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ine:應該如何看待出汗?
李辛:在特定情況下(吃飯時、運動時、氣溫略高時)的出汗屬于正常現(xiàn)象;病理上的 “出汗”可以是常見的自汗、盜汗,或者發(fā)病后出汗較以往增加或減少;或患者較其他人出汗異常增加或減少,這些都指向不同的原因,我們要避免的是“點對點”的思維方式。比如,書本上常說:白天出汗叫自汗,是陽氣虛;夜間出汗叫盜汗,是陰血虛。事實上,出汗雖然屬于上焦,但三焦本是一焦,表里內外的氣機,本質上是渾然一體,無法截然劃分的。所以對于任何一個單一的癥狀,都不能就此簡單推理出某個診斷結果。
汗出情況可以幫助我們評估上焦的流通狀態(tài)和氣機方向,但在得出最終診斷結果之前,我們還是要從整體上把握——回到評估資源:
中氣與元氣是否充足?渠道是否通暢?這是中醫(yī)診斷的基礎。這就是前面談到的動力-渠道-邪正斗爭這一整體過程,異常出汗或長期不出汗都意味著上焦的渠道和中下焦的資源需要進一步澄清。
第二層次——中層:中焦。胃口和消化如何?是否有便秘或腹瀉?肌肉是否充盈?從“氣機”角度看,平時的胃口和消化狀態(tài),提示患者的中氣水平。若出現(xiàn)便秘,意味著中焦阻塞,氣機下行不暢,需要通過中焦排出邪氣的渠道受阻。若出現(xiàn)腹瀉,則意味著中焦氣虛;若出現(xiàn)長期的便溏腹瀉,則提示中下焦皆虛的可能性很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