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有兩個媽媽,我親媽算一個,而另一個就是方阿姨了!”這是粟裕的女兒粟惠寧說過的話,可見,她和這個方阿姨感情至深。甚至就連粟裕的妻子楚青都說過,大姐和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會給她養(yǎng)老。
一番話,讓這位已經(jīng)70多歲的大姐感動不已,一想到自己已經(jīng)在和粟裕一家相處了20多年,心里就滿是不舍,這么多年,他們可不早就是一家人了嗎!
那么,這位大姐究竟是誰?她又和粟裕家有著怎樣的緣分?
一、 成為粟裕家保姆
大姐名叫方忠義,是粟裕家的老保姆了,足足干了有20多年。可以想象她和粟裕一家有多親近了。方忠義很早就開始做保姆了,來粟裕家之前,她本在安徽蕪湖軍分區(qū)司令家干活,并做的一手好菜。
后來粟裕家找保姆的事,被這位司令得知,于是便想推薦方忠義去試一試。不久,方忠義便來到北京,在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嚴(yán)格培訓(xùn)和考核后,方忠義順利通過,隨即便被帶到一座大院,開始了她的保姆生涯。
起初,她并不知道這家主人究竟是誰,工作人員也特意叮囑:“不要多問,做好分內(nèi)的事就行!”而這些話也讓她估摸著,自己可能到了一個大領(lǐng)導(dǎo)的家,直到后來她才知道,她來到的,竟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大將的家。
作為一個農(nóng)婦,她其實并不了解粟裕,畢竟她從未走出過自己的村子。還是和工作人員若有若無的談起,她才明白自己服務(wù)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大人物。
粟裕是開國大將之首,有著不朽的功勛,可以說,他是我軍傳奇的存在。在他的指揮下,我軍多次出奇制勝,戰(zhàn)功赫赫。他的出現(xiàn),足以讓敵人聞風(fēng)喪膽。
給這樣的大將軍服務(wù),方忠義還是很緊張的。畢竟一開始,對這家人她并不了解,所以干什么她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錯什么,讓大將軍生氣。后來,隨著慢慢相處,方忠義發(fā)現(xiàn)粟裕一家很不一樣。
身為高級領(lǐng)導(dǎo)干部,粟裕卻并沒有什么架子。并且方忠義始終都忘不掉,她第一天來時,粟裕不但不嫌棄他這個農(nóng)村婦女,還對她格外關(guān)心,甚至知道她沒吃飯時,當(dāng)即命人給她做了一碗面,這讓她頗為感動。
沒想到,一個整天處理國家大事的大人物,竟會在這樣的小事上,如此上心,這也給方忠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她也發(fā)現(xiàn)了,在吃的上面,粟裕并不挑剔,無論她做什么,粟裕都會吃的干干凈凈。
并且,粟裕身上還有讓人沒想到的一點,那就是極其節(jié)儉。從吃上說,鍋里不得有一絲的油水剩下,若是實在有吃不完的飯菜,也要留到下一頓,絕不浪費。而穿著上,那就更加簡單質(zhì)樸了。
粟裕的每件衣服,都有方忠義縫補過的痕跡,尤其是那件藍灰色的卡布其便衣,都快磨破了,還要一補再補,就是舍不得扔掉它。一個大將軍能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也是讓方忠義佩服不已。
相處久了,粟裕一家也不把她當(dāng)外人,吃飯時,也會招呼她一起坐下,就像一家人一樣。除此之外,粟裕也對她的生活情況甚是關(guān)心,若有困難,他一定會幫。不過方忠義深知,粟裕是很有原則的,所以她從沒說過自己的困難。
唯一一次例外,還是她對女兒實在不放心,這才說出自己的擔(dān)憂。而粟裕聽后也是沒有猶豫,很快就解決了她女兒的工作問題。
二、 有兩個媽媽
不僅僅是粟裕夫婦拿她當(dāng)親人,就連孩子們,也在粟裕的影響下,對她十分的尊重。尤其是粟裕的小女兒粟惠寧,5歲時就被方忠義照顧著,可以說方忠義是看著她長大的,所以兩人也是格外的親。
粟惠寧還曾說過:“我有兩個媽媽,一個是親媽媽,另一個則是方阿姨!”足以看出兩人深厚的感情。后來粟惠寧談起了戀愛,而這一情況,她也率先告訴了方忠義。并且,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方阿姨可以幫她帶孩子,對此方忠義也是答應(yīng)了下來。
而說到粟惠寧的婚姻,也是有緣分在的。1963年的一天,粟裕邀請陳毅,來家里嘗一嘗方忠義的手藝。陳毅吃的津津有味,他連連稱贊方忠義,一個安徽人,做的菜竟合他一個四川人的胃口。
然而正吃飯,陳毅突然抬頭道:“你女兒不錯,之后可以來我家呀!”粟裕聽后嘿嘿一笑。楚青也在一旁打趣道:“好啊,就讓小魯給我們當(dāng)女婿吧!”頓時,飯桌上一片笑聲。
原本,這次飯局上的插曲,眾人并沒有當(dāng)真。沒想到陳粟兩家還真是有緣,多年后,粟惠寧和陳小魯真的走到了一起。1975年,兩人結(jié)為了夫妻,不久便生下了兒子陳正國。
而方忠義也如約來到陳小魯家,肩負起了照顧陳正國的重任。
三、 勝似一家人
陳正國從小,就跟在方忠義的身邊,可以說,方奶奶就像他的親奶奶一樣。而方忠義也把陳正國當(dāng)成“親孫子”來養(yǎng)。為此,她還給陳正國起了個乳名“小果子”,聽起來可愛又親切。
每天晚上,都是她帶著“小果子”睡覺,而“小果子”也很愿意聽她的話,一點也不哭鬧。看著孩子這么乖,方忠義倍感欣慰。她也很寵“小果子”,經(jīng)常給他做蛋炒飯,雖然家里也一再提醒,蛋炒飯比較油膩,但方忠義總會心軟。
小家伙也很聰明,家里來人時,他知道藏起來,等人走后,他再吃。后來有幾次被粟惠寧看到了,還忍不住心生抱怨:“這樣慣著他,會慣壞的!”然而,陳正國并沒有被慣壞,反而還十分的懂事。
他不僅懂得謙讓,主動讓出了自己手里多一份的食物,甚至和方忠義一起出門時,還會堅持讓方忠義走在路內(nèi),這樣方奶奶不會被車軋到。方忠義聽了感動的不行,直夸“小果子”沒白疼。
很快,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方忠義也正式退休。她向粟裕一家提出要回家鄉(xiāng)看看,但粟惠寧和楚青卻想讓她留在北京,為此楚青直言:“20多年的生活,我們早是一家人了,你就留在這,我們給你養(yǎng)老!”
不過,畢竟已經(jīng)離家20載,說不想家那是假的,方忠義還是執(zhí)意離開了北京。雖然回到了家鄉(xiāng),但時不時的她都會上粟惠寧家里坐一坐,一起聊天說說話。
2014年9月19日,是最重要的一天,因為這天正是方忠義的百歲壽宴。粟惠寧一家三口全部趕來參加宴會,看著許久未見的“小果子”,方忠義別提有多開心。而這場生日宴,方忠義一直揚著嘴角,久久沒有放下。
結(jié)語
一次機緣巧合,讓方忠義這個農(nóng)村婦女和粟裕一家產(chǎn)生聯(lián)系,從此她不僅多了“女兒”,還多了一個“小孫子”甚至是一家人。20多年的感情,他們早就勝似親人,這或許,也是方忠義一生最榮幸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