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國書香節(jié)于8月15日至19日舉辦,云浮分會場以“傳統(tǒng)文化喚醒文化自信,紅色故事厚植家國情懷”為主線,在嶺南書院與新華書店同步開展“臉譜繪國粹 文脈潤童心”傳統(tǒng)文化體驗活動及“紅色故事我來講 革命薪火代代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主題閱讀活動,讓青少年在臉譜繪制中感悟國粹魅力,于紅色誦讀中傳承革命薪火,在沉浸式體驗中筑牢文化根基。
上午,“一箋臉譜畫,千年京劇風”主題活動在嶺南書院開展。專業(yè)老師講解戲曲及京劇發(fā)展歷程,并解析臉譜“紅臉忠勇、白臉奸詐、黑臉剛正”的文化內(nèi)涵,吸引了15組親子家庭參與,讓孩子們通過“文化課堂+實踐創(chuàng)作”感受非遺魅力。
“以前我覺得京劇是老一輩的人聽的,今天我發(fā)現(xiàn)它像活的歷史,比書上枯燥的文字生動多了,讓我可以有一個畫面很輕松地就把一些歷史故事牢記在了心里?!眳⑴c活動的孩子說。
孩子家長表示:“這種活動很有意義和幫助,以前說‘要傳承傳統(tǒng)文化’孩子沒有概念,現(xiàn)在他拿著自己畫的臉譜說‘這是京劇’,就有了具體認知,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這類活動,讓孩子能在書本+實踐中親身感受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p>
專業(yè)老師說:“孩子用創(chuàng)作切身感受了傳統(tǒng)文化,體會了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帶走的不僅是臉譜,更是用朱砂紅、石綠這些中國色編織的文化基因鏈?!?/p>
當日下午,“紅色故事我來講革命薪火代代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主題閱讀活動在云浮市新華書店隆重舉行。13組6至15歲的青少年飽含深情的講述,配合情景朗誦、配樂詠誦等多元形式,使紅色作品中的一個個英雄形象躍然眼前。
6歲的江鋮林小朋友以稚嫩卻鏗鏘的嗓音演繹《厲害了我的國》;15歲的陳鵬安通過《彝海精神代代相傳》,生動再現(xiàn)“彝海結(jié)盟”中軍民魚水情;10歲的黃汝彤以一首蕩氣回腸的《沁園春·雪》,詠嘆“江山如此多嬌”的壯闊,將革命豪情融入詩詞血脈;8歲的金旻熙、鄧可淇分別講述《一支鋼筆》中跨越時空的家國思念,讓革命者的鐵骨柔情觸手可及。隨后的紅色知識問答環(huán)節(jié)則圍繞紅色人物、事件與精神設(shè)題,小選手們對答如流,彰顯革命精神的內(nèi)化于心。
參與學(xué)生陳楷洋說:“故事里最自豪的是科學(xué)家造出了‘天眼’,我長大了也想造厲害的機器,紅軍吃皮帶打仗,好辛苦……但他們都不怕,老師說因為他們愛中國,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勇敢?!睂W(xué)生江鋮軒說:“看到6歲小朋友踮著腳喊‘厲害了我的國’時,我突然懂了什么叫‘代代相傳’。革命薪火不是課本里的詞,是臺上每一雙發(fā)光的眼睛?!?/p>
學(xué)生家長說:“我覺得對孩子進行紅色教育非常有必要,可以讓他銘記歷史、不忘根、不忘本,我不求他記住所有歷史,只愿他知道,是因為有人曾替我們咽下了皮帶和擋住子彈?!?/p>
這場“文化+紅色”實踐活動,巧妙融合歷史文脈與革命精神,以生動可感的形式滋養(yǎng)著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文化根脈深植沃土,精神火炬永續(xù)傳遞,生動詮釋了“文脈相承,赤心永續(xù)”的深刻內(nèi)涵。
【記者】董楹 劉爍 王曉浩(實習(xí))
【視頻】鄧衍韜
【編輯】陳梓銘 秦小青
【校對】李慧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