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吃藥=飯后立刻吃?
大部分的人都搞錯了!
一起來科學掌握
“飯后服藥”的正確“姿勢”!
01
真相:飯后服藥 ≠ 飯后立刻吃!
飯后服藥=餐后15~30分鐘服用(以吃完最后一口飯開始計時)
食物緩沖作用形成需要時間:剛吃下去的食物還在胃的頂部,尚未與胃酸充分混合形成均勻的食糜。立刻吃藥,藥物可能直接接觸胃黏膜或迅速進入腸道。
胃排空剛剛啟動:食物開始從胃向小腸排空,此時胃內(nè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食物存在、pH變化趨于平緩),適合需要食物來減輕刺激的藥物發(fā)揮作用。
02
為什么飯后不能立刻吃藥?
風險要知道!
藥效可能打折
干擾吸收:食物(尤其是脂肪、蛋白質(zhì)類)可能物理包裹藥物,或與藥物成分發(fā)生結合,阻礙其在胃腸道的溶出和吸收。某些抗生素(如四環(huán)素類)會與食物中的鈣、鎂、鐵等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復合物,大大降低藥效。
改變吸收速度:食物會延緩胃排空,導致藥物進入小腸吸收部位的時間延遲。
不良反應風險增加
胃部刺激未緩解: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激素類藥物、鐵劑等),如果食物緩沖層尚未形成就服用,藥物可能直接接觸或聚集在局部胃黏膜,更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疼痛,甚至誘發(fā)或加重潰瘍、出血風險。
影響消化:某些藥物(如阿卡波糖)需要與第一口飯同服才能發(fā)揮最佳降糖效果,飯后立刻吃反而達不到目的。而有些藥物可能影響消化酶活性或腸道蠕動。
藥物相互作用風險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與藥物發(fā)生不良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加毒性。
03
不同藥物,不同“飯后”策略
餐后15~30分鐘服用的藥物
如阿司匹林(尤其大劑量或長期)、布洛芬、激素(潑尼松等)、某些抗生素(如多西環(huán)素,常建議飯后)。
進餐開始時或隨餐服用的藥物
脂溶性藥物/維生素:如灰黃霉素、伊曲康唑(部分劑型)、脂溶性維生素(A、D、E、K)。食物中的脂肪能促進其吸收。
隨餐服用效果更佳的藥物:如糖尿病藥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需與第一口飯同嚼服),格列美脲(早餐時服),胰酶(助消化,餐中服)。
餐中或餐后立刻服用的藥物
如二甲雙胍(普通片),食物可減輕其胃腸道不良反應(惡心、腹瀉等),但立刻隨餐服可能影響吸收。
04
核心提醒:吃藥時間,絕非小事!
務必閱讀說明書
飯后服用、餐時服用、隨餐服用、餐后服用等表述可能有細微差別,請以藥品說明書為準。說明書是最權威的用藥指南!
遵醫(yī)囑是金標準
醫(yī)生或藥師會根據(jù)您的具體病情、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給出最合適的用藥時間建議,請嚴格遵循。
“飯”指正餐
飯后服藥通常指的是早餐、午餐或晚餐后,不包括零食。
飲水量要足
無論何時服藥,用足量的溫開水(一般200ml左右)送服,幫助藥物順利到達作用部位并溶解吸收。避免用茶、咖啡、牛奶、果汁等送藥。
特殊劑型特殊對待
腸溶片、緩釋片、控釋片通常要求整片吞服,不可掰開或嚼碎,服用時間也可能有特殊要求。
來源:PSM藥盾公益、“中國合理用藥探索Chinahlyy”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