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今天是202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0周年。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也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時刻。
不少人都看了新上映的《南京照相館》、《東極島》這兩部抗戰(zhàn)背景電影,其中還有一部待上映的《731》。
回顧那段悲愴屈辱的歷史,除了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和仇恨,還有一些更值得銘記和反思的東西,至少有三個方面是跑不掉的。
第一,民族團結(jié)至關重要。
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可謂蓄謀已久,從甲午戰(zhàn)爭開始,他們就冒險成功,嘗到了戰(zhàn)爭的甜頭,從此步步緊逼,不斷蠶食,屢屢得手。
為什么他們能夠輕易得手呢,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不可忽視的是,近代之中國陷入了無休止的內(nèi)耗、內(nèi)斗之中,四分五裂,國不成國,不遭人侵擄才怪。
無論什么時候,最重要的是民族精誠團結(jié),是中國人自己不內(nèi)斗,只要中國人能夠鐵板一塊,就不會被侵略、受欺負。
第二,發(fā)展是硬道理。
打仗靠什么,精神固然重要,物質(zhì)上不過硬,也是白扯。
日本人不是傻瓜,他們之所以敢于全面侵華,是建立在國力自信基礎上的。
我們之所以打的那么艱難,與國力寡弱有很大關系,表面看是槍炮不如人,戰(zhàn)力不如人,實則是工業(yè)、科技、教育這些領域的全面落后。
有人看完《南京照相館》后義憤填膺地說“真想馬踏東京”,這種民族情緒可以理解,騎馬過去就算了。
我們只有發(fā)展起來,提升綜合國力,提升科技水平,提升文明程度,才能奠定國家安全最堅實的基礎。
第三,不能沒有盟友。
抗日戰(zhàn)爭過程中,中國不是單打獨斗,我們是同盟國重要成員,盟國對我們的援助,我們對盟國的支持,內(nèi)外合力推動戰(zhàn)爭勝利及提升戰(zhàn)后國際地位產(chǎn)生了極其重要作用。
同盟關系的核心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并不簡單等同經(jīng)濟利益,共同的價值觀認同也是核心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選擇盟友,如何維護同盟關系,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仍然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
總之,歷史不僅是用來憑吊的,它更是一面映照當下的鏡子。
如果能夠客觀清醒認清鏡中人、鏡中事,從中吸取真正的教訓,是可以走少一些彎路的。
如果對歷史隨意打扮涂抹,甚至歪曲誤讀,那么悲劇就在路上。
80年過去了,我們需要時刻追問這三個問題:
中華民族做到精誠團結(jié)了嗎?
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了嗎?
好朋友越來越多了嗎?
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方能上不愧祖先,下不負后人。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