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 李東陽 報道 I 李東陽朋友圈
全網(wǎng)找一雙沒有聽過“美美桑內(nèi)”的耳朵!
過去一個月里,這句魔性的歌詞席卷中韓互聯(lián)網(wǎng),她的演唱者正是小沈陽的女兒沈佳潤。
小沈陽咱們都知道,作為中國最早的全民頂流之一,他的表演風格植入到一代人的印象中,但吐槽其表演風格土味,氣質(zhì)掉渣的聲音一直沒停過。
甚至于前些年小沈陽一家上綜藝,女兒由于長相問題還被網(wǎng)友吐槽,惹得小沈陽傷心掉淚。
但誰也沒想到,當年那個被群嘲的星二代,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炙火可熱的頂流愛豆,不過歌火出了天際,本人的知名度也直線拉升。
一時間,東北獨生女的討論聲蓋過了江浙滬獨生女,成為了互聯(lián)網(wǎng)最令人羨慕的存在。
回看這些年,有關星二代的新聞層出不窮,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一飛沖天,更多的是籍籍無名的隕落。
之所以公眾二代們能引發(fā)輿論熱議,是因為背后是娛樂圈資源博弈、代際傳承與公眾情緒的投射。
沈佳潤的爆紅之路,順利得有些不可思議。
除了洗腦的“美美桑內(nèi)”,全網(wǎng)還散落著有關其的各種切片,尤其是來自東北明星圈的集體托舉。
什么本山版、宋小寶版,一個韓系明星硬生生和東北笑星們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這種團結(jié)的東北大家庭幫扶或許是沈佳潤的最大底氣所在。
如前文提到,沈佳潤初入公眾視野是2014年,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因外貌被評價與小沈陽 猶如復制粘貼,她一度被稱為“最丑星二代”,但小沈佳潤貼心的表示,和爸爸長得像是她的驕傲。
輿論風暴之后,小沈陽夫婦選擇減少沈佳潤的公開曝光,讓她回歸普通學生生活,同時注重培養(yǎng)她在舞蹈等方面的興趣,借此增強她的自信心。
2019 年,沈佳潤成為美妝博主,開始在網(wǎng)絡上分享相關內(nèi)容。2023 年,她以青少年組金獎的成績站上舞蹈比賽領獎臺,同年發(fā)布的宅舞視頻在抖音獲得百萬點贊,不少網(wǎng)友驚嘆于她的蛻變。
迸發(fā)時刻是2025年5月的小沈陽演唱會上,沈佳潤作為神秘嘉賓參加演唱會,全開麥唱跳了新專輯里的主打曲。
那時人們對她的評價還是:小沈陽的女兒,有些不一樣了。
6 月 19 日,她以 K - pop solo 歌手的身份正式在韓國出道,發(fā)布首張迷你專輯《Never Afraid》,不過出道首周專輯銷量僅65張,引發(fā)了 “星二代資源論” 等相關質(zhì)疑。
沈佳潤回應稱會加倍努力,希望成為下一個Jennie,展現(xiàn)出屬于自己的魅力與實力。小沈陽同樣力挺:“我們家一貫的家風就是不看成績,只要努力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直到那一首轟動全網(wǎng)的神曲橫空出世,沈佳潤開始扯掉“小沈陽女兒”的頭銜,逐漸站在了頂流聚光燈之下。
實事求是的講,星二代身份是沈佳潤得以絲滑出道的資本,畢竟在韓國練習生出道,短期擁有強大的資源是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
有自媒體推測,沈佳潤的出道成本保守估計需要500萬人民幣。
甚至于韓國網(wǎng)友也懵圈了,紛紛表示沈佳潤是財閥千金,沈陽市是以小沈陽名字命名的,又給這一家子增添了不少話題。
至此,這個“最丑星二代”,成功打了場翻身仗!
