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和對方的關系不能被公開,不受外界認可,卻仍然抱著希望、沉溺其中。
他們可能是“地下戀人”,也許是一段單戀,甚至只是身體關系或精神寄托,無論哪一種都缺乏陽光和安全感。
表面上看,雙方還在互動,其實只要一個小風吹來,整段感情就會“掀鍋”。
為什么我們會陷入不見光關系?
有人覺得孤獨,有人舍不得習慣,還有人錯把一時的溫暖覺得非他/她不可。
更復雜的是,有時候我們瞞著自己:明知道彼此沒有未來,卻幻想著有一天對方變得堅定,能為自己撐起全部。
然而,一段需要偷偷摸摸的關系,本身就意味著它站不住腳。
長期待在這種狀態(tài)里,委屈、焦慮、患得患失成了常態(tài),甚至自尊心也被一點點消耗掉。
鱷魚法則其實源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寓言。
故事是這樣:某人在水邊洗手,不小心被一只鱷魚咬住了手。出于本能,他又用另一只手去解救,卻也被咬住了。
結果,越掙扎,損失越大,最后雙手都被鱷魚咬住。而唯一的生路其實是,立刻放棄已經被咬住的那只手,這樣才有可能逃脫,保住性命。
它想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面對無望、注定失敗、沒有出路的事件時,如果不及時割舍,反復投入只會讓損失越來越大,內耗無窮。
感情也是如此。尤其是不見光的關系,如果不果斷停止,越拖越痛苦,損失也越來越不可控。
試試鱷魚法則結束不見光關系
認清現狀,承認問題
首先,你要足夠坦誠地告訴自己:這段關系是不健康、不公平的。
有時候咬牙堅持不過是自己在自欺欺人,不愿接受自己已經投錯了感情。
未必所有相遇都要修成正果,有些暫停止損,比一味“作死”要珍貴得多。意識到自己的境地,比任何勸慰都重要。
拒絕補救式投入
很多人會說:“既然付出了這么多,我再堅持一下,說不定會有奇跡?!?/strong>
其實,越是發(fā)現這段感情沒有未來,就越該勇敢停下來。
不要因為過往的投入時間、精力、金錢、情感而死撐,記住“沉沒成本效應”是最大騙局。停止無謂付出,是第一步的自我拯救。
迅速套現情感,果斷抽身
說得難聽點,不見光關系就是一潭死水,你泡的越久,越容易招來“殺魚”的鱷魚。
給自己設定明確、堅決的離開標準。
比如“不再主動聯系”,“拉黑對方”,“刪除所有聯系方式和聊天記錄”。
別相信什么內心留念的溫柔退場,那只會讓你陷進去再頻繁一次?!皠ψ咂h”,及時止損,才是真正的自愛。
找朋友/心理咨詢尋求支持
結束一段關系本就不容易,尤其是不見光關系,最難熬的是沒人可以訴說。
這時候哪怕是匿名傾訴或找專業(yè)心理咨詢師,都比死扛要健康。很多時候,旁觀者更容易看清紅與綠,也能夠幫你穩(wěn)定情緒,不至于回頭“復燃”。
重建自我生活圈,避免“復吸”
一切不見光的關系,結束后最怕突然的空白。很多人會忍不住想對方:“其實也挺想他的”,“也許還可以做普通朋友”。
千萬別中這個圈套!給新生活安排充實點,運動、興趣班、旅行或者搬家換新環(huán)境,把注意力轉移出去。
相信時間的治愈力,堅持三個月,你會慢慢釋懷,并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學會一點都不丟人的示弱
自尊心讓我們難以啟齒:“我的感情竟然連見光的資格都沒有?!?/p>
但其實,現代社交圈里的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踩過坑。
你永遠不是一個人,允許自己低落難過,也是一種能力。
不必帶著“失敗者”標簽茍延殘喘,正視傷口,反思原因,才有機會擁抱下一場健康關系。
其實,無論何種身份,無數愛情故事里,有人是贏家,也有人是局外人。
不見光關系,就像鱷魚咬住你的那一刻如果早知無果,請勇敢割舍,哪怕疼痛一時,終歸會獲得新生。
做人最難的是“自愛的果敢”,而鱷魚法則最動人之處就在于一句話: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永遠打不贏一場注定輸掉的賭注?!?/strong>
人生很長,我們都值得被公開、被認真、被深愛。
所以,別在不見光的角落徘徊太久,日子還長,陽光很暖,下一個路口一定有人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