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
——基孔肯雅熱
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別看名字挺繞
防范起來并不難
什么是基孔肯雅熱?
如何傳播?
基孔肯雅熱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靠白紋伊蚊(花蚊子)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埃及伊蚊只分布于我國南方的熱帶局部地區(qū),白紋伊蚊則很常見,白天也愛叮人。
左:白紋伊蚊;右:埃及伊蚊
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一般3~7天會發(fā)病,最典型的癥狀是突然發(fā)高燒(39℃以上)、關節(jié)痛(手腕、腳踝最常見,可能痛到沒法走路),還可能伴有皮疹。多數人2~4周便能好轉,但少數人關節(jié)痛可能持續(xù)數月到數年。
防住蚊子
就防住了患病風險
目前,基孔肯雅熱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治療藥,因此,預防的核心是防蚊、滅蚊。
1.家里:讓蚊子“無家可歸”
翻盆倒罐,清理家中花盆托盤、地漏里的積水;水生植物經常換水(水里易孳生蚊子幼蟲),每周給花草換水時應洗干凈容器,暫時不用的瓶瓶罐罐要將其倒扣放置。
睡覺時掛蚊帳,在家中安裝紗窗、紗門,阻止蚊子進屋。
屋里可以使用傳統(tǒng)蚊香、電熱蚊香液、殺蟲氣霧罐(選正規(guī)產品),也可以使用電蚊拍“物理消滅”。
2.戶外:別讓蚊子“盯上你”
白天(尤其是上午6至8時和下午5至7時)去公園、綠化帶等蚊子多的地方,應盡量穿著淺色長衣長褲。
裸露的皮膚可涂抹驅蚊液(含避蚊胺、羥哌酯等成分的效果好),注意按照說明涂抹。
小區(qū)、工地等公共區(qū)域要及時清理積水,如下水道疏通、廢舊輪胎打孔、堵塞易積水的樹洞等。
不舒服,別硬扛
及時就醫(yī)
如果最近被蚊子叮咬過,又出現高燒、關節(jié)痛等癥狀,別自己硬扛,應趕緊就醫(yī),告訴醫(yī)生去過哪里、有沒有被蚊子叮咬,方便醫(yī)生盡早診斷治療。
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
把蚊子防住了
既能遠離這病
也能少被叮得“滿腿包”
信息來源:廣西疾控
編輯整理:濠江宣傳
關注濠江宣傳
了解濠江,愛上濠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