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在一戶人家的拆遷款分配里,這句話,顯得格外扎心。
姐姐在家休息時,弟弟突然上門,遞來一張存著40萬的銀行卡:“家里拆遷款下來了,給你一份?!?/strong>
可姐姐連看都沒多看,直接把弟弟和銀行卡推出了門,關(guān)上門后滿臉不愉快。
不是她不想要這40萬,而是300萬的拆遷款,父母和哥哥、弟弟私下分好,哥哥弟弟各拿130萬,只給她留了40萬,從頭到尾沒跟她商量過。
家里孩子多的,最害怕父母一碗水端不平。
子女可能表面上不會說什么,但是當涉及父母的養(yǎng)老時,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就爆發(fā)了。
事情發(fā)生在一居民家里,女子在家休息呢,突然門鈴響了。
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弟弟來了。
無事不登三寶殿,不過這次弟弟來是好事情,他是來給姐姐錢的。
“姐,家里的拆遷款下來了,我和大哥商量,給你一份??ɡ镉?0萬,你拿著?!?/p>
“40萬?”女子聽到這數(shù)字,腦子飛快的旋轉(zhuǎn)著,她沒有接這張卡。
想通了之后,女子便拒絕了。
跟弟弟說:“我是出嫁的女兒了,這錢我不能收,你拿回去吧,自己留著。”
說著,也不等弟弟說什么,直接把他推出了家門……
關(guān)上門后,女子一臉的不愉快,這錢不是她不想要,而是不能要。
據(jù)悉,娘家的拆遷款總共是300萬,家里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女子排行老二。
也就是說,哥哥和弟弟,以及爸爸媽媽商量怎么分這筆拆遷款,唯獨沒有她這個姐姐或者說女兒商量,只給40萬
而哥哥和弟弟每人拿130萬,是自己的3倍多。
假如自己拿了這筆錢,在贍養(yǎng)父母這塊,可能就拿錢手短了,到時哥哥弟弟都不照顧父母,那自己就得去照顧。
如果女子沒有拿這筆錢,到時自己只需要出力就行,也不怕被說什么。顯然,父母也沒有打算靠女兒養(yǎng)老。
你覺得,如果家里拆遷,父母和哥哥、弟弟,分錢的時候,需要和出嫁的女兒商量嗎?
當然需要!出嫁的女兒也是家里的孩子,拆遷款是家庭共同財產(chǎn),憑啥只讓兒子和父母私下決定,把女兒排除在外?
就像姐姐,300萬的拆遷款,哥哥弟弟各分130萬,她只被“施舍”40萬,連商量的資格都沒有——這哪里是“給她一份”,分明是父母偏心下的“補償”。
更讓人心寒的是,父母和哥哥弟弟早就算好了:給她點錢,卻沒打算讓她參與決策。
要是她拿了錢,后續(xù)養(yǎng)老說不定還會被道德綁架“你拿了錢就該多管”,要是不拿,就把她摘出養(yǎng)老責任。
女兒嫁出去,不代表就不是家人了。
分錢時把她當“外人”,養(yǎng)老時又想把她拉進來,這才是最不公平的。
不管嫁沒嫁,商量的權(quán)利都該有,這是對女兒的尊重,也是對家庭關(guān)系的負責。
我媽家拆遷時也是!我弟分了200萬,我一分沒有,我媽還說“你嫁出去了,錢跟你沒關(guān)系”。
結(jié)果現(xiàn)在我弟不管我媽,我媽天天找我,憑啥啊?分錢沒我份,養(yǎng)老就有我了?
姐姐太清醒了!我表姐就是拿了娘家50萬拆遷款,現(xiàn)在我舅舅舅媽住院,我表哥表弟全推給她,說“你拿了錢就該多費心”,表姐現(xiàn)在悔得腸子都青了。
什么叫“出嫁了就不能商量”?
女兒也是父母生的,拆遷的房子說不定還有她小時候住過的份!不商量就私分,這就是偏心,跟嫁沒嫁沒關(guān)系,就是沒把女兒當一家人。
“一碗水端平,家庭才能和睦”。
拆遷款的分配,從來不是“兒子該多拿,女兒少拿”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把每個孩子都當家人”的問題。
姐姐的拒絕,不是不愛家,是怕被偏心的家人當成“軟柿子”。
要是父母和哥哥弟弟能早點跟她商量,哪怕分不到等額的錢,至少給她一份尊重,也不會讓她連錢都不敢要。
希望每個家庭在分財產(chǎn)時,都別忽略了出嫁的女兒,她要的可能不是多少 money,而是一句“我們一起商量”的在乎。
家人之間的尊重,比錢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