出臺和宣傳”,有點法律知識的人都會哭笑不得,我們國家先有《婚姻法》,后有《民法典》,什么時候出臺過一部《離婚法》?真是第一次聽說,這楊某不是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嗎,這么基礎的常識都不知道,這不就相當于,學化學的背不出元素周期表,學文學的不知道李白是誰嗎?
這還沒完,整篇論文最大的“亮點”就是大段的抄襲,23年發(fā)表的碩士論文,抄的是22年發(fā)表的期刊文章。抄也沒認真抄,別人寫的是2022年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她直接給抄成了2021年,還把印度家暴率36.1%隨手改成28.3%。這楊同學是不是覺得這些抄來的東西,如果調查年份早一點,調查結果不一樣,這就變成她自己的東西了,屬于學術創(chuàng)新了?
這篇論文讀完,直接把正常人的小腦都干萎縮了,這種初中生都不如的碩士論文,又是怎么通過導師審核,校外盲審,最后竟然還要掛在知網上,成為了優(yōu)秀論文的?
難怪網友都忍不住吐槽了,原來名校都是這么玩的,普通人寒窗苦讀十幾年都夠不上的武大,竟然讓學生靠著邏輯不通、到處都是低級錯誤的論文保研讀博,學術公平在哪里,這么多專家學者,你們的良心又在哪里?
事情發(fā)展到現在這個地步,早就不是什么個人恩怨了,楊某憑借一己之力,已經引爆了三重核爆級后果:
第一,寒門學子在大學的處境究竟怎么樣?肖某農村出身,靠助學貸款好不容易上了武大,他沒有那么強的維權意識,被楊某揪住后的第一反應就是認錯討?zhàn)?,可楊某呢,網傳父親是某地招標辦主任,論文致謝里寫著“感謝父母精神支持”,而肖家爺爺臨終前還攥著孫子的處分通知書,這種對比太扎心了,也徹底撕碎了“考上名校就能改變命運”營造出來的公平幻覺。
第二,教育資產大縮水,公眾對985名校祛魅。武大百年法學招牌,被一篇注水論文砸出裂痕,更糟糕的是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今年武大考研咨詢量下降40%,招聘單位看到武大畢業(yè)生的簡歷,直接就亮起了紅燈,理由是合作方缺乏誠信基礎,楊某種下的因,已經成為了所有武大學生要承受的果,高校品牌信譽一旦崩盤,帶來的生源流失、科研投資撤資,潛在損失又何止百億!
第三,學生的問題這么大,做老師的就一點沒有責任嗎?有網友扒出,楊某的導師名下公司年入千萬,專接“論文潤色”業(yè)務。當答辯委員變成生意伙伴,當學術不端只需要罰酒三杯,造假成本遠遠低于收益,自然有人前赴后繼鉆空子,武大一百多年的金字招牌,正被蛀蟲們啃成韭菜收割機。
當武大拖著不撤對肖某的處分,而對楊某學術不端輕描淡寫的扔出一句“沒有注意到”,當香港浸會大學對問題論文裝聾作啞,這些名校維護的不是一個兩個學生,而是學術特權階級的既得利益。當糾錯機制失效到這種程度,普通人怎么還能坐得住呢?今天我們放過了一篇水論文,那明天輪到自己被誣陷時,誰還會替你喊冤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