星二代爭相出道的盛況,正愈演愈烈。
除了沈佳潤絲滑走紅,如信的女兒蘇祐婕、陳奕迅的女兒陳康堤,先后發(fā)布單曲出道,還有黃磊女兒黃多多也確認出演名導新劇。
同樣從練習生出道的還有邵兵2004年出生的兒子邵子恒,在2024年愛奇藝國際版與韓國SBS聯(lián)合打造的全球男團選秀節(jié)目《星光閃耀的少年》中,其以總決賽排名第一名C位出道,與其他8人組成POLARIX組合。
馬景濤的兩個05后兒子同樣奔赴韓國,看起來是要為出道做準備。
毫無疑問,星二代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以至于大眾對星二代態(tài)度褒貶不一,認為TA們占盡資源,樹立各種人設,但在自我努力這方面投入甚少。
當然咱們也見識了不少星二代逆襲成功的例子,如早些年的郭麒麟被指除了拼爹一無是處,但后來靠著演技和綜藝感殺出了一條路,還提名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背負“星二代”枷鎖的謝霆鋒,一步一個腳印從從唱片小天王,發(fā)展到“香港電影最后的救星”。
但不可否認的是,娛樂圈的向上躍遷通道早已變窄,階級固化嚴重,“拼關系”成了如今娛樂圈的生存法則。
最近還有個星二代值得一提,黃奕的女兒黃芊玲被網(wǎng)友抵制出道,原因是她的父親黃毅清因為販賣毒品被判刑有期徒刑15年。
有關“禍不及家人”和“惠不及家人”的討論不絕于耳,其本質(zhì)是傳統(tǒng)道德觀與現(xiàn)代權(quán)力意識的碰撞。
當我們在譴責“毒販基因”的同時,是否也該警惕“輿論私刑”對兒童權(quán)利的踐踏,不過后續(xù)能否扯下這個標簽,還得看自身的努力。
總的來看,星二代出道潮既是娛樂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階段,也是社會階層流動在文化領域的投射。
其核心矛盾并非 "星二代是否該出道",而是如何在資源分配、專業(yè)評價與公眾期待之間找到平衡點。
沈佳潤走紅之后,有關東北獨生女的話題,開始被全網(wǎng)熱議。
這一現(xiàn)象背后,是公眾對家庭資源分配、地域文化差異與代際關系的集體投射,既反映出東北地域文化的獨特性,也暴露出娛樂工業(yè)與社會價值觀念的深層碰撞。
以往輿論場中最令人羨慕的對象是江浙滬獨生女,什么“不要吃苦,畢業(yè)回家,買房買車,穩(wěn)定生活”的敘事把每個人釣成了翹嘴。
但其中不乏來自這一群體的吐槽聲音,認為自己的專業(yè)無用武之地,雖然有富裕的生活,但猶如一只提線木偶被操縱。
而沈佳潤的東北獨生女人設的優(yōu)勢恰在于此,不僅提供物質(zhì)保障,更尊重子女的夢想,被網(wǎng)友解讀為“新時代理想父母之愛”。
這種“東北獨生女含金量”的向往,本質(zhì)上是對“被愛、被尊重、被堅定守護” 的童年體驗的向往。
當然了,沈佳潤自身的表現(xiàn)更是坐穩(wěn)了這一頭銜的含金量,從小時候面對網(wǎng)暴表示“我長得像爸爸,我很驕傲”,再到修煉舞臺歌唱技能,以及英文韓文功底等,都是其努力的最好證明。
這無疑又給是東北獨生女鍍了一層金:富有,但努力向上。
實事求是的講,公眾對“東北獨生女”的討論,本質(zhì)上是對自身處境的焦慮投射。
在“內(nèi)卷”加劇的社會背景下,沈佳潤的家庭支持模式被視為對抗不確定性的理想模板 —— 既有物質(zhì)兜底,又有情感支撐,還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
這種討論與此前的 “江浙滬獨生女文學” 形成互補:前者強調(diào) “闖蕩世界的底氣”,后者側(cè)重 “歲月靜好的安穩(wěn)”,共同構(gòu)建了當代年輕人對理想家庭的想象。這同樣是如今年輕人不敢輕易觸碰婚姻以及生育的原因,認為自己無法給下一代理想中的生活,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
誠然,小沈陽夫婦的明星身份是女兒成長的最大助推器。
但更令人感動的是這家人互相幫扶的場景,這才是大多數(shù)家庭最稀缺的元素,金錢只是下限的保障,尊重和愛才是決定你人生道路如何進行的關鍵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