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好心情。 經(jīng)典散文精選美文 , 我們一起品讀。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在湖南郴州的一處偏遠山村,一戶普通農(nóng)家上演了一個關(guān)于愛與責(zé)任、無私與誤解、堅持與釋懷的感人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享知的農(nóng)民,他以一己之力撐起九口之家,用善良和執(zhí)著書寫了一段令人動容的親情篇章。
01
艱難起步,重組家庭
李享知的童年并不幸福,家境貧寒,父母早逝,留下他和天生聾啞的哥哥相依為命。
生活的重擔(dān)早早地壓在了他稚嫩的肩上,十幾畝薄田成了他們家全部的經(jīng)濟來源。
成年后,經(jīng)人介紹,李享知娶了一位樸實的妻子,婚后育有三個孩子,日子雖不富裕,但也算溫馨。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妻子的突然離世,如同一場暴風(fēng)雨,將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推向了深淵。
家中五口人,全靠李享知一人支撐。他既要種地,又要照顧三個年幼的孩子和天生聾啞的哥哥,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街坊四鄰看著李享知的不易,心中都充滿了同情。在大家的撮合下,李享知認識了同樣經(jīng)歷坎坷的李水英。
李水英的前夫染上賭博惡習(xí),酗酒成性,對她和三個女兒非打即罵。為了逃離那段地獄般的生活,她帶著小女兒離了婚,大女兒和二女兒則留在了前夫家。
當(dāng)李水英得知李享知的家庭情況時,心中雖有顧慮,但想到前夫的種種惡行,她覺得,人好比什么都重要。
李享知雖然家中貧寒,但他踏實肯干,這份勤勞與樸實,給了李水英極大的安全感。于是,她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與李享知組建了新的家庭。
原本以為生活就會這樣平淡而幸福地過下去,然而,命運卻又一次給這個家庭帶來了考驗。
02
意外降臨,愛心接納
六年后的一天,李享知從地里干完活回來,疲憊的身影剛踏進家門,就看到妻子和一個老漢在門口拉扯,旁邊還站著兩個瘦弱的小女孩,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滿了不安。
李享知心中一緊,他早就知道妻子有三個女兒,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妻子看到李享知,一時語塞,羞愧地低下了頭。老漢更是手足無措,緊張得直搓手。
兩個孩子被教育得很好,看到李享知,怯生生地喊了一聲“爸爸”,這一聲呼喚,讓李享知的心,瞬間被觸動。
原來,這兩個女孩,正是李水英的兩個女兒,而那個老漢,則是她的前公公。老漢此行,是希望能把兩個孩子送還給李水英。
孩子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中貧困潦倒,實在無力撫養(yǎng)孩子,更別提供她們上學(xué)了。
李水英看著兩個可憐的孩子,心中如刀割般疼痛。她深知,雖然未來的日子可能會更加艱難,但孩子們在自己身邊,總比在親爹那里過得好。
她也明白,丈夫李享知身上的擔(dān)子已經(jīng)夠重了。家里本就有七口人,現(xiàn)在又多了兩個,這可如何是好?
正當(dāng)她猶豫不決時,李享知開口了,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留下來吧?!边@一刻,李水英感動得熱淚盈眶。
她知道,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兩個孩子的接納,更是對她的一份承諾和擔(dān)當(dāng)。
就這樣,這個原本就擁擠的家,又多了兩個孩子,變成了九口之家。李享知身上的擔(dān)子更重了,但他從未有過一絲怨言。
03
艱苦生活,堅守教育
為了讓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李享知承包了12畝地,每天起早貪黑地在地里勞作。除了種水稻、蔬菜,還搞起了種子培育。一年四季,他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整天在地里忙活。
家里的伙食十分簡單,頓頓吃紅薯稀飯,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做上一盤子肉。因為人多,三兩下盤子就空了。
即便生活如此艱難,李享知卻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讀書是改變孩子命運的唯一出路,只要孩子們能好好讀書,再苦再累他都心甘情愿。
他向孩子們鄭重承諾:只要他們愿意學(xué)習(xí),不管多困難,他都會堅持供他們上學(xué)。
在他的鼓勵下,三個繼女學(xué)習(xí)格外用功,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多次獲得省、市、縣各級“三好學(xué)生”的榮譽稱號。
而李享知的三個親生子女,或許是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對讀書興趣不大。他們初中畢業(yè)后就陸續(xù)離開學(xué)校,早早步入社會開始打拼。
04
繼女成才,親生子女普通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李享知的悉心栽培下,三個繼女都考上了名校。
大女兒小玲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湘潭大學(xué),本科畢業(yè)后繼續(xù)深造,成功考入中國科學(xué)院攻讀研究生;二女兒冬冬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xué),并在工作后繼續(xù)攻讀在職研究生學(xué)位;小女兒小玉更是以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武漢大學(xué)錄取,大學(xué)畢業(yè)后,又獲得了美國林肯大學(xué)的研究生錄取資格。
繼女們的優(yōu)秀讓李享知感到無比驕傲,但同時,他也為親生子女的學(xué)歷感到失落。
他常常想,如果沒有撫養(yǎng)繼女們的重擔(dān),或許能讓親生孩子多讀幾年書,他們的人生可能就會不一樣。
然而,繼女們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優(yōu)秀而驕傲自滿,她們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繼父的辛勤付出和無私關(guān)愛。
同樣,親生子女也從未因?qū)W歷問題而怨恨父母,他們理解父親的艱辛,也為有這樣一位父親而感到自豪。
05
晚年釋懷,家庭和睦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享知漸漸老去。他看著繼女們一個個有出息,成為了社會棟梁,而自己的親生子女卻只上到初中,心里難免有些不是滋味。
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責(zé)中,覺得自己虧欠了親生孩子。
女兒李海英看出了父親的心事,她找到父親,哽咽著說:“爸爸,我們知道您的不易,您已經(jīng)盡力了。
我們從來沒有怪過您,您永遠是我們的驕傲。”這番話,如同一股暖流,瞬間融化了李享知心中的堅冰。
如今,六個子女都各自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每逢節(jié)假日,他們都會回到那個充滿愛的家,圍坐在父母身邊,共享天倫之樂。
李享知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父愛,什么是無私的奉獻。
他的故事,也讓我們明白,愛無關(guān)血緣,只要心中有愛,付出真心,就能收獲溫暖與幸福。
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家長應(yīng)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學(xué)習(xí)的機會和條件。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chuàng)作,如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