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31個省市的養(yǎng)老金調整方案差不多都落定了,就剩貴州等幾個省份還沒公布。
按照各地的要求,補發(fā)的錢得在7月31號之前打到退休人員賬戶里,所以最近這幾天,不少人已經收到了“意外之財”——比如北京的王阿姨,昨天剛查完銀行卡,7個月的補發(fā)一共980塊,平均每個月漲了140塊,樂得她給老姐妹們都打了電話報喜。
這就讓人忍不住琢磨:那些工齡超過35年的退休人員,能不能拿到1000塊以上的補發(fā)呢?
為什么大家會對“1000塊補發(fā)”這么在意?
其實是因為工齡長的人通常養(yǎng)老金基數不低,加上今年調整里“工齡掛鉤”的部分占了不少比重,難免讓人抱有期待。
但真的能達到嗎?
下面我會從三個方面來深入分析:
一、補發(fā)1000元需要每月漲多少?
要算補發(fā)的總數,得先搞清楚“每月漲多少”——因為補發(fā)的是1到7月的差額,一共7個月,所以如果想拿到1000塊補發(fā),每個月至少得漲142.85塊(1000÷7≈142.85)。
可今年的整體漲幅只有2%,比去年低了點,所以各地的調整標準都跟著縮了水。
從最近大家分享的情況來看,大部分人每月漲的都是70到80塊,超過100塊的都不多,想漲到142.85塊,難度可不小。
就像王阿姨那樣,算下來每月漲140塊,已經算不錯的了,但離142.85還差一點,更別說1000塊的總數了。
二、發(fā)達省份的35年工齡能漲多少?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特意選了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四個發(fā)達省份,用“養(yǎng)老金4500元、工齡35年、不考慮高齡傾斜”的情況做了個測算——畢竟這兩個條件已經算中上等水平了,能代表不少人的情況。
先看上海:定額調整漲50塊,養(yǎng)老金掛鉤漲4500×0.5%=22.5塊,工齡掛鉤漲35×0.53=18.55塊,加起來每月漲91.05塊,7個月就是637.35塊,離1000塊還差一大截;江蘇的話,定額31塊,養(yǎng)老金掛鉤4500×0.2%=9塊,工齡掛鉤分三段算(15年×0.8+10年×0.9+10年×1.1),一共32塊,每月漲72塊,7個月才504塊;浙江和江蘇差不多,定額31塊,養(yǎng)老金掛鉤4500×0.42%=18.9塊,工齡掛鉤15×0.5+15×0.8+5×1=24.5塊,每月漲74.4塊,7個月520.8塊;就連工齡掛鉤單價最高的北京(每一年工齡漲1.8塊),定額18塊,養(yǎng)老金掛鉤18+4500×0.15%=24.75塊,工齡掛鉤35×1.8=63塊,每月漲105.75塊,7個月也才740.25塊,還是沒到1000塊。
三、有沒有可能拿到1000元?
當然,上面的測算沒考慮“高齡傾斜”和“養(yǎng)老金特別高”的情況——比如如果是80歲以上的老人,或者養(yǎng)老金本來就有8000塊,說不定能多漲點。
但就算加上這些特殊條件,也只有北京有可能摸到1000塊的邊兒。
比如北京的高齡老人,假設每月多漲50塊,那每月就能漲155.75塊,7個月就是1090.25塊,剛好超過1000塊;可要是換了其他省份,就算有高齡傾斜,每月漲的也有限,想湊夠1000塊補發(fā),可能性實在太低了。
總的來說,31省市的養(yǎng)老金補發(fā)馬上就要收尾了,不少人已經拿到了錢,雖然大家都盼著能多漲點,但“工齡35年以上拿1000塊補發(fā)”這件事,確實有點難。
一來今年整體漲幅不高,調整標準縮了水;二來就算是發(fā)達省份的中上等養(yǎng)老金水平,也達不到1000塊的總數;只有少數像北京那樣的城市,加上高齡或高養(yǎng)老金的特殊情況,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不過話說回來,能漲總比不漲好,不管多少,都是國家對退休人員的關心,咱們知足常樂,日子也能過得美滋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